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粮集团内部控制体系.doc
10页吉粮集团内部控制体系吉粮集团内部控制体系23 第三章吉粮集团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3.1 吉粮集团简介 吉林粮食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吉粮集团,于 1996 年正式运营,注册资本 6.64 亿元,是国家认定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吉粮集团已连续多年位列中国 500 强企业,是中国除中粮集团之外唯一一家具备粮食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是目 前中国最大的玉米贸易商 经过多年的发展,吉粮集团已发展为既从事粮食订单、粮食经营、粮食精深 加工、期货、房地产、酒店业、农业保险业,又从事国有资本运营的大型企业集 团现有员工总数近 5000 人,年销售收入 100 亿元以上在全体员工的多年的 努力下,吉粮集团培育了“奋斗创造美好生活”核心价值观,形成了“成为国内 领先,国际知名的粮食供应商和精深加工制造商”的企业愿景吉粮集团现有全 资子公司 10 个、控股子公司 3 个、参股子公司 6 个其中全资子公司分别为: 吉粮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吉粮集团收储经销有限公司、吉粮集团米业有限公司、 吉粮集团新吉粮大酒店有限公司、吉粮集团新吉粮商务会馆有限公司、吉粮集团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吉粮集团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吉粮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 公司、吉粮集团农牧有限公司、吉粮集团大连运销总公司、吉粮集团天裕生物工 程有限公司。
控股子公司有:吉粮集团长白山天池生态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吉粮 集团酿酒有限公司、广东顺峰吉辽饲料运销有限公司参股公司有:吉林正大实 业有限公司、吉粮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吉粮集团贸易有 限公司、富恩德(北京)粮食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吉林省西部农业产业 园股份有限公司 2005 年 7 月份以来,吉粮集团按照省政府、省委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部 署,全面推进企业集团改革,完成了内部改革重组改革以后,吉粮集团实现了 组织机构创新、经营理念创新、分配制度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通过对吉林 省粮食收储资源的有效整合,吉粮集团在省内构成了设施完善、布局合理、收购 网点众多粮食收储体系,年收储能力达到 300 万吨在大连、秦皇岛、营口、锦 州、丹东等多个口岸城市建有中转库、中转站和中转点,年转运能力为超过 800 万吨此 外,吉粮集团还拥有玉米、大米出口经营权,是全国两家拥有粮食进出 口经营权的企业之一玉米出口到韩国、马来西亚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 为 3216 万吨,几乎占全国玉米出口总量的 60%近年来,大豆进口事业蓬勃发展, 形成了集团一个新的经济亮点吉粮集团还建立了国内粮食销售网络,年内销能 力 300 万吨,年粮食订单面积在 1000 万亩左右。
现有粮食深加工能力 200 万吨,形 成了大豆深加工、玉米深加工、水稻深加工、饲料加工等系列产品,促进了吉粮 集团实业产业的健康、快速、高效发展 2010 年 11 月,吉粮集团改制重组在长春成功签约改组后吉林省国资委、 中信资本分别持有吉粮集团 42.10%、35.79%的股份,大连港集团、中科黄海创 投、江阴海澜创投各持有 7.37%的股份吉粮集团改制重组后,从国有独资的有 限责任公司改造为股权多元化的国有相对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此举旨在加 快推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增强吉粮集团的活力和发展能力;通过引进战略合作者先进的经营理念与管理经 验,使吉粮集团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基础上,以现有核心业务为基础,引进增量、调整存量、打造粮食全产业链,实现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的全面发展;通过实施 品牌战略和生产渠道建设,使重组后的吉粮集团夯实持续发展的基础,扩大吉粮 集团在粮食产、供、销方面的影响力和带动力,进一步提升吉粮集团市场竞争力25 吉粮集团是一个新建的老企业自 1996 年成立至今,虽然只有十多年的时 间,但是它所辖的子公司很多都是在旧体制下延续了几十年的老企业。
通过对吉 粮集团内部控制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集团内部控制不健全,内部控制的意识非 常淡薄,工作流程不够规范随意性强,岗位职责分工不是很明确,内部合作不够 协调从吉粮集团组织结构图看到,机构设置不健全,董事会没有相应的审计委 员会;审计部隶属管理层,独立性差集团员工文化素质相对不高,员工学历偏 低但是员工比较朴实,相处也比较融洽,公司内部一团和气归纳起来,吉粮 集团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2.1 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误区 目前,吉粮集团内部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要使内部控制充 分发挥作用,首先企业管理人员就必须从观念上全面、正确地认识内部控制大 多数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1)将内部控制看作单纯的内部 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防止错误和舞 弊的发生,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内部控制主要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 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防范企业风险, 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的采购、 生产、销售等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不能将内部控制简单地等同于内 部会计控制。
(2)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牵制内部牵制是内部控制初级形式 同时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方法;内部控制方法不仅包括内部牵制还包括授权控 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 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3)忽略内部控制的时效性企业要定期评估内部控制 的有效性,发现缺陷应及时采取补救,不断更新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制定是一 个精益求精的动态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内部控制制定后便一成不变 3.2.2 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经济体制,风险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 主要有:政治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投资风险等吉粮集团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市场风险、投资风险、食品安全 风险、人才风险等 3.2 吉粮集团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26 部分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忽视风险管理的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往往在 风险事件发后才开始重视风险管理工作,风险管理多为事后补救角色,工作比较 被动,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3.2.3 审计部门独立性差 作为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内部审计应客观公正的从第三方的角度地对企业 的管理监督活动进行再监督,它的地位应当是客观独立的。
从吉粮集团组织结构 可以看出,其内部审计部门叫做监察审计部(成本控制及监察室)隶属于管理层, 独立性较差,影响了内部审计的客观公正;并且,监察审计部(成本控制及监察 室)倾向于成本控制,无法起到客观的监督作用吉粮集团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 差,监督力不强,在内部控制实施的过程中,难以发挥其对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3.2.4 内部控制的评价机制不完善 内部控制评价是整个内部控制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内部控制能否充 分发挥评价机制的作用将直接关系到其本身的实施效果为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 的实现,企业必须制定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及程序,并予以执行,管理阶层必须 确保其辨认并用以处理风险的行动已经有效落实吉粮集团内部控制活动中最大 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内部控制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完善在吉粮集团所指定的相 关制度中,对评价机制的条款只是略有涉及,没有具体的评价流程和奖惩机制, 操作性不强同时,由于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评价的认识程度不够,没有及 时制定出适合吉粮集团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价标准和程序在这种情况 下,无论内部控制执行的多完善,没有全面、合理的评价标准和程序,内部控制 也无法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3.2.5 内部控制执行不力 在内部控制的执行方面,吉粮集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业务有章不循、执行不严,使内控制度流于形式在进行业务处理 时,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没有严格按照职务分工控制、授权控制、财产保护控制、 会计系统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的程序处理, 却强调不同的业务应灵活处理,没有对内部控制的制度性足够重视2、预算管理方面,预 算未进行充分的细化和分解,无法对执行实施有效控 制部分子公司在取得集团公司批准的预算后,未进行细化和分解,无法据以实 施有效的控制尤其在开发费的使用和核算中串项、挤占问题比较突出此外, 预算未动态调整与维护,实际支出与预算背离较大部分超预算部分未经相关审 批手续部分项目虽未超预算,但实际与预算差距较大,说明预算的编制的权威 性、科学性尚不完善第四章完善吉粮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建议 29 4.1 完善吉粮内部控制体系的原则 总体而言,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应遵循以下五项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对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的控制全面性原则要求吉粮集团在内部控制参与主体上应覆盖的各个部门和各级人员,在内部 控制管理对象上涵盖公司治理、战略决策、风险管理、企业文化等,在内部控制 流程上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管理环节。
2、制衡性原则 制衡性原则是指将某项完整的经纪业务分别分配给具有相互制衡关系的职 位之间来共同完成,以保证过程中相互牵制,因此制衡性原则也称相互制约原则 在制衡性原则要求的基础上,吉粮集团要充分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即其内部无 论岗位安排、权责分配还是机构设置都要合理有效如从横向的关系来看,一项 业务至少要由相互独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来办理,保证不同岗位之 间权责分明、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消除内部控制中的盲点,最大限度地减少错 误和舞弊的发生需要分离的职责主要是:授权、执行、记录、保管、核对30 3、关联性原则 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执行既要相互独立又要相互配合关联性原则要求在吉 粮集团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各部门和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 续需要紧密衔接,以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连续性、衔接性和有效性由于关联性 原则是对制衡性原则的补充和深化,因此在贯彻关联性这一原则时,应充分兼顾 到制衡性与关联性原则的相互搭配与作用,力求避免只求制衡而不顾关联性的机 械做法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办事效率,并且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更好地完成 既定的任务 4、程式定位原则 程式定位原则主要针对企业内不同岗位对人员的要求及所属性质的不同而 将不同的人物和职责分配给他们,从而通过规范的纪律与检查标准而合理的把职 责与权力相结合。
简单而言,岗位工作程式化就是要求任何工作和任务的制定和 完成都要有一定标准,以期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赏罚分明、检查严格, 这不仅有助于员工事业心与责任感的加强,还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5、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是内部控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如果能合 理、有效地控制成本,必将在一定程度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从全面性原则 的角度来说,内部控制的环节和措施越严密,控制效果会越好,相应的,其控制 成本也会越高,而且过于繁琐的控制措施可能会对企业的管理活动产生某些负面 影响,降低了管理效率因此,管理者不能一味地追求完美的内部控制,应综合 考虑内部控制的成本和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来选择最佳内部控制措施 6、合法合规性原则 合法性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的原则,不仅是内部控制设计的原则 吉粮集团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各项制度的规定,内部控制 的建立必须建立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31 4.2 完善吉粮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建议 结合上述,吉粮集团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可分五个要素 完善其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分别是: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强化风险管理、完 善内部监督、确保有效的控制活动和建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
4.2.1 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企业内部控制如果想要有效的运行,合理的内部控制肯定必不可少,但另一 方面也不能忽视内部控制良好的支撑系统的作用只有两者兼顾,企业在内部控 制下的良好的管理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才能更加突显出来概括起来对企业良好运作的内部控制能产生影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