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博客作为自媒介的动态书写与欲望叙述.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57073721
  • 上传时间:2023-05-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04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博客作为自媒介的动态书写与欲望叙述内容提要:作为一种自媒介,大众传播语境中的博客是私人话语与公共话语的信息博弈 与传统媒介不同,博客是一种开放性的动态文本,交互性与超文本性是博客动态特征的体 现网络链接是实现博客超文本性的技术路径在许多情形下,博客是以二级传播方式进行 的,博主充当了所谓的舆论领袖,在叙述策略上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欲望化色彩关键词:博客 自媒介 动态书写 欲望化叙述诚如其他新生媒介一样,博客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可以用之于不同的传播目的有人把博 客传播分为自我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黄晓钟,2005)然 而,区别于E-MAIL、BBS、ICQ,博客作为第四种互联网交流方式,甫一诞生就表现出 于与前三种方式不同质的方面,那就是日益凸显出作为一种大众媒介的性质,虽然前三者 作为网络传播的交流工具,有时起到大众传播的作用,尤其是BBS作为一种意见的公共 平台,更具媒介发布的性质,然而比起博客来说,这种媒介发布显得过于随意,而博客用 于大众传播而透显出来的自觉性、传播势态及其媒介能量,已为世人刮目相看本文即从 媒介特性、文本属性及传播特征三方面对博客进行研究,以此来分析博客作为新生大众传 播媒介与传统媒介以及前三种网络交流方式的区别。

      自媒介:私人性与公共领域性的信息博弈博客最初是以个人日志的形式出现在世人的眼中,其英文名称是w-blog,就是个人的网 络日志,这一点完全于迥异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因此,博客表现出强烈的私人性博客写作是一种私人化语境传统媒介的写作语境是在一种公共语境<有时也在私人化的 环境中写作,那不过是公共语境的一种延伸与变异而已),传统媒介是带着某种指令与强 烈的目的性进行写作博客写作用不着上级的指令有时博主开一个博客或者写一个博客 文章也带有明确的目的性,但是比起传统媒介来说,这个目的性也往往是私人化的以爆 料性丑闻而名闻天下的张钰与饶颖各自开博来叙述自己与名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其写作具 有极强的个人目的性博客内容大多与个人有关不管博客如今发展到什么的程度,其基本形态还是一种日志形 式,其基本内容是以记录与个人生活有关的事实与信息,有时也记录自己对新闻事件与社 会事实的意见、感受与评论事实上,互联网中绝大多数的博客还仅仅处于自说自话当 中,依然处于一种个人日志的状态,并没有进入社会交流的语境层面博客表达个人的性情与趣味博主可以尽情地在字里行间一吐为快,而传统媒介的写作具 有公共领域性,无论如何不能由着个人的性情去写,因此,大众媒介的写作者往往是代人 说话,所说常常言不由衷。

      博主可以主导自己的博客,喜怒哀乐,可以自由抒写,不必看 他人眼色行事,更不必代人说话,心口不一博主可以自行决定传播方式、方法与规模传统媒介是一种文本内容的集合体各个写作 内容被有序地分配在媒介中向公众传播,因此,每一个写作内容的传播方式、方法与规模 都相应地要受到整体的局限与公共语境的束缚每一种传统媒介都是限定时间、地点,以 一定的传播方式、方法与规模向公众传播信息,而博客可以不限时间,不限地点,其规模 可大可小,在网络中可以采用文字、图片、声音甚至影像的方式进行传播,传播也可以采 取非常个人化的策略,等等博客具有浓厚的个人交流的工具性,这一点与E-MAIL、BBS、ICQ是相同的,但是博客 作为个人交流的工具,具有强烈的外向冲动,不似前三种互联网交流工具的内敛特质博 客具有强大的对外传播的欲望,前三者虽然也有这种欲望,但终究局限于一定范域<要么 是个体对个体,要么也只是在一个网络社区里)博客这种强烈的对外传播欲望导致了博 客的公共领域性公共领域性是一个与私人性相对立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当时的自由民可以进到城邦的 广场,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对于公共领域性,哈贝马斯认为它是市民社会的产 物,具有开放性、公众性及自主性的特征。

      从形式上来看,博客虽然是个人性的日志,但并非封存于私密之所、置诸金箧、加封坚锁 的寻常日记,而是敞亮于所有有兴趣观看的人面前,任凭阅读与评论从内容来看,博客虽然大多数抒写个人事件、意见与情感,仿佛只是个人的低吟浅唱,其 实,因为博主意识到自己的文本内容要面对广大网民,博主会不同程度地带着面具进行写 作,绝非私人生活的完全纪实与思想裸呈,于是,博客内容从写作环节就导致公共领域性 的产生从整体上来看,博客整体其实是一个巨型的意见自由市场,其空间的浩大广博已远非古希 腊城市广场所能比拟从实践来看,博主每发布一篇文章,就是等待接受网民的阅读,有时还会形成数量不等的 跟贴评论,形成现实意义上的公共领域性互联网具有天然的公共领域性,博客宿命式地获得了这种特性,即便是E-MAIL、BBS、 ICQ 也多多少少获得过这种特性,不过,博客从互联网获得的公共领域性与前三者相互区 别的地方在于,博客作为一种公共空间具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特征,那就是表现出对传统媒 介的回归,透出强烈的大众传播特性虽然博客系一种个人网络日志,但是,因为信息敞 亮的缘故,博客一旦发布某个内容,形成实质上的媒介发布美国网络记者麦特德拉吉在 自己的博客披露了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成了博客史上第一次最轰动的新闻发布, 是博客大众传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事实上,此后,博客成为许多具有轰动传播效应 新闻事件的发布平台博客不仅具备传统媒介的传播势态,有时甚至其传播势能远远超过 了传统媒介有些人物与新闻事件通过博客发布后,在网络上广为传播,成为炙手可热的 媒介事件博客在自然状态的传播中常常形成传统媒介所谓的议题设置博客,只要它暴露在网络中,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大众传播这就造成博客私人领域与公共 领域的边界模糊最明显的是名人在自己博客披露自己的生活起居、工作琐事、人情交往 等个人隐私,往往却成了公共空间的话题分享博客发展具有由私人话语向公共话语转变 的诉求这是因为传统媒介所具有的资源、权力带给博客的传播诱惑与动力很多人的开 博初衷就是希望看到点击率的节节上升,希望获得一种像传统媒介那样的传播自豪感与成 就感当这种希望落空之后,许多博主的热情往往一落千丈博客已成为一种具有强烈公 共领域性的网络媒介,不过因为其自身的私人性,我们称之为自媒介这种自媒介总是处 于一种私人性与公共领域性的信息博弈中博客作为一种自媒介,有一个关键性特点,就是把关人的缺位这种把关人的缺位是一把 双刃剑没有把关人,自然也不会带给这种新兴媒介以某种传统媒介的束缚,方兴东给一 些著名网站<这些网站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传统意义的把关人媒介)关于批评微软的文 章,因为微软的干预,很快从网站消失,这也是促发方兴东办博客网的缘起之一。

      而博客 的发布与删除却在于自己,没有传统意义上把关人的干预与束缚,可以自主发布信息,从 而使许多独家消息及爆炸性的新闻常常自博客中来,使得博客成为传统媒介的一种新闻 源然而,因为没有把关人,缺乏公共领域性的权威性,博客受到公众的质疑程度会远远 超过有权威把关人的媒介因为把关人的缺位,没有自上而下的权威管制,博客作为一种意见自由市场,其信息的发 布与传播,往往要靠博主与广大网民的自律因为博客与网民的匿名性特征,这种自律有 时变得非常的脆弱于是,在博客与网民的跟贴中,常常表现出极强的非理性情绪,有着 “人性恶”的色彩,常常在网络中形成一种集体暴力与暴力集体这一切都导致博客作为一种成熟媒介的过渡形态或中间形态,具有强烈的私人话语特征, 但是在私人话语中又交织着公共领域性,形成博客作为一种私人话语与公众话语的交换 场动态书写:网络与媒介的互文建构 与传统媒介的文本不同,博客是一种开放性的动态文本传统媒介的文本是静止固闭的 这种文本的静态特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统媒介文本一旦形成,就不能再行修改,报 纸、杂志、广播及电视节目都是如此;二是传统媒介文本与受众的互动不能体现到文本 中而博客却与此恰恰相反,一方面博主可以随时通过后台控制对自己的文本进行修正, 另一方面受众对博主文本的阅读可以跟贴评论的方式反映到文本的建构中,只有博主的文 章存在,受众的跟贴评论可以一直进行下去,这就意味着博客文本可以处于永远的书写状 态。

      符号学家罗兰•巴特在谈到文学文本时,将其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可读文本,一是可写 文本他说:“文学文本应既有供读者接受的阅读性的成分,又要吁请读者创造的‘可写性' 成分读者阅读文本不是要找一个静态的结构,文本应是在阅读中不断发展的东西 ”[1] 罗兰•巴特的这种理想在传统的媒介文本中难以得到现实的体现,然而这个理论对我们研究 博客的文本特性具有巨大的理论启发意义,我们可以认为博客就是一种动态的可写文本, 而传统媒介只是一种静态的可读文本在接受美学看来,一个成熟的文本其实只是一个供人阅读的框架,而真正的文本建构是通 过受众的阅读完成的这种文本理论在传统媒介的语境中,似乎显得有些令人费解,但是 用来分析博客文本的书写与阅读,却是有着现实性的意义博客文本的作者与其说是博 主,不如说是博主与网友的共同体,博主在写作与发布文章时,是作者与传播者,但是在 阅读网民的跟贴评论时,博主便成了接受者,而网民则由接受者转为传播者,各自身份发 生了置换,这一切也造就了博客文本的动态特征交互性是博客这种动态文本最直观的特征显现这种交互性体现到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之 上当博主发布自己的文本后,就会引起网友的阅读网友的阅读存在两大情形:一是网 民读过博主的文章就弃博而去,这一点与传统媒介的受众阅读并无二致;二是有些网友却 会在阅读博主文章之后留下自己的观感与评论,也就是跟贴评论,这一点就将博客阅读与 传统媒介的阅读拉开一条巨大的鸿沟。

      这种跟贴在受众与作者、受众与受众之间达成一种 现实的沟通桥梁这种跟贴,不仅使博主能够直观感觉到受众的意见与观感,还可以使后 来的受众通过阅读前面受众的跟贴达到受众与受众的交流因此,博客文本就是在多重的 写作与阅读中形成一种有多重主体的交互网络超文本性是区别博客与传统媒介的文本特性,也是博客文本动态性的形成缘由超文本性 是一切网络文本的特点博客是网络文本的一种,自然被赋予了这一网络文本特性传统 媒介总是以一定的秩序进行文本的组织方式,就像一座只有一个门的房子,先登堂后入室 再进后院,顺序容不得有任何差错,否则就是进不去而博客文本因为处于一个巨大的网 络中,有如一座四通八达的宅子,哪儿都开着门,哪儿都可以进,哪儿也都可以出我们 在浏览某篇网上文章时,无意撞上一个令你眼前一亮的标题,再点击进入某人的博客,进 入某人的博客不是先看最新的博主文章,而是点击了某条无法忘却的跟贴,在跟贴里,你 被引导阅读一个不知名的博客文章,觉得意有未尽••…,这种天马行空式的阅读是因为博 客的超文本性造成的,只要时间与精力允许的话,这种超文本阅读可以一直演绎下去人 们常常会惊诧原本只是想看某个博客文章的自己,几个小时之后却阅读不可计数与原本意 图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文本,这在传统媒介中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都只 能提供有限的固定的文本供你阅读,读者只限于看与不看、看多与看少的选择。

      博客文本 的阅读其实有如迷宫历险网络链接是实现博客超文本性的技术路径我们现在以一个经典的博客来分析网络链接如 何将一个博客与另一个博客及整个博客乃至整个互联网构成一种巨大无比的超文本一个 经典博客总是由若干层级构成,首页内容往往包括博主最新的文章以及博主文章的列表、 网友跟贴导读,还有他人博客的友情链接等,通过点击文章列表与跟贴导读进入博客的下 一层级,可以随意阅读博主的任一文章与跟贴评论,也可以点击友情链接,进入另一博主 的博客,可以阅读另一异质博客在一个经典博客中,其主体文本构件是博主文章,博主 文章与传统媒介的文本没有两样,是以线性叙述作为文本的结构方式不过,因为链接技 术的广泛使用,有些博主为了在自己的文章中说明有关问题,但又避免这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