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作文]国 家.ppt

90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49769434
  • 上传时间:2018-08-0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27MB
  • / 9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 国 家§ 第一节 国家的涵义§ 第二节 国家的形式§ 第三节 国家机构世界上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 家为193个,地区为31个 亚洲(48个国家) 欧洲(43个国家/1个地区) 非洲(53个国家/6个地区) 大洋洲(14个国家/10个地区) 北美洲(23个国家/13个地区) 南美洲(12个国家/1个地区)第一节 国家的涵义§ 国家一直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之 一,任何个人的行为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国家行为的影响,同时人们的集体行为在一定程度上 也会成为国家的意志§ 国家是最复杂的政治现象,也是我们理解政治现 象的入口§ 研究国家是什么、国家是如何形成的、国家能做 什么等问题一直是政治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一、国家的概念1、古代中国关于国家的概念 “家” —“国”—“天下” 2、古代西方对国家的概念“Polis”(城邦)“ Land ” (地域团体、土地所有权)“State”(含政权之意)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从古至今,统 治人类的一切国家,一切政权,不是共和 国就是君主国”3、国家的定义国家是在确定的领土边界内建立最高管辖权,并通过一套永久性机构行使权威的政治结合体。

      这些机构负责共同体生活的集体性组织,由公共开支提供经费,所以可认为是“公共的”国家包括各种政府机构,但也延伸到法庭、国有企业和社会安全体系等部门;它等同于整个“实体政治”二、多元化的国家理论1.神权论神权论是最早的一种国家学说 国家是由神或上帝为了保护人类而创造的 § 汉朝董仲舒的“君权神授论”奠定了中国的国家神权说的 基础, “天子”、“天命”观念§ 在中世纪的欧洲,托马斯·阿奎那虽然承认国家起源于人 的本性,但又说上帝是人和人性的创造者,因此国家来自 上帝的创造,上帝是一切权力的来源 “一切权力来源 于神”;“除上帝之外,别无权力”2.社会共同体说§ 亚里士多德:国家是许多家族及村落的联合体,它是为了达到完美的和自治的生活而组织的§ 每一个城邦各是某一种类的社会团体,“既然一切社会团体都是以善业为目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说社会团体中最高包含最广的一种,它所求得的善业也一定是最高最广的:这种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就是所谓的‘城邦’ ”2.社会共同体说§ 西塞罗:国家是由许多社会团体,基于共同的权利意识及利益互享观念而结合成功的组织体§ 国家乃人民之事业,但人民不是人们某种随意聚合的集合体,而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集合起来的集合体。

      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 康德:国家是许多人依据法律组织起来的联合体2.社会共同体说格劳秀斯说:“国家是一群自由的人民,为了享受法律上的利益和为了他们的共同利益,而结合的 一种完善团体拉斯韦尔和卡普兰给国家的定义是:“国家是一 种有主权的地域团体美国最高法院对国家的规定是:国家是自由的人们为了共同利益,安享其所有的一切,并对他人 维持公道,而结合在一起的团体2.社会共同体说§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将民族国家定义为“想 象的共同体”§ “它是想象的,因为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们大多数的同胞,和他们相遇,或者甚至听说过他 们,然而,他们相互联结的意象却活跃在每一位共同体成 员的心中……事实上,所有比成员之间有着面对面接触 的原始村落更大(或许连这种村落也包括在内)的一切共同体都是想象的区别不同的共同体的基础,并非他们的虚 假/真实性,而是他们被想象的方式§ 这种观点把国家看作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在一起生活的群体它仅仅涉及了国家的表面社会特征,同时,它也没有把国家与氏族、部落等社会群体区分开来2.社会共同体说3.国家契约说§ 用社会契约论解释国家的起源,认为国家是自然 状态下的人们按照理性原则形成的社会契约。

      自然状态”霍布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主 张君主专制;洛克:三种自然权利:生存、自由、财产私有, 仲裁纷争与惩罚破坏行为,主张君主立宪卢梭:“共同意志”,主权在民3.国家契约说§ 社会契约学说实际上反映着资本主义的利 益交换方式和交换关系可是,由于自然 状态和社会契约都只是历史的虚构,因而 关于国家的社会契约观点是历史唯心主义 的4.国家统治说§ [法]让•布丹:“国家是家庭及其共同财产所组成的 联合体,这一联合体由最高权力及理性统治着”§ [奥]巩普洛维奇:“国家是凭藉强制力而组织及统 治的社会”§ [意]狄骥:“国家是一种人群组织,在这一组织中 ,人群有治者与被治者的不同区分5、国家要素说§ “三要素说”:人民、土地、主权者§ “四要素说”:人民、领土、主权者、政府§ 这一学说所描述的只是国家的外观表征, 没有揭示国家的本质同时,混淆了国家 与国度之间的区别6.暴力起源论杜林:“国家经常是一个部落对另一个部落施 以暴力的结果而出现的,它表现为较强的部 落对较弱的土著居民的征服与奴役” 韦伯:“国家就是对合法性暴力工具的垄断” 6.暴力起源论吉登斯:“国家就是在一国之内合法垄断强制力的权 力集装器 ”。

      米切尔·霍瓦德:“现代民族国家无不诞生于战争之 中:“没有哪个国家不是诞生于战火之中的……没有哪一个有自我意识的群体能够不经历武装冲突 或战争威胁,就把自己确立为世界舞台上的一个 新的和独立的角色一个重要论题:战争与国家§ 蒂利—吉登斯的战争与国家创建有着密切关联的 原理 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与欧洲国家(公元 990—1992年)》§蒂利认为,战争在民族国家兴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战争是民族 国家兴起的动力,是强制—榨取循环的中心战争推动不同类型国家 向民族国家的趋同,推动政府机构的扩张、直接统治的出现以及向平 民政治的转变资本强化资本密集道路强制密集道路战争§ 吉登斯认为,“传统社会在现代性影响下的瓦解不 是资本主义或工业主义的结果,甚至也不是现代 国家行政资源集中的结果,它是综合运用军事力 量和制造战争的各种现代手段的结果§ “现代国家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与军事力量及其所 卷入的战争密切相关的伯克《文明的冲突:战争与欧洲国家体制的形成》§ 到底什么导致了欧洲国家体制的形成,并使这种 政治体系给予资本主义扩张以动力支撑呢? § 伯克模式,也即文明斗争冲突模式,是作者借鉴和吸收当代西方各种历史学和社会学学说而提出 的理论。

      该模式认为:8到17世纪诸文明间的战争推动着欧洲国家的起源与转变许田波《战争与国家形成:先秦中国与早期近代欧洲 之比较》§ 为什么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经由分裂走向统一, 而欧洲自罗马帝国陷落后就一直保持分裂(也就是多国体系)状态?为什么长期以来中国的国家 权力始终占有绝对优势而社会力量相对萎缩,欧 洲国家却大体上能在国家与社会之间达成大致平 衡从而最终发育出市民社会以及宪政结构?§ 从历史上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通过一场战争来 终结多国体系并实现统一在数百年的时段内,大 国之间有可能爆发成十上百场战争一个国家要想 在多数战争中获胜、攫取霸权进而统一各国取决于 两个决定性因素:谋略和实力 § 秦国在崛起、称霸和统一过程中使用了大量马基 雅弗利式的阴谋诡计,多次成功地瓦解了敌对联 盟,同时增加反霸国的集体行动成本,从而在竞争 中始终处于优势§ 实力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基本要素长期的战争迫 使国家领导人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以提高国家的行政管理能力、资源汲取能力,并建立 切合战争实际的军事制度§ 秦国 自我增强型改革:改革极大扩张了国家的 行政管理能力(郡县制)、资源汲取能力(统一税制) 和军事作战能力(普遍义务兵役制),从而保证了秦国不但为战争提供了充足的人力和物质资源, 而且解决了扩张过程中面临的成本上升问题。

      § 早期近代欧洲:哈布斯堡帝国和法国实行的是自 我弱化型,改革采取了包括出售公职、借贷和大量使用雇佣兵等措施这种改革只能解决短期内 的资源汲取间题,而从长期来看存在极大缺陷, 不能有效支撑长期的争霸战争而英国和拿破仑 实行了自我增强型改革§ 中国变成了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国家,而欧洲发展出了市民社会和自由民主制度导致中、欧走上不同国家发展路 径的秘密就在于国际战争三、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两个基本观点:(1)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是生产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 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原始氏族公社制度§ 生产 社会制度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 劳动的发展阶段:集体劳动——生产工具和劳动产品的公有性人类自身的生产(种的繁衍) 家庭的发展阶段:群婚: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氏族:母系—父系)§ 氏族制度的基本特点:(1)氏族内部禁止通婚(血缘关系—地域)(2)氏族制度的组织机构—议事会,是成年男女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3)氏族成员有相互帮助、相互保护的义务。

      血亲复仇)三次社会大分工及其后果氏族社会末期的生产力发展氏族社会末期的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和奴隶使剩余产品和奴隶使用用————阶级斗争不可调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国家国家§ 恩格斯,“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 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 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四、国家的本质§ 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 现自己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组织起来,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 恩格斯:“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 机器”§ 列宁:“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 的机器”§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国家的 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它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政治统治到处都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 时才能持续下去”。

      国家是“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 2.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氏族社会:血缘关系国家:阶级关系“不管他们属于哪一氏族或哪一部落,按照居住地组织国民的办法,是一切国家共同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3.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系统地使用暴力和强迫人们服从暴力的特殊机 构……就叫国家”(《列宁全集》)§ 武装的人、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等物质附属物, 即常设的暴力机关§ 国家的暴力为统治阶级专属,并以它来维护统治 阶级的利益,巩固社会秩序,对付外敌§ 国家是精巧的暴力机器五、国家的历史类型1.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类方法,历史上的国家被划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 划分的标准: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实质§ 恩格斯:“在古代是占有奴隶的公民的国家,在中世纪是封建贵族的国家,在我们的时代是资产阶级的国家”2.以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标准的划分§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1938年生于英格兰伦敦北部,现任 剑桥大学教授 英国著名社会理论家和社会学家,与沃勒斯坦、哈贝 马斯、布尔迪厄齐名,是当代欧洲社会思想界中少有的大师级学者 § 吉登斯认为,国家就是其“一般意义”而言,“凡是国家都会牵涉到对其统辖的社会体系的 再生产方面实施反思性的监控”。

      国家不仅仅是监狱、法庭等机器;而是指社会体系, 是具有反思性的社会体系 § 从历史上看,国家有三种历史形态:传统国 家,绝对主义国家以及民族国家 1.传统国家(分化)§ 城乡分离、阶级分化造成了形式的集中却很难进 行有效地社会控制古希腊,中世纪的欧洲, 中国封建帝国 )2.绝对主义国家§ 行政力量的集中和扩张;§ 新的法律机构的发展; § 国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