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年盐城市思想品德.ppt

66页
  • 卖家[上传人]:san****019
  • 文档编号:70529536
  • 上传时间:2019-01-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08.51KB
  • / 6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09年盐城市思想品德 《中考说明》解读,江苏省盐城中学 陈长连,一.认识《中考说明》的地位和作用,二.准确把握和使用《中考说明》,三.复习备考的几点建议,一.认识《中考说明》的地位和作用,《中考说明》是规范中考命题的纲领性文件和指令性要求它主要发挥两个方面功能:一是规范考试方向如:考试性质、考试范围、具体考点、考试的能级要求等;二是规范考试命题如:命题依据、命题原则、试卷结构、题型比例、试题难度等二.准确把握和使用《中考说明》,㈠关于考试性质与命题依据,㈡关于考试的要求(命题要求),㈢关于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㈣关于考查范围与考试内容(考什么?),㈤关于题型示例,㈠关于考试性质与命题依据,1.考试性质,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的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中考兼有初中毕业考试和高级中等学校的选拔性考试双重性质,主要发挥着导向与甄别选拔两大功能,这就要求试题既要有较好的导向作用,还要有较强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难度2.命题依据,⑴有关重要文本⑵《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目标要求⑶苏人版《思想品德》教材⑷教师教学实际、学生学习实际。

      ㈡关于考试的要求(命题要求),1.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⑴试题应坚持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⑵在立意方面,坚持“能力立意为主,知识立意为辅,突出价值立意”的原则,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三维一体课程目标,突出试题导教、导学、导行的教育价值 ⑶在能力要求方面,注重通过学科主干知识的联系与整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重视考核与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体现“有利选拔、兼顾水平、平稳过渡、稳中 求变”的命题指导思想3.体现“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的 学科性质和“教育性、应用性”的学科特点4.选材体现时代性、地域性、应用性和探究 性应该选取时代化和生活化突出的话题, 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选择、体 验、探究,关注热点,重视实践5.试题及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坚持以学生 为本,体现人文关怀㈢关于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考试仍然采用开卷、笔试形式2.试卷结构,⑴内容比例(与2008年无变化),七年级《思想品德》的内容约占考查总分的25%;八年级《思想品德》的内容约占考查总分的30%;九年级《思想品德》的内容约占考查总分的45%。

      以一年来重大时事政治作为命题素材的试题,在试卷中要占有一定的比例⑵题型及比例,①题型和2008年中考一样全试卷包括Ⅰ卷和Ⅱ卷Ⅰ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简要分析题和实践与探究题两种题型 ②由于今年中考思想品德分值由2008年40分调至60分,题量有所增加,题型分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具体见下表:,注:单项选择题由16题调整为22题,分值由20分调整为28分;简要分析题由1题调整为2题,分值由8分调整为约18—20分;实践与探究题仍为1题,分值约12—14分样卷显示非选择题可能达到10小问之多⑶试题的难易度,试题的难易度与2008年差不多容易题、较易题、中等难度题分值比例约为7:2 :1㈣关于考查范围与考试内容(考什么?),1.2009年中考思想品德考试范围与2008年中考考试范 围大致相同,包括十七个“生活主题单元”七年级 六个——自尊自信、善于交往、学会学习、热爱生 活、遵纪守法、爱我中华;八年级六个——自立自 强、亲近师长、学会负责、分清是非、与法同行、 复兴中华;九年级五个——亲近社会、合作诚信、 崇尚法律、情系祖国、走向明天考查范围涉及57 个知识要素系列,实际上就是57课的主干内容。

      2.具体考试内容,▲几点说明:,⑴我们在修订考点时,注意到力求在提法上和教材保持一致,以便于我们一线老师更好地、准确地把握考点,从而提高复习效果⑵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根据十七大精神进行了部分修订,因此增加了部分考点①P6 原“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和谐社会的决定”去掉,改为“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②P10 新增 “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③P24页 新增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就是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就是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④P26 新增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⑤P28 新增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的成分,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⑥P66 新增 “当前我们要切实加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公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

      ⑦P83 新增 “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用法的社会氛围⑧P102 新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⑨P104-111变动较大,请对照新旧教材(浓缩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部分、增加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部分、增加了“又好又快战略思想”、新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内容、新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含义”内容、新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根本要求”)⑩P127 新增 “目前,我国努力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依法拥有财产性收入 ⑾P150 正文去掉了“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内容”这是避免与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重复3.目标要求,⑴表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行为动词:养成、树立、尊重、关心、体验、体会、领悟、感悟、感受等。

      ⑵表述能力目标的行为动词:参与、制定、对待、解决、尝试、运用、理解、基本要求、把握、学会、认识等 ⑶表述知识目标的行为动词:区分、懂得、了解、知道等㈤关于题型示例,1.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共22题),按一定的标准提供了以下一些类型的样题:图片漫画类、表格类、组合类、评价类、启示类、因果类、拖拉类(一材多用类)、表明(说明)类、做法类、情景选择类、名言警句格言谚语类、比较类、归属类、逆向选择类、最佳选择类、判断类等在平时的复习中,要能够给学生一些解答选择题的方法和技巧如:解答单项选择题一般要遵循“干肢一致原则”或称之为“以干取肢”原则,就是所选题肢一定要符合题干的要求基本方法是排除法,组合选择题则适用排除法+比较法(项号用排除法,题项用比较法和排除法)排除法主要包括排谬(错误选项)、排异(与题干无关但本身正确的题项)、排倒(与题干的因果关系倒置的题项)、排重(与题干变相重复的题项)、排乱(与题干逻辑关系不符的题项,如包含关系、共性个性的关系)等 解答单项选择题大致可分“三步走”:第一步,认真审题干通过读题干,准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考查意图,注意题干中的范围要求、关键词语或限制性词语等。

      第二步,仔细分析题肢把题肢与题干对照、分析,找出与题干要求相关的课本知识第三步,结合相关课本知识,筛选出题肢与题干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且最符合题意的题肢,从而选出最佳答案▲特别提醒: “题型示例”(P8)例13有个勘误——分析部分:社会救济包括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灾民救济等故“低保”属于社会救济,因此本题答案应为B,不是A2.第二部分 简要分析题(共16题),⑴内容涉及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四大板块 ⑵材料呈现多样化——如常见的有文字材料类、漫画图表类、图文结合类、活动情景类等 ⑶问题设置体现学科特点,设问类型多种多样,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谈话、劝说类(如你想说点什么?);列举类;说明、表明、反映、体现类(如体现教材中哪些观点?可以得出哪些重要结论?);概括类;做法、措施类;评析言行类;辨析类;看法、认识、理解类;体会、感受、感悟、收获类;关系类(如《中考说明》例36——2008年南京市中考题“南京市新举措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的?”)等在平时的复习中,要能够给学生一些解答简要分析题的方法和技巧如:解答简要分析题一般按“四步法”进行第一步,仔细审题,读懂试题先审读材料,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关键信息,分清材料层次,概括出材料的中心;然后再审读设问,明确命题意图或考查目的,弄清题目的设问要求或解答要求。

      第二步,回归教材,找准观点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向教材靠笼,找出试题所涉及的多个方面的知识点切忌脱离教材所学,东拉西扯、高谈阔论第三步,理清思路,思维开放即在答题时思维不能拘泥于一个点、一个方面、一个角度,而应该运用发散思维,全方位、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第四步,组织答案,力求精全做到事理结合,论述有理有力,观点和材料有机统一,所用观点准确无误答案要有逻辑性,要做到条理清楚,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语句通顺力求使用思想品德学科的术语3.第三部分 实践与探究题(共5题),实践与探究题设计别出心裁,既贴近教材,又结合学生实际,重在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性、实践(探究)性、参与性、综合性、开放性强,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是对课程标准规定的“活动建议”的贯彻落实,越来越得到命题者的青睐,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分析说明题而成为试卷的“压轴题”,因此,应该高度重视这种新题型⑴问题设置形式多种多样:认识实际问题类、解决实际问题类(如提建议等)、设计活动方案类(如社会调查——步骤、主题班会——步骤、注意事项等)、应用写作类(如倡议书、发言提纲、演讲提纲、书写宣传标语和口号等)、设计行动方案类(如《中考说明》例39题)、活动探究综合类(如《中考说明》例40题和例43题、根据有关信息设计表格)等。

      ⑵呈现材料形式不断创新:将故事引入试题,让学生在情感熏陶中感悟;将生活场景引入试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试题,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将实践活动引入试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将书信引入试题,让学生在感恩中明责;将课堂讨论引入试题,让学生在参与中思考等在平时的复习中,要能够给学生一些解答实践与探究题的方法和技巧如:解答实践与探究题要注意四点:一是要有参加实践活动的基础,否则,凭空想象,很难让人信服二是要明确活动的程序性要求(实践与探究活动的一般程序:活动主题内容的确定——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过程中信息的收集——对所收集的信息加工处理——综合结论的得出——活动成果的交流——活动的评价总结)三是从应用文的角度掌握其正确写法,以保证形式准确四是在具体内容上,明确题目要求,准确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积极融入题目的情境中三.复习备考的几点建议,第一.以“纲”为纲,有的放矢中考复习就要以“纲”为纲,认真学习和钻研《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一是要明确考试范围凡是《中考说明》规定的内容都是中考考试范围,都要认真研读,并根据所规定的内容“条目”进行系统复习,抓好基础知识的落实、理解和运用二是明确有关考点、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便于复习时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

      三是要认真研究《中考说明》中“题型示例”和“中考样卷以及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从中发掘有益启示,掌握答题规律第二.植根教材,夯实基础俗话说:“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