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硫化氢中毒规定.docx
17页防硫化氢中毒规定 1 H2S的基本知识 1.1 H2S的理化性质 1.1.1 H2S是无色有臭蛋味的毒性气体分子量34.08,比重1.19,沸点-60.2℃,熔点-83.8℃,自燃点260℃,易溶于水,也溶于乙醇、汽油、煤油、原油中 1.1.2 H2S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容易燃烧爆炸极限为4.3—45.5%〔体积〕能与金属反应生成硫化物 1.2 H2S的危害 H2S是一种恶臭毒性很大的气体国家卫生标准规定,H2S在空气中最高同意浓度是10mg/m3人不当心进入含H2S的环境中会引起中毒及死亡 表 1 H2S对人体的危害 H2S浓度mg/m3 接触时间 毒性反应 0.035 开始闻到臭味 0.4 臭味显然 4—7 感到中等强度难闻的臭味 30—40 臭味激烈 70—150 1—2小时 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吸入2—15分钟后嗅觉疲惫,不再闻到臭味 300 1小时 6—8分钟出现眼激烈刺激症状,长期接触引起肺水肿 760 15—60分钟 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
接触时间长时引起头疼、头昏、步态不稳、恶心、呕吐、排尿困难 1000 数秒种 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加快,麻痹而死亡 1400 马上 昏迷、呼吸麻痹而死亡 2 存在H2S介质的部位 2.1 存在较高浓度H2S的部位: 反应系统 氢气压缩机系统 高压分开、脱硫系统 低压分开系统 分馏系统 低压脱硫系统 富MDEA系统 含油、含硫污水系统 2.2 存在中度浓度H2S的部位: 贫MDEA系统 火炬系统 轻污油系统 燃料气系统 2.3 可能出现H2S的部位:H2S可能出现在装置在正常状况下没有H2S介质的任何设备、管线或部位 3 H2S的警示标志 3.1 管线、设备的警示标志为:在含有高浓度H2S介质的管线、设备上涂有黄黑相间颜色漆的标志线 表2 含有高浓度H2S介质的管线、设备 序号 含有高浓度H2S介质的管线、设备 1 酸性水罐及其管线 2 冷高分酸性水管线 3 酸性气V201顶部管线 4 火炬系统管线 5 重污油线 6 0203-V204、0203-V205、V201、0215-V305、酸性水管线 7 重污油管线 3.2 危险区域的警示标志为: 在危险区域四周划有黄黑相间颜色漆标志线 3.3 危险区域分布及逃生示意图〔见附录-图1〕 3.4 危险部位的警示标志为:在危险部位设置黄黑相间颜色漆的标志牌 表3 危险部位 序号 危险部位 1 冷高、冷低等酸性水部位 2 T101、T201、0203-T204、0203-T205顶部馏出口管线及空冷管线 3 富DEA系统 4 脱硫塔脱硫前管线 5 地下污油池 6 R101、R102高温高压混氢部位、氢气压缩机区 7 V201、V204、V205、0215-V305、0215- V301 4 H2S的检测方法 4.1 固定安装的H2S检测报警仪 4.1.1 DCS报警总汇和壁挂式检测器可以将固定式H2S检测报警仪发出的报警提示给操作员: 4.1.2 固定式H2S检测报警仪平面布置图〔见DCS画面〕 4.1.3 检测确认 4.1.3.1操作员按下DCS区域图中气体检测区可检查固定H2S检测报警仪发出的报警并可找到发生H2S 危害的区域 4.2 便携式H2S检测报警仪 4.2.1 便携式H2S检测报警仪4.2.2 进入危险区域、危险部位必须携带便携式H2S检测报警仪 4.2.3 便携式H2S检测报警仪的使用方法 4.2.3.1 便携式H2S检测报警仪可手持,也可配挂在上衣口袋上 注 意 不能有物体遮盖住报警仪的检测探头 5 防H2S中毒的防护设施 5.1 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注 意 如果关于维护或使用呼吸器不慎重或不警惕,可导致使用者伤亡 5.1.1 凡是以下状况下应使用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注 意 使用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可以抵抗因在有害大气环境中作业或停留而产生的风险 5.1.1.1 进入缺氧场所:O2含量 18% 5.1.1.2 进入火灾现场 5.1.1.3 进入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区:有毒气体浓度占总体积的1%以上的地方 5.1.1.4 进入易挥发性介质泄漏事故区 5.1.1.5 进入未通过置换或置换不合格以及氮封的危险场所 5.1.2 上海依格E·RPP—20A型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使用 注 意 任何维护、使用空气呼吸器的人员必须接受正确的培训。
5.1.2.1 背戴气瓶 a) 将气瓶阀向下背上气瓶; b) 通过拉肩带上的自由端〔即松紧带〕调节气瓶的上下位置和松紧,直到感觉舒适为止 5.2.1.2 扣紧腰带 a) 从腰带扣内向外插入腰带插头; b) 压下插头伸出带扣的一端,保证扣牢 5.1.2.3 佩戴面罩 a) 放松面罩下面一根颈带,拉开面罩头网; b) 先将面罩置于使用者脸上; c) 将头网从头部的上前方向后下方拉下; d) 从上向下将面罩戴在头上,调整面罩位置,使下巴进入面罩下面凹形内; e) 先收紧上面的头带,如果感觉不适可调节头带松紧 5.1.2.4 检测面罩密封 a) 用手按住面罩接口,通过呼气检查面罩密封是否优良; b) 否则再收紧头带或重新佩带头罩 注 意 面罩的密封件与皮肤紧密贴合是面罩密封的确保,必须确保密封面与皮肤之间无头发和胡须等 5.1.2.5 佩戴供气阀 a) 将供气阀上的红色旋钮放在12点钟位置,确认其接口与面罩接口啮合 b)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当听到咔嚓声时即可 5.1.2.6 检查装具性能 a) 使用前必须完全打开气瓶阀 b) 观察压力表读数,气瓶压力应不小于28MPa c) 通过几次深呼吸检查供气阀性能,吸气和呼气都应舒畅,无不适感觉 5.1.2.7 使用装具 a) 正确佩戴,认真检查后装具即可投入使用 b) 使用时要注意报警器发出的报警信号,听到报警信号,应马上撤离现场 c) 从发出报警声到压缩空气用完大约可使用8分钟 5.1.2.8 使用结束 a) 先松开面罩颈带,然后松开头带,将面罩从下向上脱下 b) 按下供气阀开关,关闭供气阀 c) 拉出腰带插头伸出端,将插头从带扣中退出 d) 放松肩带,将装具从背上卸下,关闭气瓶阀 5.2 过滤式防毒面具 注 意 1. 过滤式防毒面具不能提供缺氧场所的保护 2. 在有毒区的氧气占体积18%以下;有毒气体浓度占总体积2%以上的地方过滤式防毒面具不能起防护作用 3.在未知H2S浓度的地方,禁止使用过滤式防H2S面具 5.2.1 防H2S过滤式防毒面具的选型与使用条件 5.2.1.1只适用于有毒环境中的O2浓度18%以上,有毒气体浓度2%以下的环境 5.2.1.2 4# 罐,标志色为灰色,防护对象为氨、硫化氢,连续防毒时间60分钟 5.2.1.3 7# 罐,标志色为黄色,防护对象为硫化氢、酸性气体和蒸汽,连续防毒时间32分钟 5.2.2 防H2S过滤式防毒面具的适用场所 5.2.2.1 当到可能有硫化氢气体的罐、容器、槽、下水道、管道采样、切水及其他作业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5.2.2.2 从事未通过脱硫的粗汽油罐、轻质污油罐的采样、脱水作业,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5.2.2.3 在含油、含酸、含碱污水井、工业废水等井口上作业 5.2.2.4 从事酸性气、酸性水、未通过脱硫的瓦斯、液态烃等有毒物质的采样及其系统管线或容器设备的脱水排凝作业,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5.2.3正确使用 5.2.3.1在有毒环境作业时,必须携带H2S报警仪和防毒面具,且站在上风向,一人监护,一人作业; 5.2.3.2必须在有毒区外,新鲜空气处佩戴面具,并用手掌堵住滤毒罐的进气孔检查其气密性 5.2.3.3佩戴后,如果嗅到毒气〔臭味或氨味〕的微弱气味,应马上撤回安全地方改换备用滤毒罐 5.2.3.4每次使用完滤毒罐后,应将滤毒罐的螺帽拧上,塞好橡皮底塞,坚持罐子密封; 5.2.3.5将每次使用过的时间记录在罐体上 5.2.3.6班长负责检查滤毒罐,使用时间接近规定防护时间及时备好备用罐,对超过有效防护时间的,要及时扔到工业垃圾箱内 6 H2S泄漏处理原则 注 意 出现H2S介质泄漏,状况危险时,要疏散现场全部人员。
当嗅到H2S气味时,人员应从现场撤离 6.1 DCS室内H2S报警器报警 6.1.1 主控室操作员 6.1.1.1 确定报警泄漏相关区域 6.1.1.2 通知室外操作员 6.1.1.3 确认报警、报警复位 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