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节气大暑养生黄帝内经大暑养生经.docx
4页24节气大暑养生黄帝内经大暑养生经24节气大暑养生:黄帝内经大暑养生经每年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相同,从社会物相治事的角度而言,是反响夏天酷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酷热至极在能量属性上,暑是热与火的联合大着节气,雷阵雨也很屡次,所以,此时大江南北很多地方都湿润闷热如蒸笼一般每年公历7月22~24日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也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这个节气雨水多,谚语说“三伏之中无酷热,五谷田禾多不结,此时若不见灾危,定主三冬多雨雪”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夏天天气酷热,炎暑多雨,暑湿之气简单乘虚而入,暑气逼人,心气易亏耗,特别是老人、体虚气弱者常常难以将养,而以致苦夏、中暑等症状大暑是整年温度、阳气最盛的节气,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天发生的慢性疾病,此时是的治疗机遇盛夏阳热降落,水汽上腾,湿气充满,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黏滞,易隔绝气机,伤害阳气建议晨起后食用一些热粥,以增强脾胃的功能大暑节气的天气变化常有雷雨:每年7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相同,都是反响夏天酷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酷热至极。
这个时候天气比较复杂,时而有阵雨、雷雨、强对流天气,时而有多云转晴日气高温天气时有发生,但是跟着雷阵雨天气的到来,高温又有所缓解多高温:大暑正中间伏前后,在中国很多地区,常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大暑节气是华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的期间,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有、30℃以上高温日数最会合的期间,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屡次的期间有些长江中下游的城市甚至会出现“火炉”天气,让人感觉酷热难耐大暑节气的人体反响气血运转和心脏功能都旺盛:夏天主阳,是阳盛之极,阳气盛、气温高,充于体表,人体阳气运转畅达于外,气血趋势于体表心通于夏,心脏的生理功能在夏天比较旺盛,详尽表此刻心主血脉,气血旺盛,运转畅达,汗液排泄增添,阳气充,浮于外,功能活动亦增强,精力充分易中暑:此时大批出汗津液外泄大暑节气天气酷热,炎暑多雨,暑湿之气简单乘虚而入,心气易亏耗,特别老人、少儿、体虚气弱者常常难以承受,以致中暑夏天酷热,易令人体腠理开泄、津液外泄,出汗量远远大于其余季节/3大暑节气的养生原则切不行急躁或大怒:睡眠要充分,不行在过于困倦时才睡,应该在微感乏累之时便开始入眠不行露宿,室温要适合,不行过凉或过热,房中也不行有较强的对流空气,即所谓的“穿堂风”。
清晨醒来,可先在床上做一些保健的气功,如熨眼、叩齿、鸣天鼓等,再下床活动清晨可到室外进行一些健身活动,但运动量不行过大,以身体微出汗为度,可选择漫步或练习静气功平常生活中,气温高的正午不要出门,而居室温度亦不行太低,工作量不宜过大防范“情绪中暑”:大暑节气高温酷热,人们易动“怒火”,从而产生心烦意乱、没精打采、思想杂乱、食欲不振、急躁忧愁等异常行为,这是“情绪中暑”所引起的养生要注意心态宜安静,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以防范不良刺激多吃防暑湿、益气养阴的食品多吃些燥湿健脾的食品:可用橘皮10克(鲜皮加倍),冰糖适当,用开水浸泡后代茶饮此饮拥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的功能,合用于暑湿所致的脘腹胀满、饮食无味者食用大暑节气,除了酷热外,还会出现多雨或阴雨绵绵的天气,天气特色以湿润闷热为主,所以从传统养生学的角度讲,特别要注意对暑湿的预防暑湿伤害人体可出现胸膈满闷、饮食无味、口中黏腻、头昏脑涨、肢体困重等症状,所以应以消暑清热、化湿健脾的方法进行预防或治疗益气养阴的食品不行少: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许多,简单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所以,除了要及时增补水格外,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品以增强体质,使湿热之邪无机可乘。
但所选食品必定要平淡,不行过于滋腻,不然极易伤胃,以致消化不良如山药、红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甲鱼、豆浆、百合粥等,都是夏季进补的佳品,可依据个人喜好采纳别的,大暑节气时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热量耗费大,应该及时增补蛋白质,多吃豆制品大暑养生菜山药西瓜炒百合:取山药200克,西瓜、鲜百合各150克,大葱、姜各10克,植物油20毫升,盐3克,鸡精2克,水淀粉、香油各适当山药去皮切丁,西瓜取瓤(去子)切丁,山药丁与鲜百合分别用开水焯出锅内加植物油烧热,加大葱、姜烹出香味,放山药丁、百合炒,随加盐、鸡精,加西瓜丁大火快炒,用水淀粉勾芡,淋香油即可此菜可清热解暑西瓜番茄汁:西瓜1/2个,番茄3个西瓜去皮、去子,番茄用开水冲烫,剥去皮二者绞汁,两汁合并,随量饮用这款果汁可清热生津、止渴除烦对于夏天感冒、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热者尤其适合药补以清热补气为主大暑节气药膳养生应注意清热补气可服用凉性的补气药,以达到清补的功能,也就是补而不热这样的中药有西洋参、沙参、山药、白芍、太子参、扁豆等益气养阴生脉汤:取人参3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将各药加水煎取汁,连煎3次,而后将3次汁混杂备用。
每日1剂,分数次温饮此方中人参补肺益气而生津,麦冬养阴清肺而生津,五味子敛肺止汗而生津,并能收耗散之气三物合用,能益气复脉、养阴生津适合于心悸不宁、少气懒言、夜寐不安、多梦健忘、口干舌燥等症莲梗薏苡仁扁豆粥:取莲叶梗30克,柳叶3克,薏苡仁15克,扁豆20克加水3碗,煎至1碗服用,每日1剂常食有祛暑清热、健脾利湿的作用寡言以养气大暑节气,人体元气不足,假如常常喋喋不休地大声叫唤,必然要耗费肺气,影响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以致体内元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致百病丛生有些人追求刺激,群聚一起狂呼乱叫,嘻嘻不已,这样只会损精耗气,令人精神飞驰,血气流荡,变生他疾所以,这个节气应寡言少语,以养元气按揉中府穴和太渊穴中府穴调气丰胸:中府穴在胸部第1肋缝隙处,锁骨下窝外侧,云门穴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寸中府穴是肺经的募穴,就是肺气血直接输注的地方,所以用中府穴来调理肺所主的“气”,如咳嗽、气喘、胸满痛、气胀、呼吸急促等肺部病,常常按揉中府穴是很有好处的如激烈运动后气喘,可立刻按揉中府穴,只要找对穴位,一般2分钟左右,气喘就能缓解太渊穴宣肺解表、益气通脉:本穴位于上肢,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有宣肺解表、益气通脉的作用,可治疗感冒、咳嗽、咯血、咽痛、哮喘、肺结核等病症太渊穴为肺经的原穴,补气的成效特别好,为一个大补穴一方面,气不足,肺气虚,喘不上气可以按揉这个穴位;另一方面,肺朝百脉,这个穴位又是脉之会穴,人体的脉都在这里齐集,所以无论是静脉曲张,还是心血管疾病,只要跟脉有关的,都可以揉太渊穴大暑进行冬病夏治疗效佳大暑对于那些每逢冬天发生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等阳虚证,是的治疗机遇有上述慢性病的老年人,在夏天养生中特别应该认真调治,要点防治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可内服外用并举,详尽方法:内服温肾壮阳的金匮肾气丸、左归丸等,每日2次,每次1丸,连服1个月外服药可采纳白芥子20克,元胡15克,认真12克,甘遂10克,同研细末,用姜汁调糊,分成6份,每次取1份摊在直径约5厘米的油纸或塑料薄膜上,贴在后背的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或贴在两侧的肺俞穴、百劳穴、膏肓穴上,用胶布固定一般贴4~6小时,若有灼痛感可提前取下,局部微痒或有温热酣畅感可多贴几小时需注意的是,每个伏天(夏天3个伏天)贴1次,每年3次,连续贴3年,这类内外联合的治疗可以有效地除去或缓解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