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docx
6页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一、单选题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未若/柳絮/因风起C.陈太丘/与友期行D.君与家君/期日中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女孩儿)B.尊君在不(通“否”)C.俄而雪骤,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D.友人惭,下车引之(拉)3.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并蒂(t) 嗅到(xi) 覆盖(f) 花瑞(ru)B.攲斜(q) 祷告(dǎo) 烦闷(mn) 亭亭(tnɡ)C.匿笑(n) 沐浴(y) 菡萏(dn) 徘徊(hui)D.姊妹(zǐ) 繁衍(yn) 遮拦(zhē) 花瓣(bn)4.下面将谢道韫的诗句和谢朗的诗句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B.“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5.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最能表达冰心对母亲感激的一项是(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A.谁都不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B.没有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C.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D.没有谁不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二、填空题6.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俄而雪骤________②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③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④去后乃至________⑤元方时年七岁________⑥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7.仿照示例,根据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各写一个含有此划线词的成语 例:元方入门不顾(义无反顾)①友人便怒________②日中不至 , 则是无信________、________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9.解释下面加线的词语白雪纷纷何所似________ 即公大兄无奕女________ 10.请解释下列加线词的含义寒雪日内集________ 俄而________ 雪骤________ 公欣然________曰 撒盐空中差________可拟________ 未若________柳絮因风起________ 三、问答题。
11.《陈太丘与友期》中对陈太丘的描写很少,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友人和元方,这是否恰当?为什么? 12.读《咏雪(《世说新语》)》,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做评定,你觉得哪种好,好在哪?谢太傅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13.《咏雪(世说新语)》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 四、文言文阅读14.阅读下面的文段,作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①期日中期 __________②去后乃至乃 __________③尊君在不不 _________ ④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 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3)友人的"无信"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礼"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4)学习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做人道理?请结合短文或实际,说说你的理由。
15.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②元方入门不顾( )(2)翻译句子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文章结尾“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五、现代文阅读16.阅读答题 散步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⑤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我”决定走大路,“委屈儿子”来照顾母亲的意愿,表现“我”怎样的品质?(2)第④段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反映了人物________的品质,体现了________的家庭关系4)文末一句“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有什么言外之意?请简单说一说六、诗歌鉴赏17.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xī()()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n()笑,却一声儿不响。
1)根据拼音写出填空中的汉字,并辨析这两个词的作用2)“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和“孩子,你在哪里呀?”这两个疑问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3)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这说明“我”是个坏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答案】C 2.【答案】 A 3.【答案】 C 4.【答案】 B 5.【答案】 C 二、填空题6.【答案】 不久,一会儿;比不上;约定;才;当时;回头看 7.【答案】 怒不可遏;至死不渝;言而有信 8.【答案】寒雪日;内集;谢太傅;儿女讲论文义 9.【答案】像;就是 10.【答案】家庭聚会;不久、一会儿;快速、急速;高兴地、愉快地;大致、差不多;相比;比不上、不如;凭借 三、问答题11.【答案】 恰当友人的不守信用和不知礼仪恰恰反衬出陈太丘的守信用;而对元方的描写,则侧面烘托出父亲对儿子的影响,通过儿子来写父亲的守信和知礼 12.【答案】“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给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笑:子侄有才/都行 乐:兄女更有深意/文才 13.【答案】补充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四、文言文阅读14.【答案】 (1)①期:约定②乃:才③不:通“否”④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2)略(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对子骂父友人惭,下车引之(4)做人要重礼守信,围绕这一点谈15.【答案】 (1)①约定②回头看(2)您中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3)知错了,就该原谅他;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求全责备意思对即可)五、现代文阅读16.【答案】 (1)表现了我孝敬,有家庭责任感,讲原则,不宠爱孩子的品质2)景色描写美好的景物烘托了一家人和谐、美满3)尊老爱幼;和谐亲密(4)示了人到中年,肩负着赡养父母,抚养孩子的重任,在家庭、社会里都充满了使命感六、诗歌鉴赏17.【答案】 (1)嘻嘻匿“笑嘻嘻”一词形象地表达出“我”变成金色花后的开心和得意匿笑”一词生动地写出了“我”的调皮和狡黠2)第一个问句是“我”变成了金色花后在心里对妈妈所说的话作为孩子,他知道妈妈深爱着自己,他希望虽然自己的形象发生了变化,但妈妈依然可以认识自己但是,他又没有十足把握,所以在心底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表现了孩子对妈妈的依恋和爱第二个问句是妈妈发现孩子不见时大声寻找时说的,表现出了妈妈对孩子深 切的爱和找寻不到时焦急的心情。
3)不同意在“我”变成了金色花后,仍不离妈妈左右,注视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为她送去香气,陪伴妈妈读书,这些都说明了“我”非常爱自己的妈 妈之所以在妈妈寻找自己时不说话并且匿笑,是因为他个性天真调皮,在和妈妈开玩笑,而并不是真的捉弄妈妈所以不能说“我”是个坏孩子,其实“我”是一 个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