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电(气)焊工.doc
4页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电(气)焊工 一、主要危急源 1.未按规定佩带防护用品 2.作业地点通风不畅或瓦斯超限 3.仪器仪表不完好 4.电焊机漏电 5.作业前后未实行防灭火措施 6.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符合规定 二、适用范围 第1条 本规程适用于煤矿地面、井下电(气)焊工操作 三、上岗条件 第2条 身体安康适合本岗位要求 第3条 必需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第4条 电焊工、气焊工具有根本的电工和压力容器学问,熟识电焊机性能构造,把握防止触电及触电的急救方法 四、安全规定 第5条 作业前必需进展本岗位危急源辨识,作业时必需严格执行“手指口述” 第6条 井下使用电焊前必需检测瓦斯浓度,只有施焊地点风量、风速符合规定,瓦斯浓度不超过0.5%,且检查证明作业地点四周20m范围内巷道顶部和支护背板后无瓦斯积存时,方可进展作业 第7条 操作人员焊接前,必需佩戴安全防护眼镜、防紫外线脸罩、电焊手套、绝缘胶鞋和护脚鞋盖,按规定预备灭火器材。
第8条 操作人员在加工备件时,必需先审核图纸内的工艺尺寸,必需了解使用材料的构造再进展焊接 第9条 高空作业必需要系安全带 第10条 在工作地点10m之内,不准存在火源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 第11条 严禁氧气瓶与乙炔瓶同车运送,存放时两者间距不得小于10m 第12条 气瓶必需配有齐全完好的橡胶减震圈 五、操作预备 (一)电 焊 第13条 使用电焊机前,选择焊条的规格型号,并依据实际材料合理调整电流,保证加工件的焊接工艺要求 第14条 工作前要检查设备,尤其是电源与绝缘性能是否良好,并留意电焊机的声音,温度是否正常 第15条 焊接前检查全部焊接设备、包括电焊机、焊接工作台及其它金属设备的接地线完好状况 第16条 一次与二次线路,都必需绝缘良好 第17条 在电焊机送电前,必需具体检查各接线是否坚固牢靠,是否有绝缘损坏、短路、接触不良等现象,电焊钳是否完整无缺 第18条 电焊机要放置在易散热无积水、无淋水的安全地点,同时实行防护措施防止人员触电 (二)氧焊 第19条 检查气瓶及其连接局部不得漏气。
第20条 橡胶软管不应有鼓包、裂缝或漏气现象,否则应将其损坏局部切掉,用双面接头管,并用夹子或金属绑线扎紧 第21条 焊枪连接必需严密,枪嘴如有堵塞,必需马上处理 第22条 氧气瓶口附件、皮垫及减压器上如有油污、泥污必需擦拭洁净 第23条 氧气瓶、乙炔瓶不许碰撞,并严禁放在靠近热源的地方 六、正常操作 (一)电 焊 第24条 当电焊机通电时,严禁触摸导电局部 第25条 进展焊接时,电焊工必需带电焊面罩,应用专用的玻璃镜,在焊接时不准随便拿开焊帽,以免伤眼 第26条 焊接物件时必需用苛性钠或磷酸纳溶液将油污洗净,用棉纱擦干再施焊 第27条 电焊设备的装设、移动、检查和修理,必需在切断电源的状况下进展;工作时,不允许有重物压在电焊机电缆的上面 (二)氧焊 第28条 焊工在进展工作的地点要有冷却水,以便冷却焊嘴和割嘴 第29条 焊枪和割枪点火时,应先开氧气门,再开乙炔气门,马上点火,然后调整火焰,熄火时与此相反,先关乙炔门,后关氧气门,以免回火 第30条 由于焊嘴和割嘴过热堵塞而发生鸣爆时,应快速先将乙炔气门关闭,再关闭氧气,然后放在冷却水中冷却。
第31条 当发生回火时,马上关闭乙炔气门,然后再关氧气门,严禁氧气和乙炔气阀门同时关闭 第32条 严禁用手或其他物体堵焊嘴或割嘴,以防止氧气倒流入乙炔瓶内,不准将点燃的焊具、割具随便放在热的工件上、工作地点或地面上 七、收尾工作 第33条 工作完毕后,准时切断并撤除电焊机电源 第34条 整理工具、材料,清理现场,将气瓶准时回收 第35条 作业完毕后,对作业地点再次用水喷洒,并设专人观看1小时以上,无特别后向调度室汇报方可撤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