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工程题目整理概要讲诉.doc
35页一、名词解释1、园林工程 是根据园林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技术条件,运用上述各分支学科(园林史、园林艺术、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的研究成果来创造园林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形象的一门综合性工程学科2、红线3、绿线、3、竖向设计 :在园林设计中为了满足地面排水、道路交通、建筑场地布置、植物生长和视觉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 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 改造,进行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规划设计就是竖向设计4、等高线、等高距、等高平距5、土壤安息角 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形成天然斜坡面,为土壤自然倾斜面该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做安息角6、零点线: 不挖土也不填土的点相互连接起来的线 p747、平曲线: 弯道外侧部分的圆弧曲线(最小半径不小于 6 米)8、曲线加宽 :为防止后轮驶出路外,车道内侧需适当加宽,成为曲线加宽9、路拱:为使雨水快速排出路面,道路的横断面通常设计为拱形、斜线形等形状10、竖曲线:道路中心线在纵断面上为连续相折的直线,为使路面平顺,在折线的交点处设置成竖向的曲线状11、弯道超高 :为了平衡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所设置的弯道横向坡度所形成的高差称弯道超高12、礓礤(jiangca):当坡面较陡时,为了防滑,将坡面做成浅阶的坡道13、落水:利用自然水或人工水聚集一处,使水从高处跌落而形成白色水带,即为落水14、扬程:水泵的提水高度15、水头损失: 水在管道中流动,克服水和管道壁产生的摩擦力而消耗的势能。
16、水闸:控制水流进入某段水体的水工构筑物17、驳岸:园林水体边缘与陆地交界处,为稳定岸壁,保护湖岸不被冲刷或水淹所设置的构筑物18、护坡是防止堤岸坡面遭受冲刷侵蚀而铺筑的保护设施19、细部设计 :细部尺度上的设计过程20、抱角(镶隅):建筑物或园林的角隅部分常用群置块石的手法来配饰21、蹲配是山石在台阶踏跺边的处理,以体量大而高者为蹲,小而低者为配22、尺幅窗,无心画 在墙上开漏窗,窗外布置山石小品,窗为画框景成画123、拉底:山脚线范围内砌筑第一层山石,及做出垫底的山石层24、起脚:在垫底的山石层上开始砌筑假山就叫起脚25、潜水 : 地面以下第一个隔水层所托起的含水层的水26、承压水:含水层在两个不透水层之间,并受到较大的压力,这种含水层中的地下水27、经济流速:28、雨水口 : 在雨水管渠或合流管渠上收集雨水的构筑物29、检查井:对管道的检查和清理30、跌水井:由于地势或其他原因,使排水管道在某地段高差超过 1m 时,就需设置一个具有水力消能作用的检查井31、闸门井:由于降雨或潮汐的影响,园林水体水位增高,可能对排水管倒灌;或非雨时污水对园林水体的污染,在排水管网中设置闸门井32、倒虹管:排水管网受地形所限, 不得不以一个下凹的折线形式从障碍物下面穿过。
33、地表径流系数: 地面雨水汇水面积上的径流量与该面积上降雨量之比=地表径流量 /降雨量平均径流系数34、编柳抛石护坡 :采用新截取的柳条十字交叉编织编柳空格内抛填块石,块石下设砾石层35、土壤松散度: 土方从自然状态被挖后,会出现体积膨胀的现象土壤的实方与虚方之比36、侧石 为确保行人安全,进行交通诱导、保护植栽,以及区分路面铺装等而设置在车道与人行道分界处、路面与绿地分界处等位置的构筑物37、施工标高38、路拱二、填空1、工程图一般图线有实线、 虚线、点划线、折断线、波浪线等 粗中细比 1:0.5:0.352、长仿宋体: 1:0.73、园林工程设计阶段总平面图的特点 量化(保留两位小数点,总图以米为单位,详图毫米为单位)、标准化、实用性、高效性、兼容性、分层表现4、园林工程设计阶段总平面图的信息(总体布置、地形、标高等)表达一、平面定位 —坐标注法 (测量坐标加建筑坐标)(多项选择题)二、竖向定位—标高注法及等高线法25、索引 p356、坡度的计算 i=H/ L7、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8、地形是场地设计的基地,道路是场地设计的骨架9、路基大致可以分为: 全挖式、半挖半填式、全填式、路堤、路堑10、园路线型种类 (1)直线 ( 2)圆弧曲线( 3)自由曲线11、园路路拱设计 (1)抛物线形路拱( 2)折线型路拱 3、直线形 4、单坡形12、园路一般由 路面层、路基、附属工程 三部分组成13、路面层由 面层、结合层、基层、垫层(不单独设置)组成14、水的四种基本形式: 流水、静水、落水、压力水15、高 2m 的瀑布,每米宽度的流量约为 0.5m3/min 较为合宜16、喷头水型设计单射流、集射流、散射流和组合流四种17、喷泉的控制方式 1 手阀控制 2 继电器控制 3 音响控制18、小型水闸的分类: 进水闸、节制闸、分水闸19、水闸的结构 ;地基、水闸底层结构 (铺盖、护坦、海漫)、水闸的上层结构 (闸墙、闸墩、翼墙)20、细部的性质: 适宜性、精确性、安全性、耐久性、连续性、文化性21、园林设施的基本供电方式 :三相四线制22、配电线路布置方式: 链式线路、环式线路、放射式线路、树干式线路、混合式线路23、《园冶》:片山有致,寸石生情24、宋人米茦 瘦、皱、漏、透25、从堆山材料分,有土山、带石土山、带土石山和石山四类26、假山布置形式: 特置、孤置(没有基座承托石景) 、对置、散置、群置、山石器设27、掇山的基本法则: 有真为假,作假成真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28、叠石的关键: 源石之生,辨石之灵,识石之态29、掇山具体方法: 因地造山,巧语因借,山水结合,主次分明,三远变化,远近相宜,寓情于石,情景交融。
30、山洞洞顶的设计: 盖梁式、挑梁式、拱券式31、给水工程的组成: 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32、园林用水类型: 生活用水、养护用水、造景用水、游乐用水、消防用水33、净化地表水的方法: 混凝沉淀、过滤、消毒334、园林给水方式 :引用式、自给式、兼用式35、消防给水管道最小直径大于 100mm36、园林喷灌系统的分类 :移动式、半固定式、固定式37、喷灌机组成 :压水、输水、喷头38、喷头按结构形式分类 :旋转类、漫射类、孔管类39、园林排水的种类 :天然降水、生产废水、游乐废水、生活污水40、排水体制 :分流制、合流制41、排水工程:按排水工程设施: 排水管渠和污水处理设施按排水种类 :雨水排水系统和污水排水系统42、雨水口的形式 :平篦式和立篦式43、根据结构特点来分,跌水井有 竖管式和溢流堰式 44、排水管网的布置形式:正交式、截流式、扇形式、分布式、辐射式、环绕式45、排水方式 :地面排水、管道排水46、排水明渠设计:梯形断面最小底宽大于 30cm,沟中水面与沟底高度差大于2cm,最小流速不小于 0.4m/s47、水渠断面面积 w=Q/V,一般采用 1:0.75-1:1 的边坡48、排洪沟设计mc(径流模数) F 流域面积 m 面积指数设计径流量 Q=CF49、雨水管的埋深,最小覆土深度为 0.5-0.7 米,各种雨水管道在自流条件下的最小允许流速为 0.75m/s,金属管道不大于 10m/s,非金属不大于 5m/s 雨水管的直径不小于 200mm50、排水系统的附属结构; (雨水口、检查井、跌水井、闸门井、倒虹管、出水口)三、简答一、竖向设计1、竖向设计的内容 ① 地形设计②园路, 广场和其他铺装场地的设计③建筑和其他园林小品设计 ④植物种植在高程上的要求 ⑤排水设计⑥管线综合竖向设计的表达方法 ①等高线法 ②断面法 ③高程箭头法④模型法2、园林地形设计⑴地形的功能 1)骨架作用 2)空间作用 3)景观作用 4、工程作用⑵地形的分类 1、 平地 园林中地形坡度小于 4%的较平坦的地2)坡地缓坡 4~10%中坡 10~25% 除溪流外不宜开辟河湖等较大面积水体陡坡 25~50% 考虑加固 只能不知小型水池43 山地坡度在 50%以上 只能通过地形改造点缀亭廊等 可结合地形设置瀑布、叠水等小型水体急坡悬坡⑶地形的表达方法: ①等高线法(溪谷、山脊线)②坡级法③高程标注法④地形图相关符号 p62⑷地形的设计要点:1)基地外部环境因素对于地形的限制2)结合原有地形地貌的特点3)地形的工程稳定性松散状态下的土壤颗粒,自然滑落而形成的天然斜坡面,叫做土壤自然倾斜面,改面地平面的夹角叫做突然自然倾斜角(安息角)4)使用功能的需要5)视觉空间的划分与组织6)经济技术生态的合理性3、土方平衡① 求体积公式估算法 ② 断面法(垂直断面 等高面法) ③方格网法、4、GIS 地形信息系统与地形设计( 1)高程分析( 2)坡度分析( 3)坡向分析( 4)日照分析( 5)视线分析P77 数据4、设计等高线的优缺点:(竖向设计中等高线法的理解和特点) 能较完整地将任何一块用地或者道路与原来的地形做对比,随时可以看出设计地面挖填方情况,以便于调整。
等高线的准确性、 科学性是其他方法无法达到的 但是等高线所用的时间相对于其他方法更长断面法: p565、等高线在竖向设计中的应用①陡坡变缓坡或缓坡改陡坡②平垫沟谷5③削平山脊④平整场地6、道路的竖向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竖向设计与道路的平面规划同时进行、第二, 结合场地中道路周边的控制高程、 沿线地形地物、 地下管线、地质和水文条件等做综合考虑第三, 满足道路本省的技术要求, 考虑不同使用这需要 主要道路相对平缓,次要道路可选择坡度稍大地段园林中无障碍通行道路控制坡度和坡长,一般不大于 8%,推荐采用 5%或更小的坡度7、道路控制点标高的确定 p658、道路交叉口的竖向设计9、铺装场地的竖向设计考虑因素1)满足使用功能需要2)有利于排水,要保证铺地地面不积水任何铺地都要有不小于 0.3%的排水坡度一般在 0.5~5%较好,最大不超过 8%3)与现有地形结合4)与铺装材料相结合10、如何减少园林工程土方量(影响土方量的因素) :①整个场地的竖向设计对于原有地形的利用②建筑、构筑物建设产生的土方量③园林选线对于土方工程量的影响 道路的选线要充分结合自然地貌, 并采用合适的道路形式,从而尽。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