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率与物价关系.docx
8页学院金融学论文FINANCE THESIS论文题目Title Of Thesis浅析当前利率与物价关系Ipeciali数学与应用数学班级Class应数072论文作者论文完成日期Author of Thesis (Design)Date2010年06月14日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职称教授Advisor The Title of Advisor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分院(系别)Department摘要及关键词1物价与利率关系的一般结论 21.1利率对物价的影响 21.2物价对利率的影响 22利率与物价关系的实证分析 32.1利率与物价的相关性检验 32.2利率与物价的协整检验 3实证结论解释与建议参考文献浅析当前利率与物价的关系[摘 要]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为此,国家分别采取了降低 利率等货币手段以保证流动性同时,我国的物价水平经过去年的快速增长后,开始逐步回 落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对利率和物价的关系进行阐释,对实证结论做出合理解释, 回顾了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并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关键词]利率;物价;实证分析The interest rate and the price of shallow relationshipsAbstract: Econom ic grow th of Chi na has bee n fac ing un precede nted pressure since the Sub2loa n C risis broke out lastyear1A nd our coun try has enf orced cutting dow n in terest rate policy and other mon etary methods to in sure the liquidity1 Att he same time, the price of our coun try is beg inning to falldow n after the quick grow th of last year1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a in the relati on ship of the in terest rate and the price from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 gles, and properly expla ins the empiricaloutcome, the n reviews the market2orie nted reform of in terest rate, raises some suggesti ons in this field at last.Keywords: in terest rate; price; empirical an alysis1物价与利率关系的一般理论物价与利率是经济学中经常提到的两个名词,它们从不同角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二 者之间的关系也正从这种复杂的双向作用和影响中体现出来。
1.1利率对物价的影响利率与物价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首先,利率作为借贷资本的使用价格,它本身 就是价格家族中的一员;其次,利息支出作为借款方的生产费用,是一般商品价格的形成因 素之一;最后,利率是政府部门调节经济波动、稳定物价的重要政策手段但是,利率仅仅 是诸多影响物价变动的因素之一,而且利率对物价的影响远不像总供给、总需求、货币供应 量等因素那么有力、那么直接,因而使人觉得利率与物价的关系似乎不那么密切从理论上 分析,利率对物价会产生如下影响:(1) 从宏观的社会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利率的升降会对物价变动施加一种反向的影 响当利率下降时,生产者将增加借款、扩大投资,结果生产规模扩大,利润与工资也趋于 上升,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应增加,从而迫使物价上涨反之,利率上升会使物价下降2) 从微观的企业利息成本的角度考察,利率的升降又有可能对物价变动产生同向的影 响譬如,当利率上升时,借款企业的利息负担会增加,这部分利息支出若计入成本又会导 致总成本相应增加,如果企业能够通过提价方式向其他生产者和消费者转嫁负担,则会导致 物价水平的上涨3) 从利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来看,利率的升降也有可能间接地导致物价的同向变 动。
在利率升高的情况下,居民手持现金的成本增高,就会相应地增加储蓄由于存款具有 派生能力,货币供应的乘数将会增大,导致社会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充足货币流动性追逐少 量商品的结果,就是物价总水平的上涨1.2物价对利率的影响要分析物价对利率的影响,首先必须对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这两个概念作以区分日常 所接触到的利率事实上都是名义利率,它在减去物价变动率后才能得到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是伴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上升的当一国经济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时,借贷所产生的利 息收入远远不能弥补由于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货币贬值损失,这样人们就不愿意把资金用于借贷, 使得社会上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减少,导致利率水平上升由此我们可以设想,如果物价的涨 跌能够被公众及时预期或察觉,人们就会对现有利率水平作相应调整,形成名义利率的变动, 这就是西方经济学中所说的“费雪效应”费雪认为,在货币价值或物价水平稳定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是一致的;而当货币升 值、物价下跌或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就会不一致根据费雪的分析, 利率与货币价值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利率与物价水平的关系费雪认为:物价水平上涨时, 利率一般有增高的倾向;物价水平下降时,利率一般有降低的倾向。
如果人们具有充分的远 见,名义利率会随着货币价值的变动作充分的调整,也即名义利率会随预期通货膨胀率和物 价水平的变动作一对一的调整,使得名义利率与物价水平变动呈现长期的绝对相关性,而实 际利率则仅受实质因素影响,例如资本生产率、时间偏好、风险偏好等,与通货膨胀率无关,其值也极少变化,因此可视为常数'费雪效应"可用公式表示如下:1 -尽〈1或& P ■叽 ⑴其中丘表示第f期的名义利率,耳表示第『期的实际 利率,叭为第『期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口2利率与物价关系的实证分析选取样本区间为1990—2008年的年度数据,使用的变量为利率和物价利率选取一年 期存款利率,并按照历次利率调整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年利率,物价则采用历年CPI居民消 费价格指数计算得到物价用NF表示,利率用NR表示用Eviews软件510做出下列 各检验结果表1利率与物价相关系数矩阵NFNF]0. 76NK0.76]2.1利率与物价的相关性检验观察表1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物价与一年期利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比较高,在 017左右,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2.2利率与物价的协整检验先分别对利率和物价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采用ADF和PP检验法,结果如表2所示, 可知物价和利率都存在单位根,接受原假设;另外,在对它们做一阶差分的情况下,两个序 列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则认为利率和物价的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
表2单位根检验结果汇总变亘NFNRD( NF)D( NR)D(NFa2)D(NRt2)ADF值-2,717213-1.134521-3.221834-3. 12776;-4.26SS21-2.595456ADI晁1%-3-SS6751-3.92O35C-3. 92035C-3. 92035(-3.95&148-3.9203505%-3,05216^-3.06558:-3. 06 芳“-3. 0655K:-3,0K10K-3.O655S5-2.666593-2.67345^-1 67345?・ 2. 673455-2.68133C-2.^73459PP值-1.726563-1-3217]5-2. 27647;-2, 06734:-4.913375-2.496270PP晁1%-3.»5738t-3.8573St-3. KK6751-3. S86751-3. 92035(-3.92035Q5%-3,040391■ 3.040391-3.0621&-3, 052165-3.O655S5-3.O655K5-2.66()551-2.660551-2. 6^6592・ 2.66659:-2.^7345$-2.^73459下面进行协整检验,考察利率与物价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线性关系。
由于有两个变 量,因此采用EG协整检验法,即对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建立如下回归方程:AT=P0 NR -站 (2)估计后得到:AT = L 4971 Ar7?-亿t=4. 82443)直=0.577904. D.W. =0. 669028然后,对上式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3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结论,可以确定"为平稳序列,即- 1 "o 上述结果表明,利率和物价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协整向量为表3残差单位根检验结果噸计量槪率值AEFffi-3.7773000.0124AD F临界值1%-3. 8867515%-3.05216910%-2. 6665933实证结论解释与建议上述实证研究表明,在中国,物价增长率并不是决定央行利率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但利 率的变动对物价的变动有较强的影响,这与“费雪效应” 一对一的关系相违背这可能是 由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推行时间较晚,放开管制的时日尚短,缺乏一个灵敏有效的市场利率 体系,另外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国际经济关系等因素,对利率的变动也都有很 大影响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央银行按照资金供求状况及时调整基准利率,并 允许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在规定幅度内自由浮动”。
2001年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要“稳 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2002年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 化金融资源配置”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 贷款后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基本步骤,“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 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200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 策分析小组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中提出下一步利率市场化目标是:统一金融机 构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研究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有效形式,逐步形成完整合理的收益率曲线, 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简化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2007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 行报告开始强调SHIBOR利率,使之发挥基准利率的作用可见,我国对利率市场化的认识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是在实践中逐步深化和具体 起来的,但是,至今还没有清晰具体描绘市场化利率的基本特征,包括它的决定功能与调控 的作用机制、目标的定位决定路径的选择为此,在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 根据金融市场发展的成熟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应遵循两个基本 原则,一是渐进式,二是力争与国际惯例接轨,其最终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