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主立井单绳缠绕式提升设备的选型计算.docx
11页第六章主立井单绳缠绕式提升设备的选型计算一、提升容器的选择1.确定合理的经济速度立井提升的合理经济速度为V=0.4VH 式中V—经济提升速度,m/S;jH――提升高度,m;H=H +H +Hs x zH—卸载水平与井口高差,简称卸载高度,m,箕斗:H=18m — 25m,罐笼H=0;x x xHz 装载水平与井下运输水平高差,简称装载高度,m,箕斗:H =18m~25m,罐笼H =0;zzH—井筒深度,ms 2.估算一次提升循环时间(按五阶段速度图估算)式中T—根据经济提升速度估算的一次提升循环时间,s;jvHT — —j + + u +0j a vja—提升加速度,m/s2,在以下X围内选取:罐笼提升时,W175m/s2,箕斗提升时,W!8m /s2;u—容器爬行阶段附加时间,箕斗提升可取10s,罐笼提升可取5s; e—休止时间3、计算一次合理的经济提升量A ca Tmj— n f j 3600b tr式中rn——次合理的经济提升量,t;jA—矿井年产量,t / a;nC —提升不均衡系数,对于主井提升设备:有井底煤仓时,1. 1〜1.15,无井底煤仓时, 1.2;af――提升能力富裕系数,主井提升设备对第一水平应留有1. 2的富裕系数;b——提升设备年工作日数,一般取b =300d;rrt――提升设备日工作小时数,一般取t=14h。
根据计算出的一次合理的提升量m取之相近的标准容器,并列表记录其技术规格j4. 确定实际一次提升循环时间T x及完成年产量An的最大提升速度V m1) 根据所选出的型号,计算一次提升循环所需要的时间为3600b tm1X — r cA anf2) 计算提升机所需的提升速度a[Tx'_(u +0)]- a2[Tx- (u +0)]2 -4aH3)2二、提升钢丝绳的选择计算当选定标准容器之后,则可按下边的公式计算钢丝绳每米质量gm p ca0一次提升货载质量,kgM——提升容器自身质量,kg;zm—提升钢丝绳每米质量,kg/m;pg—重力加速度,m / s2;H—钢丝绳最大悬垂长度,m,cH --井筒深度,m;sH—装载高度,m,罐笼提升,Hz =0,箕斗提升,Hz =18m — 25m;zH――井架高度,井架高度在尚未精确确定时,可按下面数值选取:罐笼提升,15m — 25m; j箕斗提升,30m〜35moB——钢丝绳的抗拉强度,Pa, ma--钢丝绳的安全系数a计算出m后,从钢丝绳技术规格表中选取与之相近或稍大的钢丝绳,列表摘录有关钢丝绳的数p 据,并按规定和国标,写出所选钢丝绳的完整标记。
钢丝绳选出后,应按照实际所选钢丝绳的数据验算其安全系数p-Q + Q + pH>ma式中Q——所选钢丝绳所有钢丝破断力之和,N,在钢丝绳规格表中查取p三、矿井提升机和天轮的选择计算1、 提升机滚筒直径的确定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提升机滚筒直径的确定与钢丝绳直径、钢丝直径的关系如下对于地面使用的提升机D > 80 dD > 1200 d式中 D 滚筒直径,mm;d 钢丝绳直径,mm;6——钢丝绳中最粗的钢丝直径,mm,其值在钢丝绳规格表中查取 根据计算值选取标准的滚筒直径2、提升机滚筒宽度的验算 单滚筒或双滚筒提升机,每个滚筒的实际容绳宽度为: 单和多层缠绕时分别为Bf =(H + 30兀D+ 3)(d + 8)B'二(H + 30 + (4 + 3)k兀d)(d + 8)式中B —提升机所需的滚筒缠绳宽度,mm;D 多层缠绕时平均缠绕直径,即k 缠绕层数3、 提升机的最大静X力和最大静X力差的计算为了保证提升机有足够的强度,还必须验算所选提升机的最大静X力及最大静X力差, 使其满足下式,F = Q + Q + pH < [ F ]j max z j maxF + Q + PH < [ F ]c max c max4、 确定提升机的标准速度根据公式(7—6)计算出B和根据D、F 、F选出的提升机型号,在提升机规格表中选jmax cmax出提升机的标准速度V”,同时,减速器的传动比也就随之确定。
m5、 天轮的选择 天轮也按确定滚筒直径的公式计算,同样选定后要摘录其有关技术数据四、矿井提升机与井筒相对位置的计算1、井架高度Hj = Hx + Hr + Hg + 0.75 Rt式中:R—天轮半径,m;tH—过卷高度,m;gHr——容器全高,m,此值可由容器规格表中查得 将上式的计算值圆整为稍大的整数2、 滚筒中心线至井筒中提升钢丝绳间水平距离Ls min > 0.6Hj+3.5+D式中H――井架高度,m;JD—提升机滚筒直径,m计算结果一般取较大的圆整值3、 钢丝绳弦长Lx =、:''(Hj - c )2 + (Ls - Dt)2式中D —天轮直径,m;c――滚筒中心线至井口水平的高差,m,此数值决定于提升机滚筒直径、提升机房的结O构和地形等情况,设计时一般取co: lm〜2m4、 钢丝绳的外偏角和内偏角(l) 、双滚筒提升机单层缠绕时 最大外偏角和内偏角B - 口 - 3(d +£)a - arctan 1 Lx=arctan号-[b-(H +30兀D+3)( d+£)]Lx式中B――提升机滚筒宽度,m;S――提升机两天轮间距离,m,此值决定于容器规格及容器在井筒中的布置方式,与采用的 罐道形式也有关;a—两滚筒之间的间隙,m,不同形式的提升机。
值不尽相同,可参阅提升机规格表的有关参 数得出;d 钢丝绳直径,m;&――钢丝绳缠绕在滚筒上的绳圈间隙,m;Lx 钢丝绳弦长,mH――提升高度,m; D——提升机滚筒直径,m2) 双滚筒提升机多层缠绕时B — -s—aa = arctan 2-1 Lxs—aa 二 arctan_^_1 Lx5、提升机滚筒的下出绳角P = arctanH — c—j——oL — R+ arcsin 0D + D2 Lxst五、提升电动机的初选计算1、电动机的估算功率kQv"m— iooon jkmgv"m Q =1000qj式中P—提升电动机估算功率,kW; v〃 一提升机的标准速度,m/s;mk——矿井阻力系数,箕斗提升K=1.15,罐笼提升k=l. 2;m—次提升实际货载质量,kg;Q一一一次提升实际货载重量,N;©—一考虑提升系统运转时,有加、减速度及钢丝绳重力等因素影响的系数,箕斗提升:1.2〜 1.4,罐笼提升1.4;n —减速器传动效率,单级传动功0.92,双级传动0.85j2、电动机的估算转数60v" i式中i——减速器的传动比;D——提升机滚筒直径,m3、 初选电动机按上面计算出来的P、v"在电动机技术数据表中选用合适的电动机,并摘取有关技术数据。
m4、 确定提升机的实际最大提升速度n DnV = em 60 i式中V 提升机实际最大提升速度,m/s;mn 已选出电动机的额定转数,r/min由上式计算出来的v之值还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对最大提升速度的要求m六、提升系统的变位质量工 m = m + 2m + 2m L + 2m + m + mz p p t j d式中:L—提升钢丝绳全长,L=H+L+3丌D+30+i丌D, m;p p c xH—钢丝绳的悬垂长度,m;cL—钢丝绳弦长,m;x3nD—3圈摩擦圈绳长度,m;30—试验绳长度,m;n'nD—多层缠绕的错绳用绳长,m; nz =2—4圈; m —提升钢丝绳的每米质量,kg/m;pm—天轮的变位质量,ks;tm —提升机(包括减速器)的变位质量,kgjGD 2 ( i ¥m = 一d g ID 丿七、提升设备的运动学计算1、 提升速度的阶段的确定立井底卸式箕斗,为了保证箕斗脱离卸载曲轨时的速度不大于1.5m/s,需要有初加速阶段,在停车 前为了补偿减速行程的误差及限制重箕斗对井架和曲轨的冲击,保护装载设备,提高停车的准确性, 故需要设爬行阶段,帮采用六阶段速度图2、 提升加速度的确定(1) 箕斗提升初加速度a的确定o 如上所述,为了保证提升开始时,空箕斗对卸载曲轨及井架的冲击不致过大,箕斗离开卸载曲轨时的速度被限制在vWl. 5m/ Soova < —o-o 2h0(2) 主加速度a』勺确定主加速度a]是按安全经济的原则来确定的,主加速度的大小受《煤矿安全规程》、减速器强度、 电动机过负荷能力三个方面的限制。
1) 《煤矿安全规程》对提升加、减速度的规定:“立井中用罐笼升降人员时加速度和减速度, 都不得超过0. 75m / S2;对升降物料的加、减速度规程没有规定,一般在竖井,加、减速度最大不 超过 1. 2m/s22) 按电动机的过负荷能力来确定0.75九Fe > kmg + m gH + 工 map10.75九Fe - kmg - m gHa < p 1m式中Fe——电动机的额定拖动力,N;1000PnF = e jevPe—电动机额定功率,kW;n ――传动效率;J入 电动机过负荷系数3) 按减速器允许的输出传动转矩来确定2[M ] 丄max - (kmg + m gH) a W—D P—1 工 m - md式中[M ] 减速器输出轴最大允许输出转矩,N・m,可由提升机规格表查得;maxD——滚筒直径,m综合考虑上述三个条件,按其中最小者确定主加速度dl的大小3、提升减速度的确定提升减速度一般取与加速度相同值它不仅需要满足上述《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同 时还与提升设备所采用的减速方式有关目前提升机的减速方式有以下三种:1. 自由滑行减速kmg - m gHa 二 p 3 Y m2.电动机减速方式kmg 一 m gH 一工 ma > 0.35Fp 3 ekmg 一 m gH 一 0.35F a3 W v-3m3.制动减速方式kmg 一 m gH 一 工 ma > 0.3mgp3kmg 一 m gH + 0.3mg a卢 v-3m4、提升速度图参数计算(1) 卸载曲轨中初加速时间vt = _0_0 a0(2) 主加速阶段加速时间v 一 v t = m 01 a1加速阶段的行程v + vh 二 o ti 2 i(3) 主减速阶段减速阶段时间v 一 vt 二 43a3减速阶段行程4) 爬行阶段 爬行时间爬行速度阶段的爬行距离及爬行速度值由表8—1查出。
5) 抱闸停车阶段t=1s,5(6) 等速阶段等速阶段的行程h =H-h -h -h -h2 o 1 3 4 等速阶段的时间ht — 22vm7.一次提升循环时间Tx二t +t +t +t +t +t + e012345速度图计算完后,需重新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