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上海市奉贤区初三一模(教师版).docx
7页2024学年上海市奉贤区初三一模(含答案)一、 古诗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1. 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2.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3.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4.遭遇困境很久却未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在事件突然出现转机时,为了表达惊喜之情,我们往往会脱口而出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 参考答案:1. 烟波江上使人愁2. 千磨万击还坚劲3. 静影沉璧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5—10题(22分)【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山谷作草书元祐①初,山谷②与东坡、钱穆父③同游京师宝梵寺。
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④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中,谪居涪陵,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祐以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⑤,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注释】①元祐:宋哲宗赵煦年号后面的“绍圣”也是其年号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③钱穆父:苏东坡的好友,在书法上颇有造诣④怀素:唐代大书法家,以善“狂草”出名⑤不诬:不假5. 甲文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主持编撰的编年体通史《 》2分)6.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1)卿今当涂掌事A. 应当 B. 将要 C. 面对 D. 掌管(2)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A. 看见 B. 找到 C. 领会 D. 能够7.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对乙文中的“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钱穆父认为山谷草书水平不佳而感到可笑。
B. 钱穆父认为山谷的草书没有其他缺点,表达了对其书法水平的肯定C. 钱穆父对山谷没有看到过怀素的草书真迹而感到可惜D. 钱穆父对山谷草书的水平感到失望和不屑9. 甲文中吕蒙的才学能让鲁肃叹服,乙文中山谷的草书能“与元祐以前所书大异”,背后的原因有相似之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0.甲文和乙文都写出了主人公学习的成效,但在描写人物时所用的写作手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5. 司马光;《资治通鉴》6. (1) D (2) C7. 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8. C9. (1) 都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并付诸行动; (2) 都经过刻苦努力学习钻研10. 甲文主要运用语言描写,通过孙权的劝学、吕蒙的回应及鲁肃的赞叹,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变化;乙文则以叙事为主,叙述山谷学草书的过程及前后变化,在叙事中体现山谷的成长。
二、现代文(3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 — 14题(15分)当植物受伤时①整理文件时,手上被 A4 纸划了一个口子:不慎摔一跤,膝盖被地面磕出伤口……没关系,只要消消毒,没几天就结痂、愈合了很多动物受点小伤,会舔舔伤口,晒晒太阳,过不了几天又生龙活虎大家有没有想过,动物可以如此,植物受伤又该怎么办呢?②说到受伤,我们的第一反应是“痛”,但植物作为一种拥有纤维素细胞壁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并不像动物那般拥有专门的神经系统,也不会像人或很多动物那样“疼痛”神奇的是,它们仍然能“知道”自己哪儿受了伤,并采取应对措施③当受到伤害时,植物会启动自身的防御机制释放电信号、化学信号是植物受伤时最先作出的反应,比如很多植物叶片被人为采摘或者动物啃食而受伤时,受损部分会释放谷氨酸,这种物质会让植物受伤处产生钙信号,并在短时间内传递到植株全身随后植株便在体内开启防御机制,提醒植株的其他部位有危险降临,要做出防卫而它们的防卫手段通常是释放防御激素,如受伤的植物会释放一些吸引寄生蜂的臭味激素,这些寄生蜂会吃掉攻击植物的昆虫,或者触发释放味道难闻的化学物质,使得昆虫对它们失去胃口,以此来保护自己④植物受到伤害时,还能发出人类听不到的声音。
科学家做过大量实验,番茄挤榨和烟草茎切断后,这些植物其实能够发出超声波据统计,当番茄被挤榨的时候,在1小时内发出了25种超声波,烟草茎被切断后则发出了15种超声波,而没有被切割和挤榨的植物,只是偶尔发出超声波,平均每小时测不到一次可见,植物对伤害还是有反应的,只是我们平时很难感知到当一棵植物被害虫啃食而受伤发出超声波时,还能够提醒周边植物,使其提前部署防御机制,从而显著提升植物社群的整体防护力⑤由此看来, 植物没有神经系统, 它们拥有复杂而独特的感知与反应机制, 会感知到自己受的伤害并做出反应⑥面对伤害,植物该怎么“疗伤”呢?事实上,植物还有一套高效的修复机制植物受伤后会分泌植保素,植保素是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它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起到防御病害的作用例如,豆科植物在受到真菌感染后,会分泌大豆植保素,对真菌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植物还会通过分泌一些物质来封闭伤口比如松树受到伤害后,伤口处就会分泌出松脂保护伤口此外,植物受伤后,伤口附近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会被激活,这些细胞能够进行有丝分裂,产生新的细胞来填补受损的部分如树木的树干受伤后,形成层细胞会加速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细胞,使树干的结构逐渐恢复。
有一些草本植物,根尖和茎尖的分生组织细胞也可以参与受伤组织的修复,它们就像“修复小能手”,用细胞再生的方式确保植物伤口修复,直至“痊愈”后继续生长⑦正是依靠着这些独特的生物学机制,植物在遇到各类伤害后能够迅速修复伤口,从而在环境压力和外界威胁下继续生存下去⑧ 植物伤口的愈合有利于植物本身,而研究植物伤口的愈合机制,人类也能从中受益,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存策略,也为农业等诸多领域带来广泛的应用价值11. 第⑤段横线处应填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 因为 但是 所以 B.虽然 但是 所以C.虽然 只有 才 D.因为 只要 就12.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5分)13.对第④段画线内容的作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3分)A.主要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植物受到伤害时能发出人类听不到的声音B.主要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番茄被挤榨的时候发出的超声波比烟草茎被切断后发出的超声波种类更多C.主要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番茄被挤榨和烟草茎被切断后能够发出超声波D.主要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植物对伤害是有反应的,且能发出更多人类听不到的声音。
14.下面这段文字应该放在第⑦段和第⑧段之间,请说明理由5分)人类研究植物伤口的愈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植物受到伤害后,不仅可以进行自我修复,有的还能再生人们将植物再生现象运用到农业技术中,如扦插、嫁接等,这些技术可以在保持优良品质的同时加速植物的繁殖此外,园艺工人在修剪时,如果能科学合理地利用植物的伤口愈合机制,可以有效降低修剪带来的病害感染风险,帮助植物快速恢复生长参考答案:11. B12.(1) 释放防御激素(2) 发出超声波(3)封闭伤口(4) 激活分生能力细胞(5)进行细胞再生修复组织13. A14.理由:此段文字主要阐述了研究植物伤口愈合机制对人类的意义,如在农业技术中的应用及降低修剪病害风险等,是对前文植物伤口愈合机制的进一步拓展,与第⑦段植物自身伤口愈合情况相承接,同时引出第⑧段人类从研究中受益的总结,逻辑连贯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5 — 18题(20分)皱皮苹果①从郊区书房回到城里的家,总会遭逢一大摞待拆看的信件,我的习惯是先看熟悉者的,对于那些寄件方不熟悉的,一般是先拆看外表堂皇的,这是否有些个“嫌贫爱富”?②但“金玉其外”的诱惑,恐怕是很多人都难以拒绝的,尽管往往会发现“败絮其中”,也只好叹息一声了之。
有的来信,信封寒酸,字迹幼稚,右下角的地址是某镇某村,由作协或编辑部贴条转来,根据近年来的经验,这样的信函,很少是读我新作品后告知感想的读者来信,多半是附上他写的并不成熟的习作,希望我能往报刊推荐的③回到城里,大体浏览一下积存的信件后,我多半会下楼,到附近绿地遛遍那天到票友①聚集的廊亭,听他们轮番演唱,几位经常炫技的票友,已成为我们那一带的明星,我一见他们那堂皇的架势,就总要坐到廊栏上洗耳恭听,无论是裘派黑头②,还是程派青衣,听着那些唱段,真觉得满耳落花,满心沁芳④不仅那些名票脸熟,就连总去旁听的,也有若干熟脸有位年纪估计跟我相仿的,个头矮小,其貌不扬,他欣赏时,总轻闭双眼,一只手还随那声腔在膝上轻扣,他那满脸的皱纹也微微抖动,令我觉得非常滑稽⑤那天傍晚通弯回家,饭后想吃水果,去阳台取我家的水果一般都放在阳台的一个大纸匣里,弯腰一看,所储水果不多了,我发现角落里,有只不大的苹果,显然是很久以前买来后一直忘了吃的,赶忙取出来,放在手心里一看,它那表皮已经干燥得起皱了⑥想起多年前读过的一首诗,忘了是国人写的还是翻译过来的,里头有几句是以苹果的 名义请求:“削我皮,或者用牙啃/之前,能否仔细欣赏一下/我表皮的美丽。
⑦苹果,以及其他水果,确实有权利这样地要求人类实际上我是一贯比较注意水果外表的,而且经常“以貌取果”,也懂得把比如说苹果的外皮当做专门的审美对象⑧我曾很小心地将一只大苹果那华丽的外衣削成连续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