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doc
6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六单元知识要点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与化学反映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映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合用于化学变化,不合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与反映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与反映或物质(如气体)有无漏掉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映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宏观:反映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3、化学反映前后 ⑴一定不变 ⑵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⑶也许改变:分子的总数、气体的总体积数、元素的化合价也许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 (注意:a、配平; b、注条件; c、标生成物的箭号,左无右有才标 )3、含义: 以2H2+O2点燃2H2O为例①宏观意义:表白反映物、生成物、反映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达反映物和生成物之间粒子个数比,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或原子) 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化学计量数比=体积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涉及①哪些物质参与反映(反映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映:③反映后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反映物和生成物间的各种粒子的个数比;⑤反映物和生成物间的各物质的质量比;⑥反映前后质量守恒,等等5、运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化学反映类型1、四种基本反映类型①化合反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映②分解反映:由一种反映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映③置换反映: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映,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映④复分解反映:两种化合物互相互换成分,生成此外两种化合物的反映2、氧化还原反映氧化反映:物质得到氧的反映还原反映:物质失去氧的反映氧化剂:提供氧(即失氧)的物质还原剂:夺取氧(即得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3、中和反映: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映(属复分解反映)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因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因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重要有: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用来吸附有毒气体、有异味的气体和色素等;炭黑用来制墨水,用来加到橡胶里可以增长轮胎的耐磨性;焦炭用于冶铁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用碳写的字或画的画可保存数年而不褪色2、可燃性:3、还原性: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绪:(原理、装置、检查)⑴发生装置:(见氧气部分)由反映物状态及反映条件决定:反映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反映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⑵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见氧气部分)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⑴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映: CaCO3+2HCl==CaCl2+H2O+CO2↑⑵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⑶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⑷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高温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 CaO(生石灰)+CO2↑ 生石灰和水反映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熟石灰或消石灰) (生石灰用作干燥剂的反映)四、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2、化学性质:⑴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应呼吸⑵与水反映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H2CO3 == H2O+ CO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高温⑶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本反映用于检查二氧化碳)。
⑷与灼热的碳反映: C+CO2 2CO (吸热反映,既是化合反映又是氧化还原反映,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运用其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运用其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干冰用于人工降雨(-78.5OC时气化吸热)、制冷剂(-78.5OC时气化吸热,保存易腐败的食物);温室肥料4、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但过少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五、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3、化学性质: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点燃⑴可燃性:2CO+O2 2C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查纯度)H2燃烧的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燃烧的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燃烧的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高温(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 C + H2O H2 + CO)⑵还原性: CO+CuO Cu+CO2 (注:不是置换反映)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高温 Fe2O3+3CO 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Cu+CO2====高温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 CaCO3 CaO+CO2↑注意:检查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CO32-的检查: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第5-6单元复习检测题一、选择题:1.在化学反映前后也许发生改变的是 ( )A.元素种类 B.原子数目 C.分子数目 D.各物质的总质量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生锈后其质量将 ( )A.增重 B.减轻 C.不变 D.无法判断3. 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用来吸附毒气的物质是:( )A、炭黑 B、活性炭 C、木炭 D、石墨4.“齐二药”假药事件是将“二甘醇”用于药品生产导致的。
二甘醇”在人体内可发生如下反映:C4H10O3+4O2=2X+3H2O,而导致人中毒X的化学式为 ( ) A. C4H4O8 B. C2H4O4 C. C2H2O2 D. C2H2O45.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两种气体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紫色石蕊试液 C.灼热的氧化铜 D.稀盐酸6. 关于一氧化碳燃烧(2CO+O2=2CO2)说法对的的是( ) A.反映过程中吸取大量的热 B.反映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参与反映的一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化学方程式中反映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表达为v(CO):v(O2)=2:1二.填空题:1. 选择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填空:(1)有毒的气体是_____ (2)能用于灭火的气体是 ;(3)对环境保护最抱负的燃料是________;(4) 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5)只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 ;2.我国使用的燃料重要是煤炭和石油,它们燃烧过程产生的SO2碰到雨水成为酸雨。
目前有一种较有效的方法,即用直升飞机喷洒碳酸钙粉末,脱硫效果可达85%碳酸钙与SO2及空气中的氧气反映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证明石灰浆在空气中也可吸取SO2生成硫酸钙和另一种物质,该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写出或配平下列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1)铁在氧气中燃烧: ; (2)硫跟氧气反映: ;(3)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 点燃点燃(4) C3H8+ O2 CO2+ H2O;点燃(5) Mg+ N2 Mg3N2 ;(6) FeS+ O2 Fe2O3+ SO2 4.颗粒大小达成纳米级的单质铁具有很强的反映活性,俗称“纳米铁”。
⑴在高温条件下,用H2与FeCl2反映,可生成“纳米铁”和一种溶于水显强酸性的气体,写出该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⑵“纳米铁”在空气中受撞击时会燃烧,其反映与铁在纯氧中燃烧相同,写出该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题:1. 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