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始皇靠黄金统一天下?.doc
10页秦始皇靠黄金统一天下?对 于 战 国 后 期 秦 国 的 统 一 天 下 , 历 来 的 研 究 一 般 是 从 商 鞅 变 法 的 历 史 作 用 和历 代 秦 王 的 励 精 图 治 来 展 开 讨 论 在 此 之 外 , 还 有 一 个 重 要 因 素 推 动 了 秦 统一 天 下 的 历 史 进 程 , 这 就 是 春 秋 战 国 逐 渐 形 成 的 黄 金 市 场 在 统 一 的 黄 金 市场 的 情 况 下 , 秦 国 占 有 黄 金 产 地 以 获 得 经 济 强 权 , 并 利 用 黄 金 作 为 硬 通 货 的条 件 贿 赂 各 国 政 要 , 从 而 推 动 了 统 一 进 程 关 于 黄 金 统 一 天 下 的 作 用 研 究 , 台 湾 东 华 大 学 历 史 系 教 授 陈 彦 良 有 两 篇 论 文——《 先 秦 黄 金 与 国 际 货 币 系 统 的 形 成 ——黄 金 的 使 用 与 先 秦 国 际 市 场 》( 《 新 史 学 》 第 15 卷 第 4 期 , 2004 年 12 月 ) 和 《 中 国 古 代 的 货 币 区 系 、黄 金 流 动 与 市 场 整 合 》 ( 《 台 大 历 史 学 报 》 第 36 期 , 2005 年 12 月 ) 。
澎 湃 新 闻 对 上 述 两 文 进 行 摘 编 以 供 参 考 秦 始 皇战 国 时 期 的 四 大 货 币 体 系中 国 古 代 货 币 很 早 就 已 出 现 , 原 始 货 币 如 海 贝 , 在 商 代 已 广 泛 使 用 商 代 同时 还 发 展 了 以 铜 为 基 本 的 称 量 货 币 周 代 以 下 , 因 为 冶 金 工 艺 的 进 步 , 铸 币成 本 降 低 , 铜 铸 货 币 逐 渐 盛 行 在 战 国 , 铜 铸 货 币 分 化 成 燕 、 齐 的 刀 形 币 ,三 晋 的 铲 形 币 , 楚 国 的 蚁 鼻 钱 , 以 及 周 、 秦 的 圆 钱 四 个 系 统 齐 国 所 铸 造 的 刀 币 最 为 精 良 , 先 后 流 行 于 齐 、 燕 、 中 山 、 赵 等 国 , 尤 其 是 齐 、燕 两 国 使 用 刀 币 时 间 最 长 齐 国 的 刀 币 以 大 刀 最 为 有 名 考 古 发 现 的 大 刀 均有 “法 货 ”字 样 , 可 以 证 明 齐 国 政 府 掌 握 了 铸 造 钱 币 的 权 力 这 种 国 家 铸 币的 制 度 , 受 到 法 家 思 想 的 影 响 。
刀 币布 币 , 主 要 流 行 于 三 晋 也 就 是 韩 、 赵 、 魏 三 国 , 多 像 铲 形 , 与 齐 、 燕 的 刀 币形 状 相 似 以 平 首 布 流 行 最 广 , 且 主 要 在 三 晋 地 区 使 用 作 为 大 国 的 三 晋 , 常 因 战 争 、 贸 易 等 关 系 将 它 们 所 使 用 的 布 币 流 通 到 其 他 地区 , 同 时 还 有 其 他 地 区 铸 造 的 刀 币 流 通 于 市 场 这 说 明 , 除 了 政 治 的 因 素 外 ,经 济 本 身 的 作 用 也 是 货 币 形 成 的 原 因 春 秋 以 后 , 楚 国 主 要 使 用 贝 形 货 币 , 也 称 蚁 鼻 钱 蚁 鼻 钱 具 有 殷 商 时 代 天 然贝 币 的 痕 迹 , 在 形 制 上 相 对 比 较 落 后 蚁 鼻 钱 种 类 很 多 , 因 其 质 地 可 分 为 海贝 、 骨 贝 、 木 贝 、 泥 贝 、 铜 贝 等 五 种 由 于 铜 贝 的 价 值 较 高 、 携 带 方 便 , 故而 流 通 较 广 蚁 鼻 钱 的 出 土 地 点 非 常 广 阔 , 江 苏 、 浙 江 、 山 东 、 河 南 、 安 徽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等 省 均 有 发 现 。
这 说 明 当 时 的 蚁 鼻 钱 不 仅 楚 国 , 其 他 国 家也 在 使 用 , 显 然 这 是 市 场 和 战 争 的 双 重 作 用 造 成 的 圆 钱 , 主 要 流 通 在 周 、 秦 两 地 , 主 要 有 圆 形 圆 孔 与 圆 形 方 孔 两 种 货 币 , 秦 国的 商 鞅 变 法 等 政 治 措 施 规 定 了 其 形 制 后 来 圆 形 方 孔 钱 流 通 更 广 , 这 得 益 于秦 惠 文 王 的 推 行 现 在 的 资 料 证 明 秦 国 大 概 没 有 铸 造 他 国 货 币 , 可 以 推 测 秦 国 统 治 集 团 发 现 圆形 方 孔 钱 具 有 其 他 国 家 货 币 所 没 有 的 优 势 而 且 秦 国 半 两 钱 的 出 土 与 其 在 战国 末 期 的 对 外 扩 张 路 线 基 本 一 致 , 这 说 明 秦 始 皇 推 行 半 两 钱 并 非 突 然 , 而 是秦 国 长 期 对 此 钱 优 势 的 认 识 的 自 然 发 展 圆 形 方 孔 钱黄 金 的 扩 大 应 用四 大 货 币 区 域 在 战 国 时 候 逐 渐 交 错 , 货 币 也 被 混 用 , 但 毕 竟 币 制 不 统 一 , 限制 了 经 济 贸 易 活 动 , 于 是 黄 金 流 通 范 围 扩 大 了 。
战 国 初 期 , 在 国 家 财 政 的 支 用 上 , 黄 金 成 为 代 表 性 的 单 位 军 事 方 面 的 开 销亦 然 , 如 《 孙 子 ·用 间 》 云 : “凡 兴 师 十 万 , 出 兵 千 里 , 百 姓 之 费 , 公 家 之奉 , 日 费 千 金 ”其 后 在 战 国 商 品 经 济 盛 行 下 , 富 有 阶 级 人 数 增 加 , 伴 随 着贫 富 差 距 扩 大 , 黄 金 的 使 用 更 成 为 富 贵 阶 层 的 一 般 经 济 生 活 特 征 这 乃 是 极为 平 常 的 社 会 效 应 , 也 是 经 济 史 的 一 般 规 律 随 着 土 地 私 有 制 的 发 达 , 战 国 贵 族 园 囿 田 产 之 收 入 也 用 黄 金 表 示 《 战 国策 ·西 周 策 》 记 载 : “臣 尝 闻 温 囿 之 利 , 岁 八 十 金 , 周 君 得 温 囿 , 其 以 事 王 者 ,岁 百 二 十 金 , 是 上 党 无 患 而 赢 四 十 金 魏 王 因 使 孟 卯 致 温 囿 于 周 君 , 而 许 之戍 也 ”另 外 , 人 口 买 卖 也 以 支 付 黄 金 为 风 习 。
如 战 国 末 年 韩 国 财 力 拮 据 ,所 以 “卖 美 人 ; 美 人 之 贾 贵 , 诸 侯 不 能 买 , 故 秦 买 之 三 千 金 ”先 秦 后 期 市 场 上 以 黄 金 交 易 的 情 形 越 来 越 多 , 层 面 也 越 来 越 广 东 周 后 期 黄金 在 政 治 上 有 如 此 一 面 , 《 韩 非 子 》 曾 提 到 : “卫 嗣 公 使 人 为 客 过 关 市 ,关 市 苛 难 之 , 因 事 关 市 , 以 金 与 关 吏 , 乃 舍 之 ”可 知 此 时 黄 金 已 为 行 商客 旅 随 身 携 带 之 物 , 作 为 通 关 时 对 付 胥 吏 故 意 刁 难 的 贿 赂 之 用 此 外 , 祝 寿 、馈 赠 、 赏 赐 、 生 意 、 借 贷 、 赈 济 等 活 动 中 使 用 黄 金 的 例 子 比 比 皆 是 而 且 , 在 这 样 的 国 际 市 场 中 , 黄 金 的 流 动 方 向 也 直 接 关 系 到 国 力 的 强 弱 《 商 君 书 ·去 强 》 就 指 出 一 定 数 量 的 黄 金 和 粟 可 以 等 价 换 取 , 而 且 粟 和 黄 金 的数 量 关 系 着 国 家 的 兴 亡 。
虽 然 《 商 君 书 》 更 重 视 粟 , 但 也 说 明 黄 金 已 经 成为 国 际 间 的 共 同 货 币 除 了 黄 金 和 粟 , 黄 金 和 象 牙 、 珠 玉 、 绢 等 皆 可 以 计 价 交 换 , 且 交 换 的 地 域 范围 很 广 以 楚 国 的 金 币 为 例 , 1985 年 之 前 的 考 古 工 作 已 经 在 湖 北 、 河 南 、陕 西 、 山 东 等 省 发 现 了 这 种 金 币 这 证 明 黄 金 已 经 成 为 战 国 时 期 各 国 一 项 普遍 的 交 易 媒 介 上 文 所 述 都 指 向 一 个 结 论 , 先 秦 黄 金 的 通 行 到 此 时 已 经 将 列 国 的 个 别 经 济 体一 起 纳 入 一 个 单 一 的 货 币 体 系 , 且 足 以 形 成 一 个 统 一 的 经 济 制 度 架 构 楚 国 铜 贝金 是 黄 金 还 是 铜 ?上 文 证 明 , 在 战 国 中 后 期 , 无 论 是 战 国 七 雄 间 的 政 治 交 易 还 是 贸 易 流 通 , 黄金 都 占 有 相 当 地 位 , 国 际 性 的 黄 金 市 场 基 本 形 成 。
然 而 , 令 人 感 到 困 惑 的 是 ,古 代 称 作 “金 ”的 东 西 , 到 底 指 的 是 黄 金 , 还 是 铜 ? 这 个 问 题 曾 困 扰 了 许 多经 济 史 学 者 , 也 引 起 了 争 论 其 实 在 春 秋 时 尚 存 在 金 、 铜 不 分 现 象 , 《 左 传 》 载 : “郑 伯 始 朝 于 楚 楚子 赐 之 金 , 既 而 悔 之 , 与 之 盟 曰 : ‘无 以 铸 兵 ’所 以 铸 三 锺 ”这 里 说的 金 就 是 可 铸 为 武 器 的 铜 但 是 到 了 战 国 , 这 种 情 况 就 发 生 了 改 变 作 为 战 国 史 最 基 本 文 献 的 《 战 国策 》 一 书 , 提 到 “金 ”者 甚 多 , 而 述 及 “铜 ”者 只 有 一 处 , 《 战 国 策 ·赵 策一 》 说 : “董 子 之 治 晋 阳 也 , 公 宫 之 室 , 皆 以 炼 铜 为 柱 质 , 请 发 而 用 之 , 则有 余 铜 矣 ”这 里 所 述 很 明 确 的 是 指 用 以 铸 造 兵 器 的 金 属 材 料 因 此 , 从《 战 国 策 》 所 载 的 史 料 可 以 明 确 断 定 , 战 国 时 代 金 、 铜 已 经 划 分 得 很 清 楚 。
除 开 直 接 明 说 出 “黄 金 ”之 名 者 外 , 其 余 的 “金 ”也 都 指 的 就 是 黄 金 , 而不 是 以 之 铸 钱 炼 柱 的 铜 《 战 国 策 》 之 外 , 如 《 史 记 》 记 载 , “虞 夏 之 币 ,金 为 三 品 , 或 黄 , 或 白 , 或 赤 ”, 指 黄 金 、 白 银 与 赤 铜 , 划 分 得 相 当 明 确 《 汉 书 ·食 货 志 》 云 “金 有 三 等 , 黄 金 为 上 , 白 金 为 中 , 赤 金 为 下 ”, 也 是这 个 意 思 另 外 , 体 积 小 价 值 高 的 特 点 也 可 以 证 明 , 战 国 时 期 出 现 的 “金 ”, 不 是 铜 ,而 是 金 有 一 个 故 事 说 , 有 人 想 要 得 “金 ”, 他 就 去 卖 “金 ”的 地 方 , 抢了 一 些 “金 ”回 来 如 果 抢 的 是 体 积 和 重 量 都 很 大 的 铜 , 恐 怕 抢 劫 就 不 会 那么 顺 利 了 《 吕 氏 春 秋 》 中 说 “分 府 库 之 金 , 散 仓 廪 之 粟 ”, 又 说 “千 金之 剑 ”, 这 里 的 “金 ”也 比 铜 更 具 解 释 力 。
先 秦 “一 金 ”或 “镒 ”重 量 大 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