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山东省枣庄四中七年级历史明清历史复习.ppt

21页
  • 卖家[上传人]:tian****1990
  • 文档编号:73087140
  • 上传时间:2019-01-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62.82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三单元 复习 课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枣庄四中:孙宏伟 2012、5、29,总体知识结构:纵向以时间为轴,横向以事件类别为面 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关于人类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外交等方面的历史明清(公元1368年—1840年) 特点: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时期 1、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政治) 2、郑和下西洋名扬世界(外交) 3、击退外族入侵(外交) 4、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民族关系) 5、康乾盛世,面临危机(政治经济) 6 、明清文化(文化),(一)、 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1、明朝:明太祖加强君权: ①、改革机构: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胡蓝之狱)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人 ②、设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明成祖时,设立特务机构东厂,以宦官为统领,由皇帝控制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 ③、设廷杖制度:变君臣关系为主仆关系 ④、八股取士:规定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分成八个部分,叫作“八股文”。

      危害:束缚思想,败坏人才,不讲究实际学问,阻碍科技进步1)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2011·娄底)1.“在中央撤中书省,废丞相,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三司互不统属,分别归中央管辖这些措施是下列哪个朝代实行的 A. 秦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2011·淮安)2、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A.八股取士 B.试题类型繁多C.以诗词为主要内容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2011·泰州)3、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 ②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③实行八股取士 ④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2011·莱芜)“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 B.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C.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D.明朝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2011·泰安)9.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这种变化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社会秩序动荡 B.边疆防御巩固 C.军政实现合一 D.皇权高度膨胀 ◆(2011·聊城)5、.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是说二者都 A.削弱了儒学地位 B.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C.损害了国家统一 D.引发了文字狱 ◆(2011·常州、镇江)6、.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 B. 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C.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D. “八股取士”使读书人失去了自由报考的机会 ◆(2011·茂名)7、.明朝规定科举考试必须用八股文答卷,其实质是为了: A.加强君权 B.使考试更规范、更科学 C.选拔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D.鼓励考生独立思想 ◆(2011·常德)8、.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明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反抗 B.压制知识分子 C.巩固封建统治 D.统一思想,2、清朝:明朝后期,1616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金政权;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建州为满州,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对全国的统治 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①、政权机构仿效明朝 ②、雍正时增设军机处:由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

      ③、文字狱:文字狱以清朝最为严重控制人民的反清思想 危害:禁锢思想,摧残人才,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011·永州)9、.刘军同学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下列最可能成为论文标题的是 A浅议清朝的民族关系 B.试论清朝的对外关系 C简论清朝的文化专制 D.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 ◆(2011·百色市)10、当今的中学生,可以通过读书看报上网等等途径自由自在地遨游知识簿洋,享受成长的快乐,但是,300多年前的清朝,实行严酷荒唐的文字狱,读书人就没有这样幸运了文字狱给当时社会带来的影响有(B) ①造成衽会恐怖②摧残了人才 ③禁锢了人们思想④有利于科技进步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11·无锡)11.明朝中后期,在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政府重视手工业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二)、郑和下西洋名扬世界: ①人物: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文莱以西的地方) ②目的:加强同外国联系、宣扬国威。

      ③时间: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④地点: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⑤特点:规模大、人数多、设备先进,船上配有航海图、罗盘针(即指南针),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⑥意义: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及经济交流;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伟大航海家 ◆有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明朝的航海家郑和这种观点是否正确?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正确理由:郑和下西洋时间早、规模大,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中外的友好往来2)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2011·佛山)12、自负的盛世帝国理所当然地把对外贸易视为朝贡制度的延伸,明朝对外贸易就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其中典型的例证是 C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2011·汕头)13、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同郑和有关的遗迹,这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见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 A.促进中外民间经济交往 B.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C.销售中国的手工业品 D.促进中国的海外贸易 ◆(2011·汕头)14、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少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

      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明太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B.郑和航海最远到达地中海西岸 C.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由江苏南京出发 ◆(2011·湘潭)15、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这是为了纪念 A.鉴真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16、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 ( ) A.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C.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波斯湾和红海沿岸 17、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 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使者,扬威异域;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 强——友好往来,促进交流;小华——殖民先驱,海盗鼻祖其中正确的是 A.小强和小华 B.小华和小明 C.小明和小强 D.小明和小刚,18、小明的历史老师讲授郑和下西洋时,在黑板上精心设计出下列《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达·伽马航海比较表)。

      根据此表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有(C) 航海家郑和哥伦布达·伽马范围下“西洋”到达美洲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时间1405~1433年1492—1504年1497—1498年次数7次4次1次人数每次约2.7万人最多一次l000—1500人160人船数大号宝船63艘(共百余艘)17艘4艘(一说3艘) ①时间早 ②次数多 ③规模小 ④人数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三)、明清两朝抗击外族入侵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版图: ①戚继光抗倭: 时间:明朝中期,倭患严重人物、地点:戚继光、浙东地区军队: “戚家军”(训练严格,作战勇敢结果:九战九捷,1565年,倭寇基本肃清 爱国思想:民族英雄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1624年,荷兰侵占我国台湾1661年,郑成功打败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归祖国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③清政府抗击沙俄入侵: 雅克萨之战:时间:1685、1686年;人物:康熙帝两次亲征,打败俄军 《尼布楚条约》 :时间:1689年;意义: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从此中俄和平往来,贸易得到发展。

      清朝的版图基本成为今天我国的疆域,奠定了今天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后的历史基础3)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2011·郴州)19、“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出自一位明朝抗倭民族英雄之口,他是 A.戚继光 B.岳飞 C.韩世忠 D.文天祥 ◆(2011·东营)20、童谣见证历史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2011·济宁1)21、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作者是 A.戚继光 B.郑和 C.郑成功 D.岳飞 ◆(2011·孝感)22、16.下列对外关系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它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2011·莆田) 2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贞观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2011·鸡西)2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是 ( ) A.郑成功 B.戚继光 C.左宗棠 D.文天祥 ◆(2011·烟台)25、.民族英雄是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 勇的人我们称郑成功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 B.抗击东南沿海的倭寇 C.率军反击沙俄侵略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2011·黄冈鄂州随州)26、挽联寄托生者对逝者的哀思,多为对逝者生平事迹的追忆或表达惺惺相惜之情康熙帝写的一副挽联“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A .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施琅 ◆(2011·南平)27、6.2011年,南平市为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入延365周年出版了大型画册这主要基于他的功绩--- A.七下西洋 B.抗击倭寇 C.收复台湾 D.抗击沙俄 ◆(2011·黄石)28、民族英雄郑成功所打败的侵略者是( ) A.沙俄 B.葡萄牙 C.英国 D.荷兰 ◆(2011·南通)29、17世纪,沙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

      为保卫祖国疆土,清军进行了两次雅克萨大战,重创沙俄侵略者雅克萨之战的组织者是( )A顺治帝 B康熙帝C.雍正帝 D乾隆帝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