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工业企业设备密封管理制度.docx
15页化学工业企业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加强密封管理和创建“无泄漏工厂”活动是化工企业削减跑、冒、滴、漏,增加生产,降低消耗,消退污染,保证职工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为达到和巩固无泄漏工厂标准,为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创造条件,特制定本制度 (一)密封点分类和统计范围 1.动密封各种机电设备(包括机床)的连续运动(旋转和住复)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如压缩机轴、泵轴、各种釜类旋转轴等的密封均属动密封 2.静密封设备(包括机床和厂内采暖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各种阀门、丝堵、活接头、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电所设备的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仪表孔板、调整阀、附属引线、以及其他设备的结合部位,均属静密封 (二)密封点计算方法 1.动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对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 2.静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个静密封点接合处,算一个静密封点如:一对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阀门后有丝堵或阀后紧接放空,则应各多算一点;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特殊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内部是连通的,除了接合面算一个密封点外,有几个螺栓孔应加几个密封点。
3.泄漏点的计算方法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泄漏点统计 4.泄漏率计算公式静(动)密封点泄漏率(‰)=静(动)密封点泄漏点数/静(动)密封点数1000‰ (三)静密封检验标准 1.设备及管线的接合部位用肉眼观看,不结焦,不冒烟,无漏痕,无渗迹,无污垢 2.仪表设备及风引线、焊接及其他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真空部位,用薄纸条顺的方法) 3.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油浸纸绝缘电缆头等接合部位,用肉眼观看,无渗漏 4.乙炔气、煤气、乙烯、氨、氯等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系统,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5.氧气、氮气、空气系统,用10毫米宽、100毫米长薄纸试漏,无吹动现象或用肥皂水检查无气泡 6.蒸汽系统用肉眼观看不漏气,无水垢 7.酸、碱等化学系统,用肉眼观看无渗迹,无漏痕,不结垢,不早烟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8.水、油系统宏观检查或用手摸,无渗漏,无水垢 9.各种机床的各种变速箱、立轴、变速手柄,宏观检查无明显渗漏,没有密封的部位,如滑机、导轨等不进行统计和考核。
(四)动密封检验标准 1.各类往复压缩机曲轴箱盖(透平压缩机的轴瓦)允许有微渗油,但要经常擦净 2.各类往复压缩机填料(透平压缩机的气封),使用初期不允许泄漏,到运行间隔期末允许有微漏对有毒、易燃易爆介质的填料状况,在距填料外盖300毫米内,取样分析,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安全规定范围填料函不允许漏油,而活塞杆应带有油膜 3.各种注油器允许有微漏现象,但要经常擦净 4.齿轮油泵允许有微漏现象范围1滴/2分钟 5.各种传动设备采用油环的轴承不允许漏油,采用注油的轴承允许有微渗,并应随时擦净 6.水泵填料允许泄漏范围初期每分钟不多于20滴,末期不多于40滴(周期小修1个月,中修3个月) 7.输送物料介质填料,每分钟不大于15滴 8.凡使用机械密封的各类泵,初期不允许有泄漏,末期每分钟不超过5滴 (五)密封管理区域划分的原则 1.生产装备所属设备、管线及附属冲洗、消防、生活等设备、管线的静、动密封管理,由各生产装置所在单位负责管理 2.生产装置内的仪表工艺管路、风管、仪表专用伴热管线,包括一次手阀及阀后所属引线、压力表和阀门的密封管理,由仪表车间负责。
3.消火栓的密封管理,由消火栓所在单位负责 4.装置外生产系统的外供原料和其它物料公用工程管线的密封管理由生产装置所在单位负责 5.动力管网(一、二次水;循环水;上、下水;消防水;冷凝液;高、中、低压蒸气等管路)的密封管理由输送供应单位至用户的第一个阀门(包括阀门)由输送供应单位负责,第一个阀门后的管线的密封管理由接受单位负责 6.公用管廊上物料管线及加热伴管的密封管理由送出单位到接受单位的第一阀门的第一道法兰(不包括阀门)由送出单位负责 7.厂与厂之间管路的密封管理,一般以用户厂的围墙为界,围墙内由用户厂负责(若两厂间另有协议,则按协议执行) (六)管理措施 1.凡投入运行的生产装置、设备、管路都必需建立静、动密封档案和台账,密封点统计精确无误密封档案一般应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设备静、动密封点登记表,设备管线密封点登记表,密封点分类汇总表台帐一般包括:按时间顺序的密封点分部状况,泄漏点数,泄漏率等) 2.建立健全各级密封管理责任制,密封管理责职明确,厂(公司)、车间定期组织检查、考核、评比 3.开展创造和巩固无泄漏工厂活动,消漏、堵漏工作经常化,详细化,制度化。
静密封点泄漏率保持在0.5‰,动密封点泄漏率在2‰以下暂不能消退的泄漏点应记录在案,做出消退规划 4.按时做好密封泄漏点的检查,统计和上报工作 5.组织各种密封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密封新技术、新材料 附:无泄漏工厂和无泄漏区标准 1.无泄漏工厂标准 (1)有健全的密封管理保证体系,责职明确,管理完善 (2)静、动密封档案,管理台账、消漏堵漏记录、密封管理技术基础资料齐全完整,密封点统计精确无误 (3)保持静密封点泄漏率在万分之五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千分之二以下,并无明显的泄漏点 (4)全厂主要生产车间必需为无泄漏车间,全部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主要设备完好率达到95% 2.无泄漏车间(区)标准 (1)密封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责职明确,管理完善 (2)静(动)密封档案,管理台账,消漏堵漏记录等密封管理技术基础资料齐全完整,密封点统计精确无误 (3)经常保持静密封点泄漏率在万分之五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千分之二以下,并无明显泄漏 (4)全部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主要设备完好率达到95%。
篇2:润滑密封管理员职责标准 一、组织制定设备润滑油(脂)的消耗定额,贯彻润滑的“五定”、“三级过滤”规定,并组织定期检查考核 二、监督润滑油(脂)的选购、贮存、保管、发放、使用及器具管理 三、审查代用油品申请报告,监督、检查废油的回收再生 四、组织交流、推广先进润滑技术,提高设备润滑管理水平 五、协助中央化验室做好润滑油(脂)的质量检验与鉴定工作 六、负责设备、管道的密封技术管理,研究密封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并积极推广使用 七、建立健全设备润滑及密封的档案和统计台账 篇3:密封式炼胶机工安全操作规程 1.本机台操作人员必需经安全教育并熟识本工艺及设备性能才能开车 2.全机的润滑系统必需保持畅通,否则不能开车设备任何一处有故障也不能开车 3.冷却系统应满意工艺要求,不准在无冷却的状况下开车 4.设备不准在超过额定负荷的状况下长时间工作 5.冬季受凉的胶或已烧焦的橡皮,不准作投料 6.易燃易爆材料,如过氧化苯甲酰、聚异丁烯(塑料)等,不能在密炼机中操作 7.各轴瓦温度太高或被研出铜末时,要马上停止投料,加油冲洗,但不准停车,并应向领导及有关人员报告。
侧壁温度超过65℃时应停车 8.压缩空气不足不能开车,以免上下顶栓卡住若混合胶和生胶在上下顶栓中卡住,应马上停车清除,若掉进其它杂物时不能马上停车,应打开上下顶栓卸料后停车 9.混合氯丁橡胶发觉胶料烧焦时,应马上卸料 10.油泵油杯的润滑油应用规定标号的机油,不能用低号机油代替 11.禁止将头伸进投料口去观看和倾听混炼室中状况 篇4:影响泵用机械密封的外部条件的操作说明 通过对泵用机械密封的实际应用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机械密封的实际密封效果不仅与机械密封自身的性能有关,且与其它零部件供应的条件以及密封辅助系统供应的条件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在设计泵机组产品时,要为机械密封的使用供应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目前机械密封在泵类产品中的应用特别广泛,而随着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节省能源的要求,机械密封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泛机械密封的密封效果将直接影响整机的运行,尤其是在石油化工领域内,因存在易燃、易爆、易挥发、剧毒等介质,机械密封出现泄漏,将严重影响生产正常进行,严重的还将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人们在分析质量故障原因时,往往习惯在机械密封自身方面查找原因,例如:机械密封的选型是否合适,材料选择是否正确,密封面的比压是否正确,摩擦副的选择是否合理等等。
而很少在机械密封的外部条件方面去查找原因,例如:泵给机械密封创造的条件是否合适,辅助系统的配置是否合适,而这些方面的原因往往是特别重要的本文作者从泵用机械密封的外部条件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密封效果的几种因素和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1.机械密封的原理及要求 机械密封是靠一对相对运动的环的端面相互贴合形成的微小轴向间隙起密封作用,这种装置称为机械密封机械密封通常由动环、静环、压紧元件和密封元件组成其中动环和静环的端面组成一对摩擦副,动环靠密封室中液体的压力使其端面压紧在静环端面上,并在两环端面上产生适当的比压和保持一层极薄的液体膜而达到密封的目的压紧元件产生压力,可使泵在不运转状态下,也保持端面贴合,保证密封介质不外漏,并防止杂质进入密封端面密封元件起密封动环与轴的间隙B、静环与压盖的间隙C的作用,同时对泵的振动、冲击起缓冲作用 机械密封在实际运行中不是一个孤立的部件,它是与泵的其它零部件一起组合起来运行的,同时通过其基本原理可以看出,机械密封的正常运行是有条件的,例如:泵轴的窜量不能太大,否则摩擦副端面不能形成正常要求的比压;机械密封处的泵轴不能有太大的挠度,否则端面比压会不匀称等等。
只有满意类似这样的外部条件,再加上良好的机械密封自身性能,才能达到抱负的密封效果 2外部条件影响的原因分析 2.1泵轴的轴向窜量大 机械密封的密封面要有一定的比压,这样才能起到密封作用,这就要求机械密封的弹簧要有一定的压缩量,给密封端面一个推力,旋转起来使密封面产生密封所要求的比压为了保证这一个比压,机械密封要求泵轴不能有太大的窜量,一般要保证在0.5mm以内但在实际设计当中,由于设计的不合理,往往泵轴产生很大的窜量,对机械密封的使用是特别不利的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多级离心泵中,尤其是在泵启动过程中,窜量比较大 平�盘工作时自动转变平�盘与平�环之间的轴向间隙b,从而转变平衡盘前后两侧的压差,产生一个与轴向力方向相反的作用力来平�轴向力由于转子窜动的惯性作用和瞬态泵工况的波动,运转的转子不会静止在某一轴向平�位置平衡盘始终处在左右窜动的状态平衡盘在正常工作中的轴向窜量只有0105~011mm,满意机械密封的允许轴向窜量015mm的要求,但平衡盘在泵启动、停机、工况剧变时的轴向窜量可能大大超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