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doc
3页《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怀玉小学 曾素静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送别元二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师生对诗导入,营造氛围 同学们, 送别是古诗词中永恒的话题背诵李白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板书课题二、理解题意,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1. 指名读题刚才两位同学读了课题,你认为谁的读法是正确的为什么? “出使”指什么?生:出差 师:用现在的话可以说是出差,可内涵不一样2.介绍时代背景唐朝的时候,国势强大,很多国家都想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长安城经常有人被派到国外去出使而每一次出使,对于当事人来说是既高兴又忧伤的事情,高兴的是可以为国家建功立业,做出贡献,忧伤的是要和多年的老友故交分别这一别就是海角天涯,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面了 3.简介作者谁送元二? 生:王维 师:谁了解王维?4.出示王维简介。
王维(公元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山西永济人他少年聪慧,9岁以文才出名,他通音律、绘画,长于书法,开创中国文人画画风,他的创作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晚年他过着退隐生活三、初读诗歌,掌握节奏了解了王维,咱们来读读王维的这首诗1、生自由反复地读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第一,字音要读准确;第二,节奏要读清楚五、品读诗歌,入境悟情一)感受送别景1、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读课题生读题:送元二使安西 师:送别时的景是怎样的?谁来读读有关诗句?2.指名汇报并相机出示第一、二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3.大诗人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读读王维的这两句诗,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4.指名汇报5.指导朗读这幅画面带给你怎样的感觉?用一个词来说清新 生机勃勃 清爽 明丽 欣欣向荣) 师:这就是景语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二)体会送别情1.细雨如丝柳色青,离别情深意更浓诗中有两句直接写离别之情的,读一读,你感受到了王维浓烈的离别情了吗?2.课件出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你感受到了什么呢?从哪儿感受到的?王维为什么会这么依依不舍呢?因为这次离别可不是一般意义的离别。
3.读了这四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4.指名朗读师:这是一杯怎样的酒?把你的感受读出来痛苦、悲伤、难分难舍、祝福、牵挂、关心、友谊、难以下咽)5.教师创设情境导读小组合作讨论送别的话六、欣赏《阳关三叠》师:千杯送别的酒,万句祝福的话此时此刻已难以表达朋友间依依不舍之情听,是谁唱起了这忧伤低沉的曲子1. 播放《阳关三叠》曲师:这是后人根据这首诗谱成的曲子叫《阳关三叠》,也叫渭城曲2.在阳关三叠的背景音乐中学生再次诵读全诗听,这熟悉的曲子再次响起,让我们再次诵读,读出你的感受七、创设情境诵读古诗,背诵古诗师: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春天的早晨,王维在渭城送别好友元二,真情流露,创作了千古绝唱《送元二使安西》,生诵读全诗师:于是,千百年来,一代代人口中传送着这千古绝唱《送元二使安西》,生诵读全诗师:一千二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这里学习古诗,诵读经典《送元二使安西》,生诵读全诗师:若干年后,当你和好友分别时,你会想起这千古绝唱《送元二使安西》生背诵全诗八、总结谈话,布置作业 同学们,送别是古诗词中永恒的话题,不管是怎样的送别,都书写着同一个字——情,人间最美是真情除了友情,还有亲情、师生情等,也许,你也有一些话想对亲人或朋友说,或者你也有一个分别很久的朋友,课后,把你想对他说的话写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