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doc
33页延长劳动者退休年龄,你怎样看?背景: 近日,知名国情研究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自上世纪 50 年代以来已增加二十多岁,建议适当延长劳动者退休年龄,男女均延长到六十三岁或六十五 岁,甚至更长年龄,对个体、私营从业者的退休年龄则不作限制这样做,我国既可减少退休人数总数和养老金总额,也可提高实际劳动力供给量,提高劳动就业参与率,增加全社会财富总量对此,您是怎样看待的?请发表意见 这是尊重人才的表现涂钢(河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关于延时退休,一些人认为,这会给社会就业和经济效率提高带来巨大压力,也缺乏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所以现在的职工“并不是退休的早了而是晚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相当站不住脚的事实上,让一批学有所长、经验丰富的人才退休,才是社会的极大浪费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对中年人、老年人的年龄定义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按照现行的退休年龄,许多人其实还正处在知识储备最丰富的时期,此时退休,无疑是一种人才浪费以笔者所在的高校而言,许多接近退休年龄的教授其实正处在出成果的阶段,且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创造力看着他们离开学校,不禁让人感到可惜与之对应,“延后退休”则能有效利用人力资源。
另外,企业或其他部门选择有经验的人,与年轻人相比,节省了培训成本退休年龄延后还可以减轻社会保障的压力,对解决“白发浪潮”还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出台推迟退休年龄措施,笔者认为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做法,也是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体现⑤7延时退休应缓行朱继学(巩义市委组织部):延时退休一个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解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问题因为退休年龄提高后,个人和单位将增加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这样,个人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时间变少了,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费用自然也减少了举例来说,如果延长 5年退休时间,国家就节约出 5 年养老保险金的支出,并另外多收了 5 年养老金的缴纳这一改变,将大大缓解我国养老金紧张的局面但是,在看到延时退休给养老问题带来的益处时,我们不能忽视另一个问题,即它会对劳动力的就业造成负面影响在社会总劳动人口一定的情况下,延长退休年龄只能以减少其他劳动力的就业为代价何况,现阶段我国劳动力的供给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劳动力需求预测显示,未来 20 多年间,我国将在克服现有失业人口和下岗人口就业问题的基础上,还要为新增加的 1.2 亿人口进一步创造就业机会所以,无论从眼下还是从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来看,就业问题都是一个大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
因此,我认为延时退休应该缓行⑤7延长工作年龄应循序渐进陈志韫(河南教育报刊社):统计显示,中国 60 岁以上的老人在 13 亿总人口中的比例已达 11%,标志着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本世纪 30 年代,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将达到高峰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白发浪潮?如何缓解基本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推迟退休期和使劳动力队伍老龄化不失为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正如南京大学一位教授所说,此举措具有双赢性,它在减轻政府压力的同时,通过延长公民的就业时间保证了人们工作的权利工龄的增加,还能增加职工的个人收入和退休金收入延长工作年龄虽是可行之策,但具体实行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比如美国在 1983年就通过法律要将退休年龄从 65 岁推迟到 67 岁,但直到 2000 年才真正开始实施,且步骤非常缓慢:2003 年,年满 65 岁的职工将延长工作两个月;2004 年,年满 65 岁的职工将延长工作 4 个月;如此直至 2015 年,退休年龄被延长到 67 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准备因此,我国如果要推行延时退休政策,一定要循序渐进,加大宣传力度,各种配套政策也要跟上⑤7男女同龄退休不现实胡志红(郑州市环境监察大队):近些年,关于延长退休时间的话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
其中,关于是否要延长女性退休时间的问题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按照目前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男年满 60 周岁,女工人年满 50 周岁、女干部年满 55 周岁就要退休了一些人认为这个退休年龄设定的比较低,特别是对女性,认为这个年龄的女性正值工作的壮年,有很强的创造力,他们为此呼吁首先要延长女性法定退休年龄,让男女同龄退休 但据中国妇女网公布的资料看,我国就业妇女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中占半数左右,这些行业虽然劳动条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有的行业的劳动强度还相当大虽然这些年女性的健康状况总体有所上升,但延长退休时间,会让这些从事强度较大劳动的女性在生理上吃不消虽说多干几年可以多些收入,但是,除了少数特别困难的家庭需要妇女继续工作以外,相信多数辛苦操劳了大半生的妇女都希望能早些回家休息因此,提倡男女同龄退休并不现实,还是结合实际情况来划分退休年龄为好⑤7延长退休方案可行王锋(网友):职工退休年龄应否延长?这个话题引来人们的广泛关注与争议一种普遍的反对观点认为,如果我国执行推迟退休政策,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保险基金的压力,但是,最终会顾此失彼——给社会就业和经济效率的提高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的威胁,从总体上加重社会负担。
还有人从侵害广大劳动妇女的权益出发,批评延长妇女退休年龄不“人性”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人们不禁要问,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在全球 170 多个已经建立并且运行多年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中,正面临一个十分普遍的、日益严重的基金财务危机为了应付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危机,大多数国家都选择了提高退休年龄的做法,法定退休年龄已经由 60 岁左右计划逐渐延长至 65 岁或 67 岁根据测算,在我国退休年龄每延长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 40 亿元,减支 160 亿元,减缓基金缺口 200 亿元因此,延长退休年龄的确是缓解养老压力的有力举措总之,延长退休年龄的方案是可行的我认为,可根据具体工种的需要以及个人的身体状况来确定退休时间,不搞“一刀切”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单位又愿意,完全可以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⑤7 简言短语 ●我不赞同延长职工退休年龄我的工作是体力活,如果还要延长退休时间,我觉得在生理上吃不消,而且一些思维、行动都达不到工作所需要的标准我觉得政府要缓解养老保险金支付的压力,并不一定要通过延长职工退休年龄的方法可以适当地提高养老保险金数额,并且适当改变个人和单位所缴付的比例等等。
⑤7(郑州·许新沛)●对于某些技术类或管理层的人来说,真可谓是“姜越老越辣”例如医生,五六十岁正是临床经验丰富、科研精力充沛的时候,尤其那些正高级专家,每个医院都不多,男女都是如此如果五六十岁就退休,那真是浪费了专家炉火纯青的医疗经验⑤7(新安·刘志钢)●一些人反对延龄退休,认为退休年龄延长不可避免地会对年轻人就业有冲击但就业压力的形成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岗位不足等问题造成的,积极的办法是应当发展经济,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只有就业岗位增加了,才能从根本上真正解决就业问题⑤7(安阳·张宁)●延长退休年龄目前已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以法国为代表的许多西方国家,已经考虑将现行的 65 岁退休年龄改为 70 岁随着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人口的寿命在不断延长,60~65 岁属于年轻的老年人,而五六十岁的人在工作经验、阅历方面的积累也已经达到了顶峰状态,延长退休年龄从这个角度讲是一种人力资源的再开发⑤7(江苏·叶南客)●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实行的比较理想的职工退休模式是:没有年龄限制,个人可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个人技能的发挥等,决定工作还是退休我国目前还很难做到如同西方发达国家一样没退休年龄限制,但可以考虑建立弹性的退休制度。
这样,无论男职工女职工、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退不退休都不用一刀切,而是自主决定⑤7(广州·鲁英)休年龄不可一刀切 是否应推出弹性退休制度近期,关于是否延长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以减轻“白色浪潮”对社会养老压力的新闻,因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甚为抢眼推迟退休年龄会对就业局面产生怎样的影响?我国是否需要推出弹性的退休制度? 背景:推迟退休年龄的是与非 近期,关于是否延长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以减轻“白色浪潮”对社会养老的压力的新闻甚为抢眼,先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胡晓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正在考虑延长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以减轻“白色浪潮”对社会养老的压力之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在 9 月 15 日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表示,对这个问题,国家主管部门仍在进行研究,现在还没有定论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表述,显然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关注的焦点之一自然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1990 年代以来,中国的城镇下岗、失业浪潮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截止 2004 年 6 月底,中国城镇的失业人数为837 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数为 196 万,两者相加,仍有 1000 多万之众。
如果加上实际上“在职不在岗”的“企业职工”,真正“失业”人数还远不止此数最近发布的《社会保障白皮书》在谈到失业问题时指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劳动力总量过剩的矛盾和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持续存在” 延长退休年龄,意味着有一批年长者要推迟退出他们的劳动生涯但是在整个社会的工作岗位吃紧的前提下,这同时是否也意味着有一批年轻人相应地不能得到工作岗位? 一般来说,在国际上,采取延长退休年龄的做法并不是用来解决养老保险负担问题的,而是针对劳动力短缺之困中国的劳动力短缺吗?有专家称,起码在 2010 年以前,我们正处于人口结构中劳动年龄人口的“黄金时期”此后,劳动年龄阶段的人口会有所减少,但是,因为中国的人口绝对数十分庞大,劳动力的绝对数也就大所以,讲到中国社会缺少劳动力,还是一个非常遥远的事 今年是高校扩招后又一个就业高峰年据权威部门统计,2004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 280 万,比 2003 年增长 68 万可以说,毕业生、下岗职工、退伍转业复员军人以及向城市转移大量农业人口等,是目前城市主要的就业大军,我国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那么,推迟退休年龄对就业的影响有多大? 对话 推迟退休年龄对就业的影响有多大? 主持人:穆易 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董克用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霞辉 定性分析对就业的影响 主持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是否推迟退休年龄虽然还没有定论,我们可以从理论上探讨退休年龄对就业局面的影响。
您认为,推迟退休年龄对就业局面的影响怎样?面对高校扩招后的又一个就业高峰,推迟退休年龄会不会影响年轻人就业? 董克用:退休年龄是否推迟与宏观就业总量并不直接相关由于我国在 20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实行过“退休后由子女顶替”的政策,以解决年青人就业问题;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让职工提前退休也的确是“减员增效”的主要方法,因此,社会上形成了退休年龄与就业量存在直接关系的错觉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退休年龄高低与宏观就业总量并不直接相关因为退休人员所占据的工作岗位往往并不是新增劳动力可以替代的特别是对脑力劳动者来讲,推迟其就业年龄,发挥他们的余热,有时还可以创造就业岗位正因为如此,美国在近年取消了法定退休年龄的限制在我国,许多提前退休人员,甚至退休人员也并没有真正退出劳动力队伍,“退休返聘”是很普遍的现象这些退休人员之所以可以在市场上找到工作,是因为市场有岗位需求所以,要解决就业问题,主要依靠经济发展,而不是提前退休 张车伟:推迟退休年龄对总体就业的影响并不大,但对城镇正规部门就业的影响会比较大目前,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 10970 万人,其中企业单位 7172 万人,事业单位 2724 万人,机关单位 1072 万人;每年大约有 300 万左右的人退休,每年退休人员占城镇正规单位就业人员的比例为 3%。
虽然每年退休人员占城镇正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