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精编版).docx
5页课 题测量物质的密度课 型实验课教学目标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上庸九年一贯制学校 王国辉知识技能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过程方法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 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情感态度在测量固体密度的过程中,有操作欲望, 熟练的使用天平、量筒测算物质密度,认真按规则做好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学习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学难点从实验原理、 仪器使用、 实验步骤安排、 记录数据到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进行全面实验能力的训练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盐水、石块、细线,铁丝等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 计 意 图问题导学:1、一杯清水,盐水让怎样区分?2、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烧杯中的盐水,还能否用刻度尺来测小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呢? 围绕导学题进行思考、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入本节课解决的问题“测量物质的密度”自主学习:量筒的使用:观察量筒回答课本第 117 页“想想做做”中的问题;互动探究 1 :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阅读课本第 118 页第一段,口头描述如何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
实验探究, 用量筒和水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各实验小组成员之间交流、 评估,学生口头描述测量方法进一步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总结能力, 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设计实验:用天平、量筒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盐水的密度1、在学生掌握测量原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用什么器材、怎样去测量这两个关键, 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重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2、组织学生讨论各小组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分组讨论测量小石块质量和体积的方法, 选择实验器材, 将本组设计的测量方法的按操作步骤的顺序整理出来,以便交流、评价小组展示本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描述讲解实验步骤,小组之间就实验操作是否简便、 方案是否可行等问题相互交流与评估, 改进实验方案, 确定测量步骤学生自主设计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方案, 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对实验能力较差的小组进行指导,点拨思路教师巡视,纠正学生实验中的操作错误各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并记录于自主设计的表格中培养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的能力和尊重实验数据的态度。
交流展示:将小组中有代表性的测量结果的表格, 组织学生分析数据, 师生共同纠正测量、 记录过程中的错误,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公式 计算,间接得出盐水的密度值评估交流,提出新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动探究 2 :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讨论、交流、总结测量盐水密度的方法步骤分组讨论盐水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方法,选择实验器材,互相补充,总结出合理的实验步骤重点是盐水质量的测量方法学生自主设计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对实验能力较差的小组进行指导,点拨思路教师巡视,纠正学生实验中的操作错误各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并记录于自主设计的表格中培养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的能力和尊重实验数据的态度交流展示:将小组中有代表性的测量结果的表格, 组织学生分析数据, 师生共同纠正测量、 记录过程中的错误,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公式 计算,间接得出小石块的密度值评估交流,提出新问题, 两种测量盐水质量方法好坏,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动探究 3 :学生利用手中仪器测量蜡块密度根据计算间接得出蜡块的密度值。
学生测量蜡块体积,利用细铁丝 ,小石块是它全部没入水中交流展示:学生进行实验,提交实验数据各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并记录于自主设计的表格中培养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的能力和尊重实验数据的态度达标检测:1 八( 1)班学生捡到上庸美玉,决定测出它的密度,看看它究竟是什么材料 现在把这个任务交给你, 请你选用实验室常用的器材或常见的生活用品做实验 有一点需说明的是, 这枚印章放不进常用的量筒 1)你需要什么资料以备在实验时参考?( 2)实验室只有常见的量筒,你是否选用?( 3)请简单说明实验方案2. 给你一架天平、一只小烧杯、适量的水、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 要求:( 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2)根据你测量的物理量,写出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溢水法: 1. 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量;2. 体积由于形状不规则且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中,所以用溢水杯借助于排水法测等体积法: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牛奶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 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密度测量方法 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 并达到提高学生的探究的能力课堂小结1、师生共同总结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
2、指导学生讨论总结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步骤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布置作业 ;课外小实验不规则软木塞(吸水)、糖块各一个,任选一种测出它的密度,应该怎样设计实验?板书设计测量物质的密度1、测量密度的原理 2、量筒的使用 3、测量液体的密度4、测量固体的密度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按实验探究课的程序组织教学,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不足之处:学生实验中没有具体测量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的活动 再教设计:增加学生测量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密度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