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邂逅涂鸦文字.doc
3页邂逅涂鸦文字邂逅涂鸦文字 一天早上当发现每天必经的一截围墙上多出些与众不同的英文单词时我疑问丛生这个每隔五米就会出现一次的单词是什么意思?在特定的环境下有着特殊的含义吗?字体颜色为什么是清一色的蓝?它们是一般的广告宣传?为什么它们不是被端端正正的书写着而是每个字母各具特色组合在一起后又十分吸人眼球?我无法对突生出的如此强烈的好奇心置之不理决定努力揭开谜底 开始时由于我一无所知只好从单词的含义入手英语系出身的朋友告诉我单词翻译过来是“笨蛋”朋友的外国朋友补充说这是个英式俚语不过很少人使用因为它的粗鄙这更增添了我的想入非非然而之后一段时间我没有获取到任何相关信息一切似乎已经告一段落只是那堵白墙上有序的蓝色词汇透露出的神秘有意无意地使我在生活和阅读中留了个心眼后来从课桌文化到围墙文化从鲁迅先生的“早”字道周伯通的“到此一游”直到“涂鸦”二字突入眼帘才有一种蓦然回首的感觉 《玉川子集云添丁》里有这样两句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是唐朝卢仝对其儿子乱写乱画顽皮行为的刻画也显示出自己的无可奈何这里的涂鸦只是孩子的游戏心理带着天真、幼稚和无理取闹现代城市涂鸦艺术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一群活动于美国布鲁克林区的黑人小伙子由于生活贫困有无所事事还受到歧视。
它们拉帮结派不仅通过暴力还运用喷漆罐在邻居的墙上喷上签名以此证明自己的存在顺便确定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们的签名不是真实的名字而是发泄愤懑、表示叛逆的符号具有代表性的如taki183它的主人德米里特就如电影中的阿甘拿着喷漆罐过着波希米亚的生活夜晚在所到城市的墙上进行创作不知不觉中他的身后已跟随了大批黑夜的灵魂用魔幻记号笔写下“你知道我的存在吗?” 随着城市的发展涂鸦日渐艺术化和商业化孟瑾、方二所著的《涂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在伦敦涂鸦已经成为这个城市日常视觉的一部分而当你看到时并不会和美国纽约涂鸦脏乱、贫穷、地下、争斗等等负面印象联系在一起伦敦的涂鸦就像在试探性地给你一个邀请、一条线索或是某个神秘故事的一个片断它们静静地停留在墙上和你在秘密交谈我所偶遇到的立体感十足的词汇即是这样一种已经充满世俗的文字 一个多月后那堵墙被挖掉换成了铁栏杆那些在这个新兴的文明城市极少见到的涂鸦文字随之淹埋我宿命地想难道这应证着一些人对城市涂鸦艺术的担忧:“从边缘触及主流从街头时尚延伸至上流社会之时尚主流剥掉街头颓气的涂鸦还是真正的涂鸦吗?还是天堂和地狱之间的传奇涂鸦吗?” 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