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赛克奥美拉唑LosecIV.ppt
36页A信心源于正确选择信心源于正确选择洛赛克洛赛克®针剂在针剂在UGB治疗及治疗及SRMD防治中的优势防治中的优势A可靠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可靠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有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有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洛赛克洛赛克®针剂稳定持久抑酸,解决针剂稳定持久抑酸,解决ICU相关问题相关问题洛赛克洛赛克®针剂:针剂:A 应激性溃疡(应激性黏膜病变)的定义应激性溃疡(应激性黏膜病变)的定义应激性黏膜病变(SRMD),原称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RMD)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等严重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消化道糜烂、溃疡等病变,最后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并使原有病变恶化SRMD又称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等因而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是抢救重症病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因而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是抢救重症病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 中华医学杂志 2002;82:1000-1001A在在ICU易发生应激性黏膜病变的高危人群易发生应激性黏膜病变的高危人群 高龄(≥65岁) 休克 严重黄疸 多脏器功能衰竭 脏器移植术后 原有溃疡病史 长时间机械通气 败血症 合并凝血机制障碍 严重创伤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长期胃肠道外营养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 中华医学杂志 2002;82:1000-1001A危急重症病人危急重症病人应激性黏膜病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应激性黏膜病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 发生率高发生率高疾病及手术类型疾病及手术类型 作者作者应激性黏膜病变并发应激性黏膜病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内科重症内科重症Schuster6%严重败血症严重败血症Cook5-10%剖胸手术剖胸手术Kumon11.1%创伤创伤Lucas20%重症胰腺炎重症胰腺炎郑树国郑树国11.6%严重应激严重应激Spencer26%1. British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 Endoscopy Committee. Gut, 2002,51 SRMDppl 4:1-6.2. Barkun A,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3, 139:847-857.3. Lucas CE,et al.Arch SRMDrg,1971,102:2004. 郑树国, 等.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1;16: 47ASRMD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基础疾病基础疾病 胃十二指肠出血发生率胃十二指肠出血发生率(%) 手术手术 颅脑创伤颅脑创伤 大面积烧伤大面积烧伤 脑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 多脏器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 3.2 10.910.4 73.918.9 37.014.7 55.643.5 85.0A应激性黏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应激性黏膜病变的发病机制(1))胃粘膜防御机能削弱与胃粘膜损伤因子作用相对增强,胃粘膜防御机能削弱与胃粘膜损伤因子作用相对增强,是是SRMD发病的主要机理:发病的主要机理:胃粘膜防御机能减低:在应激状态下粘膜局部发生的微循环障碍,粘膜屏障(碳酸氢盐)及上皮屏障功能降低胃酸分泌增加:在各种损伤因素中,胃酸在发病早期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他损伤因子尚有胃蛋白酶原分泌增多,以及在缺血情况下产生的各类炎性介质等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 中华医学杂志 2002;82:1000-1001A应激性黏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应激性黏膜病变的发病机制(2)) 神经内分泌失调:下丘脑、室旁核和边缘系统是对神经内分泌失调:下丘脑、室旁核和边缘系统是对 应激的整合中枢,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应激的整合中枢,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5羟色羟色 胺胺(5-HT)、儿苯酚胺等中枢介质可能参与并介导了、儿苯酚胺等中枢介质可能参与并介导了 SRMD的发生的发生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 中华医学杂志 2002;82:1000-1001ASRMD临床特点临床特点• 病情愈重,发病率越高病情愈重,发病率越高• 一旦发病,死亡率很高一旦发病,死亡率很高• 发病时间集中在发病时间集中在3-5天内天内• 无明显前驱症状无明显前驱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上腹痛、返酸、上消化道出血主要临床表现:上腹痛、返酸、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时可致休克)(严重时可致休克)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 中华医学杂志 2002;82:1000-1001A应激性黏膜病变重在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重在预防胃酸胃酸是是发生发生应激性应激性黏膜病变黏膜病变(SRMD)的的关键因素关键因素之一之一因为应激时因为应激时:胃酸分泌相对增加v胃酸逆流增加v粘膜处理酸能力减弱清除或抑制胃酸分泌可以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清除或抑制胃酸分泌可以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 中华医学杂志 2002;82:1000-1001A= pH 1- 4 之间有两之间有两 个最适个最适pH可溶解可溶解 纤维蛋白血栓纤维蛋白血栓= pH = 4 时时 活性明显降低活性明显降低= pH > 6 时时 活性完全丧失活性完全丧失Berstad 1970020406080100=胃蛋白酶最大活性 %1234胃液 pHpH与胃蛋白酶活性与胃蛋白酶活性A对严重创伤对严重创伤, 高危病人应作为预防的重点高危病人应作为预防的重点, 应在疾病发生后应在疾病发生后静脉滴注静脉滴注PPI, 使胃内使胃内pH迅速上升至迅速上升至4以上。
以上应激性黏膜病变重在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重在预防Martin LF, et al. SRMDrgery. 1980;88:59p<0.005A2002年中国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明确指出年中国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明确指出: 早期预防性应用早期预防性应用PPI类药物以维持胃内类药物以维持胃内pH>4.0和保护胃粘膜在和保护胃粘膜在SRMD预防中至关重要预防中至关重要 对严重创伤、高危人群的预防:应在疾病发生后静脉滴注质子泵抑对严重创伤、高危人群的预防:应在疾病发生后静脉滴注质子泵抑制剂,如洛赛克制剂,如洛赛克(40mg,q12h)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 中华医学杂志 2002;82:1000-1001应激性黏膜病变出血怎么办?应激性黏膜病变出血怎么办?A胃胃pH对凝血机制的影响对凝血机制的影响理论基础理论基础 止血过程为高度止血过程为高度pH敏感性反应敏感性反应pH 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胃蛋白酶 血凝块溶解血凝块溶解 不易止血或再出血不易止血或再出血pH 血小板聚集率下降(解聚)血小板聚集率下降(解聚) 不易止血不易止血 或再出血或再出血 李兆申,等.重视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规范化诊治. 中华内科杂志. 2005;44Green FW, et al.Gastroenterology.1978;74:38-43A升高胃内升高胃内pH并维持>并维持>6是非静脉曲张是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的关键所在性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的关键所在李兆申.重视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规范化诊治. 中华内科杂志. 2005;44Green FW, et al.Gastroenterology.1978;74:38-43A= 止血过程为高度pH敏感性= 酸性环境不利止血lpH 7.0 止血反应正常 lpH 6.8 以下 止血反应异常 lpH 6.0 以下 血小板解聚 凝血时间延长4倍以上 lpH 5.4 以下 血小板聚集及凝血不能lpH 4.0 以下 纤维蛋白血栓溶解胃内胃内pH对止血过程的影响对止血过程的影响Green FW, et al. Gastroenterology. 1978;74:38-43 Patchett SE,et al.Gut.1989;30:1704-07A抑制胃酸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抑制胃酸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持续维持胃内出血-持续维持胃内pH在在6以上以上部分恢复血小板聚集功能部分恢复血小板聚集功能使凝血反应得以进行使凝血反应得以进行使胃蛋白酶失活,稳定已形成的血栓使胃蛋白酶失活,稳定已形成的血栓巩固内镜治疗疗效巩固内镜治疗疗效 李兆申,等.重视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规范化诊治. 中华内科杂志. 2005;44Green FW, et al.Gastroenterology.1978;74:38-43A2005年中国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年中国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中抑酸药物推荐道出血诊治指南中抑酸药物推荐:诊断明确后对于重症患者推荐使用大剂量诊断明确后对于重症患者推荐使用大剂量PPI治疗奥美治疗奥美拉唑(如洛赛克)首剂负荷剂量静脉推注后,以拉唑(如洛赛克)首剂负荷剂量静脉推注后,以8mg/h输注持续输注持续72小时小时国内外国内外UGB治疗指南均明确指出治疗指南均明确指出:升高胃内升高胃内pH并维持并维持>6是止血的关键是止血的关键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内科杂志2005.2005.Jan.Jan.VolVol 44.No1 44.No1李兆申, 等.重视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规范化诊治. 中华内科杂志. 2005;44A对抑酸剂的要求对抑酸剂的要求快速升高快速升高pH>>6.0,并能持续维持,并能持续维持推荐应用推荐应用PPI,而,而H2RA不能可靠和恒定升高不能可靠和恒定升高pH>>6.0多项多中心研究证实:静脉注射或大量口服多项多中心研究证实:静脉注射或大量口服PPI可收可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到较好的临床效果–降低再出血率降低再出血率–降低输血量降低输血量–降低住院天数降低住院天数–降低死亡率降低死亡率李兆申, 等.重视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规范化诊治. 中华内科杂志. 2005;44A不同抑酸剂的作用机理不同抑酸剂的作用机理丙谷胺雷尼替丁 哌仑西平GH2MPPH+K+壁细胞 奥美拉唑奥美拉唑A不同不同抑酸剂抑酸剂对胃内酸度控制比较对胃内酸度控制比较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 2001;2;13-16%pHA洛赛克洛赛克®和雷尼替丁和雷尼替丁24小时内小时内pH>4的时间的时间百分比百分比• 洛赛克 80mg qd.:è 78.9 % • 雷尼替丁 200 mg/24 小时:è 49.4 % (p = 0.04 vs 洛赛克)• 雷尼替丁 50 mg/6 小时:è 39.8 % (p = 0.03 vs 洛赛克) Geus et al. Aliment Pharmacol Ther.1993;7:451-457AH2RA的耐受性的耐受性P<0.001 vs. omeprazoleMerki HS et al. Gastroenterology 1994; 106:60-64A洛赛克洛赛克®预防脑血管疾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预防脑血管疾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作者 疾病疾病 例数例数 出血率出血率(%) 治疗组治疗组 对照组对照组 治疗组治疗组 对照组对照组肖绪林等肖绪林等 颅脑损伤颅脑损伤 30 30 10 86.6蒋蒋 健等健等 高血压脑病术后高血压脑病术后 19 48* 5 20 张淑君等张淑君等 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 133 86 5.3 30.2王昌华等王昌华等 高血压脑病高血压脑病 42 26 0 26.9金夙艳等金夙艳等 脑出血或脑梗塞脑出血或脑梗塞 50 50 2 30 * 西咪替丁对照组西咪替丁对照组A洛赛克洛赛克®用于用于SRMD预防预防的的作用优势作用优势• 起效更迅速• 耐药性更低• 抑酸维持时间长,预防效果更佳Geus et al. Aliment Pharmacol Ther.1993;7:451-457Merki HS et al. Gastroenterology 1994; 106:60-64A洛赛克洛赛克®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洛赛克副反应轻微洛赛克副反应轻微Astrazeneca date on file 1010A•洛赛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泮托拉唑洛赛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泮托拉唑Martin RM, et al. Br J Clin Pharmacol. 2000; 50: 366-72洛赛克洛赛克®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A洛赛克洛赛克®抑酸效果与泮托拉唑比较抑酸效果与泮托拉唑比较•pH〉4的时间Data on fileA静脉用洛赛克静脉用洛赛克®适应症更广泛适应症更广泛消化性溃疡出血、吻合口溃疡出血应激状态时并发的急性胃粘膜损害,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伤预防重症疾病(如脑出血,严重创伤等)及胃手术后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全身麻醉或大手术以及衰弱昏迷的患者防止胃酸反流合并吸入性肺炎作为当口服疗法不适用时下列病症的替代疗法: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及卓艾氏综合征注射用洛赛克®适应症进口注射用泮托拉唑适应症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洛赛克®针剂使用说明书•进口泮妥拉唑针剂使用说明书A洛赛克洛赛克®针剂适应症更广泛针剂适应症更广泛适应症适应症注射用洛赛克注射用洛赛克® ®国产奥美拉唑钠国产奥美拉唑钠注射用潘托拉唑(进口)注射用潘托拉唑(进口)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 -消化性溃疡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 -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溃疡反流行食管炎反流行食管炎注射用洛赛克针剂说明书,泮托拉唑说明书A静脉用洛赛克静脉用洛赛克®--品质的保证品质的保证源于大型跨国公司——阿斯利康的原研产品阿斯利康无锡生产基地生产,通过欧盟GMP认证A静脉用洛赛克静脉用洛赛克® -丰富的临床使用经验,良好的安全性-丰富的临床使用经验,良好的安全性迄今为止已有近迄今为止已有近二百五十多万二百五十多万人次的临床使用经验人次的临床使用经验多个瞻性前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洛赛克多个瞻性前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洛赛克®对孕妇、对孕妇、胎儿胎儿/新生儿无不良影响新生儿无不良影响洛赛克®针剂使用说明书A用法用量用法用量应激性黏膜病变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预防:40mg q12h,维持维持3-6天天1 出血性消化性溃疡止血:出血性消化性溃疡止血:参照说明书参照说明书1. 中华医学杂志2002年7月25日第82卷第14期 Natl Med J China, July 25, 2002, vol 82, No.14A总结总结 --洛赛克®针剂:•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疗效可靠 -40mg q12h可以升高并维持24h胃内pH>4的时间达21小时, 满足应激性黏膜病变预防的要求•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疗效明确 -治疗剂量可以有效提高并维持胃内pH>6时间达到20小时,符合UGB的治疗要求•适应症广泛-拥有消化性溃疡出血和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二大适应症•历经考验,值得信赖-二百五十多万人次的临床使用经验,良好的安全性A谢谢 谢谢!GI-0611-LO-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