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闵子骞思想谈孝贤文化的保护与传承.doc
5页从闵子骞思想谈孝贤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百善孝为先孝贤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孝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对维系家庭的温暖以及社会的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代有着二十四孝贤之一的先贤孝子闵子骞,春秋末战国初期鲁国闵家村人15岁拜孔子为帅,小孔子 15 岁,为孔门高足,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见《齐鲁地名》1995 年第一期,郭世新, “鞭打芦花” 的由来与闵子骞一文 ),少时因“鞭打芦花 ”的事迹而被后人效仿孝的本质是感恩回报孝文化是调节人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推进社会安定的一剂良方,也是中共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近年兴起的国学精华再认识、再普及热潮,使人们日益重视弘扬慈孝文化有鉴于此,再谈闵子孝文化的保护、研究与传承实有必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孝贤思想的历史沿革及保护的意义闵子骞纯真至孝突出表现在他对继母宽容大度上继母先后生下两个孩子,受偏私亲生心理支配,做错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在闵损十岁时给他衣絮芦花,岁尾,闵损和弟弟随父坐车去赶集,父亲叫闵损学赶车,他冻得颤抖,拿不住鞭子。
父亲不知情,认为闵损装冷偷懒没志气,看到他穿的比弟弟的棉衣还要厚实,弟弟却无事,于是对着闵损猛打一鞭,芦花从衣中飞出,充分暴露了继母虐待继子的矛盾盛怒之下,父勒马倒车,欲回家找妻“算帐” ,闵 子骞以十岁左右儿童少有的睿智,哭着为继母掩盖,说芦花是自己让母亲做的,这事不怪娘,并跪在地上,述说了继母对自己的“襁褓” 之恩和哺育之情娘为儿寻奶走串四邻,儿有病娘买药借钱求人弟出生后娘身旁兄弟俩左右缠身,一把屎一把尿把儿养大,每一步全靠继母尽心教我学说话,教我整衣襟, ,教我知礼仪,哺育儿成人乌鸦尚能知反哺,孩儿永把后娘尊养育之恩未酬报,求爹爹算账二字莫出唇第二件是闵损十三岁时,继母为把她挤出闵门,趁丈夫外出让闵损入赘当地一员外家在劝婚、督婚不凑效的情况下,勃然大怒,让闵损扒下外衣,将其赶出家门闵子骞在天寒地冻的季节里蹒跚跚踉跄跄举步艰难,以泪洗面外出归来的父亲听弟弟诉过真情,目睹此状携子回到家中,追述长子孝行,怒斥继母歹行,举笔要写休书休掉继母,在家庭破裂之际,闵损泪涟涟,双膝跪地向父亲进言:“母在一子 单,母去三子寒留下高尚母,全家得团圆继母对我恩情非浅,若把继母休出去,两个弟弟实可怜就算为儿受点苦,为全家吞黄连也觉甜,求爹爹退一步让三分为老为少委曲求全。
”此时继母被感动的泪流满面,终生善待闵子骞闵子骞纯真至孝还表现在对父亲、继母全力尽责上少年拒婚,以不慕荣华和晚婚苦读原则处理招赘事宜继母为了把闵子骞赶出闵家,利用得病之机,千方百计刁难闵子骞,并责令闵子骞应婿,执掌员外万贯家产闵子骞看透了继母将自己挤出闵门,让两个亲生儿子独占家产的心思,明确表示:“ 弟弟体弱幼小,家 务事难周全长 子只顾为自己,日后岂不落笑谈但等孩儿学业满,出门谋事去挣钱堂堂七尺男儿汉,立身修业闯难关,家产祖业儿不要,留给弟弟奉高年 ”其孝心境界感人至深,动人心弦孔子在《孝经》中告诫:“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敬父母长辈” 、“人无孝不立 ”,应该成为家庭社会的亮音在拒婚方面,闵子骞说:“ 孩儿年纪尚小,学业未成,不宜成亲 ”在 劝员外女时闵子骞 以父在外,母多病,弟弟年幼,家事难撑,里外事必亲躬年少正是求学时,未成功名,勉强与你婚配,实事图有虚名,慕荣华,而废前程才女被感动表示等到白发也要伴君行,二人自然达成晚婚协议孔子奉诏,来鲁都办学,才女赠大笔银两,送自己的未婚夫闵子骞投师孔门,随成大器闵子坚持晚婚,立志苦学成才的思想,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对孝贤思想的保护旨在通过对闵子骞孝贤思想的研究,揭示闵子骞孝贤文化的博大精深,阐发闵子骞孝贤思想在世界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作用,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通过保护和弘扬孝贤文化精神,以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知恩、感恩、报恩",以促进广大干部职工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增强爱党爱国爱民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为核心,以提高干部素质、推动工作为出发点,努力打造政治坚定、道德高尚、爱岗敬业、合作共事、廉洁奉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人才保证保护现状2000 年,鱼台县成立了闵子思想研究会,组织对闵子骞思想的研究、开发和利用2006 年 12 月《闵子骞的传说》被省政府批准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由鱼台县知名作家王伯福根据“鞭打芦花”的 历史史实创 作改编的七集音 乐连续剧《孝贤闵子骞》于 2007 年 11 月由中央电视台拍摄,2008 年初,中央频道、济宁电视台等先后播放经鱼台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在2008 年 9 月 16 至 18 日举办 2008 年首届中国—鱼台孝贤文化节保护与的理论创新通过对闵子骞“鞭打芦花 ”、“少年拒婚,立志成才”等一系列感人事迹的研究,研究分析有关史料对闵子骞思想的评价,揭示闵子孝贤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阐发闵子骞孝贤思想在世界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作用,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以及形式上的创新,促其孝贤文化得以在全世界更好的弘扬整理收集闵子骞传说、历史资料,挖掘闵子骞孝贤思想文化内涵,通过戏曲、曲艺、木版年画等艺术形式,加强对闵子骞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对民间文化的弘扬,有利于倡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唱响“孝贤故里、感恩文化” 品牌的同时,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开展鲁隐公文化、当地民间艺术、民风民俗和历史名人等课题研究,探索历史文化资源与当代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孝文化的传承(传统的“孝”文化与现代的“和谐”社会 )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可以穿越时空,为我们现代社会服务如今,社会上又吹起了一股暖风——弘扬孝德文化希望这股暖风不是转瞬即逝,而是深入人心,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那么,我们的家庭、社会将是一派和睦而祥和的气象有了这么美好的环境,有了如此温馨的社会,我们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呢,古人“政通人和” 的理想境界也既是如此吧?注:此文先后获 2007、2008 年度山东省文化厅文化艺术科学成果立项、论文类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