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中班数学菊花送给谁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2页幼儿园中班数学菊花送给谁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前言数学是幼儿园的必修课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以菊花送给谁为例,我们可以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有趣的探究活动,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习,收益多多一、教学目的1. 让幼儿了解菊花的特点和变化规律;2. 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3. 提高幼儿的对比、分类和辨认能力;4.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二、教学准备1. 盆土和菊花苗;2. 彩色卡纸、剪刀;3. 黑板和白板;4. 数学游戏道具三、教学过程第一节课:了解菊花1. 导入,以动画的形式让幼儿了解菊花的特点,引导幼儿观察菊花的花瓣、花蕊、颜色等;2. 在黑板上画出菊花的基本结构图,逐步让幼儿了解菊花的生长发育过程;3. 让幼儿自己种植菊花,观察菊花生长的变化第二节课:菊花送给谁1. 老师首先在白板上画出两个菊花盆,里面装有不同颜色的菊花;2. 让幼儿用卡纸制作不同颜色的菊花卡片,然后根据贴在卡片上的数字,选择把卡片放在哪个菊花盆里;3. 老师可以逐渐提高难度,让幼儿根据不同的菊花数量和卡片贴上的数字,进行分类、辨认和比较。
第三节课:数学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菊花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培养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1. 游戏一:数学漂流瓶将不同颜色的卡片装进漂流瓶里,每个漂流瓶中的卡片数量不同让幼儿从漂流瓶中取出卡片,然后把取出的卡片按颜色分类,进行数量比较,挑选出数量最多和数量最少的颜色2. 游戏二:菊花寻宝在幼儿园院子里隐藏不同颜色的菊花和卡片,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们边寻找,边辨认不同的花卉和色彩,挑战最终寻找答案的过程四、教学反思1. 教学中幼儿参与积极,参与度高,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2. 通过探究和游戏的方式,幼儿有效地掌握了菊花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提高了比较、分类和辨认能力;3. 为了让游戏更具教育意义,需要更加精细地设计游戏规则和相关的数学知识点,以便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