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有效教师提高优秀运动员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docx
7页做有效教师,提高优秀运动员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摘 要:通过问卷、访问、课堂调查等方法,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针对运动员教学,提出具有鲜明运动员文化教育特色的有效教师的特征关键词:有效教师;有效性教学;特征有效性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的西方,通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比如美国于1987年发布了有效教学的七条原则:鼓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接触;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鼓励主动学习;迅速反馈;强调学习的时间;向学生表达高度的期望;尊重不同的才能与学习方式Young&Show的研究认为,判断教学有效性的行为标准主要有7项:课程的价值;激励学生;课程组织;有效交流;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关心学生的学习;尊重学生国内对有效性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近二十年来教育界开始普遍关注课堂教学的效益、效率以及效果,并且也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2004年孙亚玲的《有效教学课程标准研究》,其研究结果将有效教学的标准设定为5个方面: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反馈、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能力,并对这五个方面进行了量化。
这是国内首次对有效性课堂进行量化研究,而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2006年王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研究》提出了有效教学的三个策略:教学设计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为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这里所谈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领导者、指引者、参与者和协助者,教师教的过程就是构建有效课堂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过程因此,有效教师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必要条件做有效教师,构建有效课堂,对于提高优秀运动员课堂教学效果,意义非同一般优秀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承担着高强度、高难度、大运动量的专项训练、比赛任务,他们精力充沛,但可参与文化学习的时间有限;学习需求旺盛,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却比较短暂运动员的这些特点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优秀运动员文化课教学效果,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乐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短期内提高成绩的同时产生长效的学习动机,是所有一线教师追求的目标一、研究方法笔者自行设计问卷,调研优秀运动员喜欢的教师特征;走访了9位北京市体育教育系统的教师,对他们的教学体会进行访谈;观摩实际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表现,对20节课做详尽的课堂纪录,综合孙亚玲的有效教学标准及笔者单位的听评课记录表,评估教学效果,探讨有效教师特征,梳理其教学方法。
二、有效教师的特征在研究中,笔者对100名北京市一级以上的优秀运动员就他们喜欢的教师特质,做了一个问卷调查,问卷实行打分制,试题如下:你认为,一位好的教师应该:1.外表整洁、仪态大方;2.为人热情、开朗、机智、幽默、亲切;3.对学生充满理解,富有同情心;4.用不同的方法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富有想象力;5.课上活动多样,及时评价学生表现;6.把自己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7.组织力强,做事有效率;8.精于说教,话语强悍;9.专业知识丰富,能运用多种手段教学;10.关注文艺、体育最新消息,并能与学生分享调查发现,排在前三位的是3、2、5,而排在后两位的是6和8问卷结果显示,运动员更在意教师的教学智慧,他们喜欢充满人文关怀、闪烁人性光辉的教师,而对充斥课堂的语言霸权表现为厌恶同时,通过走访教师和进课堂听课,笔者将运动员教学中教学效果显著、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的特征归纳如下:1.人格魅力是产生有效课堂的土壤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为人热情,喜欢交流,乐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喜欢获得别人的认可一位有效教师首先是个好的倾听者据笔者观察,这些优秀教师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他们都能在课前进教室,倾听学生述说训练情况、文体新闻,他们赞赏学生的观点,点评他们的着装,同情和关心学生伤情,引导学生思考退役后的就业问题,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教师发自心底对他们的关爱。
正是由于教师的善良、热情和开朗,使得师生关系亲切、自然,为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交流做了预设2.丰富的专业知识、教学内容的艺术化选择,激活有效课堂的因素笔者走访的9位教师分别承担着体育基础理论课、德育、计算机及英语四门课程他们中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人,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4人,青年骨干教师2人他们专业知识扎实,学识丰富通过课堂听课,我发现他们并没有一味地灌输深奥的学科知识,而是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选择,重视基础知识的讲授和练习,选增具有鲜明运动队特色的专业知识比如在《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上,教师每节课上都以图示的方式将重要思想之间的联系进行展示,用讲故事来阐述产生的背景和意义,学生在趣味中理解的是条框式基础知识点,而不是喋喋不休的大篇幅理论化说教,这种方式符合运动员形象思维性强的特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3.多样的教学方法,及时的教学反馈,构成有效课堂的主要环节针对运动员学习受比赛影响、连贯性差的特点,教师选用合适的教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观察发现,有效教师都对教学方法进行了选择比如,计算机课选用模块式教学、任务驱动法等模块式教学就是将要讲授的内容进行模块划分,无论学生从哪里开始重新学习,都不会有陌生感,不会因为无法连续学习而打击积极性。
任务驱动法就是每次课上教师事先给出本课应该完成的某个实践任务,然后分步讲授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由学生进一步练习,以完成任务为最终目的这两个方法在计算机课上的应用使得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强,动力更大,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运动员的学习积极性4.高超的组织、驾驭课堂的能力,构建有效课堂的必备能力运动员大多性格活泼,思维敏捷,乐于表现有效教师正是抓住这一点,给同学们充分的表现机会:小组活动,个人活动,分队竞赛等课堂活动充分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也让训练中筋疲力尽的运动员精神上得到了鼓舞和放松有效型教师在课堂组织上的另一个特点是收放自如大量的活动很容易让学生进入亢奋的状态,使课堂教学陷入无序在活动与活动的衔接中动静结合,让整个课堂张弛有度5.德育与学科知识并重,英语渗透专业学科,丰富有效课堂的途径对于一位有效教师,他的职责绝不仅仅限于学科知识的讲授正如前文所述,有效教师的共性是,课前都有看似杂乱无序的闲聊,通过对教师的访问,笔者发现,教师进行的此项活动意义重大:他们对话题进行了精心的选择,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开放性讨论,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由于讨论形式符合学生喜爱自由、不拘形式的特点,因此师生间很容易达成共识,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小结1.做拥有正确教育观的教师,要赞赏、激励学生,建立有效沟通平台2.做对讲授内容进行艺术化选择的教师,力图使课堂知识重基础,重实用3.做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师,打乱链条式教学模式,构建话题式、模块式教学方式4.做管理型教师,使教学环节在有效组织中展开5.做现代化教师,多学科、多渠道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参考文献:[1]刘立明.再论国外有效性教学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2).[2]姚利民.国外有效教学研究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8).[3]王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作者单位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 -全文完-。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