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价值的学理分析与学情调研--以“小数的意义”为例.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g****z
  • 文档编号:571059133
  • 上传时间:2024-08-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7M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价值的学理分析与学情调研--以“小数的意义”为例一、引言本文旨在通过结构化学习的方法,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小数的意义”的学理分析与学情调研通过对数学知识发展的历史回溯、课标内容要求的梳理、教材内容的纵横分析以及学情调研的设计,本文试图揭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二、结构化学习的学理分析1.在数学知识发展历史回溯中吸取营养数学教育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发展过程与人类历史上的数学发展过程有相似性在小数的教学中,历史回溯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本质公元3世纪,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了“小数”的概念,将其视为“微数”通过历史回溯,学生可以理解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2.在对课标相关内容要求的梳理中明确教学目标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小数的教学目标在第二学段要求“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会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第三学段要求“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小数的意义,感悟计数单位”教学内容应准确把握小数的概念及其在数与代数领域中的重要性3.在教材内容的纵横分析中理清知识结构对苏教版教材中“小数的认识”进行分析发现,小数的学习分为两个学段:三年级下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五年级上册探索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材通过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小数通过切片分析法,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例如,在引入小数时,通过“米”的测量情境,使学生由分数自然过渡到小数的认识4.比较不同版本教材的课程形态,发现教学的逻辑苏教版、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在“小数的意义”教学编排上存在异同苏教版和人教版强调测量情境的应用,北师大版通过三课时详细介绍小数的生成和计数单位比较不同教材的编排,有助于教师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三、结构化学习的学情调研根据结构化学习学情调研的“三个模块、七个要素”框架,在教学“小数的意义”一课之前,我们设计了学情调研问卷,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了解学生关于小数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调查对象为南京市某校三年级43名学生,问卷调查后随机选取了5名学生作访谈1.生活经验调研问题: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小数?记录下来案例分析:学生回答的内容共计22类,其中一名学生写了5类(种类最多)大部分学生表示见过商品价格中的小数,其他常见的例子包括体重、道路标志和书籍例如,一名学生写道:“我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经常看到商品的价格是小数,比如5.99元这一调研显示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广泛接触到小数,这为教学提供了现实背景。

      2.知识结构调研问题:请写出23.4每一位上数字表示的意义案例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理解正确、理解不完全正确和理解错误39.5%的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小数的意义,例如,有学生回答:“2在十位上,表示20;3在个位上,表示3;4在十分位上,表示0.4然而,53.5%的学生只理解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而不能准确指出其意义,反映出他们对小数的理解仍需进一步加强3.表征方式调研问题:课桌面长0.7米,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小数的?请你通过写一写、画一画的方式把它表示出来案例分析:学生能够通过线段图和长方形等方式表征小数,显示出他们在度量属性方面的理解例如,一名学生画了一条长度为0.7米的线段,并标注了起点和终点这表明之前学习的表征方法是适当的,学生能从关系的角度去理解小数,找到了知识的根4.认知冲突调研问题:根据下面的信息,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6厘米   分数(    ) 小数(   )3角5分  分数(    ) 小数(    )案例分析:多数学生能正确理解6厘米对应的0.6分米,但在3角5分的转换上存在困难访谈中,部分学生错误地将3角5分写成3.5角或35/100元,显示他们在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换上存在认知冲突。

      例如,一名学生回答:“3角5分就是0.35元,因为1元=10角此问题反映了学生在新情境下理解两位小数的困难,需要进一步教学引导5.思维层次调研问题:用两个不同的分数、两个不同的小数表示涂色部分观察写出来的两组数,我发现:案例分析:学生在思维层次上的表现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态势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用分数或小数表达涂色部分,但在“观察与发现”任务中,多数学生停留在分数与小数纵向联系的思维定势中,只有少数学生表现出横向及多向思维例如,一名学生写道:“1/2和0.5是相等的,1/4和0.25也是相等的这一观察反映了学生对分数和小数内在关联的理解水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