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学年-初三数学-圆-综合练习题.doc
26页北京市丰台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数学 第24章 圆 综合练习题一、与圆有关的中档题:与圆有关的证明(证切线为主)和计算(线段长、面积、三角函数值、最值等)1. 如图,为⊙O的直径,为弦,,交于,,.(1)求证:,并求的长;(2)延长到,使,连接,判断直线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 已知:如图,以等边三角形ABC一边AB为直径的⊙O与边AC、BC分别交于点D、E,过点D作DF⊥BC,垂足为F.(1)求证:DF为⊙O的切线;(2)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4,求DF的长;(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3、如图,已知圆O的直径垂直于弦于点,连接并延长交于点,且.(1)请证明:是的中点;(2)若,求的长. 4.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BAC = 60°,P是OB上一点,过P作AB的垂线与AC的延长线交于点Q,连结OC,过点C作交PQ于点D.(1)求证:△CDQ是等腰三角形;(2)如果△CDQ≌△COB,求BP:PO的值.5. 已知:如图, BD是半圆O的直径,A是BD延长线上的一点,BC⊥AE,交AE的延长线于点C, 交半圆O于点E,且E为的中点. (1)求证:AC是半圆O的切线;(2)若,求的长.6.如图,内接于⊙O,过点的直线交⊙O于点,交的延长线于点,且AB2=AP·AD(1)求证:;(2)如果,⊙O的半径为1,且P为弧AC的中点,求AD的长.7.如图,在△ABC中,∠C=90°, AD是∠BAC的平分线,O是AB上一点, 以OA为半径的⊙O经过点D. (1)求证: BC是⊙O切线;(2)若BD=5, DC=3, 求AC的长.8.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的一条弦,且CD⊥AB于E,连结AC、OC、BC.(1)求证:∠ACO=∠BCD;(2)若BE=2,CD=8,求AB和AC的长. 9.如图,已知为⊙的直径,点、在⊙上,,垂足为,交于,且.(1)求证:;(2)如果,,求的长.10.如图,已知直径与等边的高相等的圆O分别与边AB、BC相切于点D、E,边AC过圆心O与圆O相交于点F、G。
1) 求证:; (2) 若的边长为a,求的面积.11.如图,在△ABC中,∠BCA =90°,以BC为直径的⊙O交AB于点P,Q是AC的中点. (1)请你判断直线PQ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30°,AP=,求⊙O半径的长.12.如图,已知点A是⊙O上一点,直线MN过点A,点B是MN上的另一点,点C是OB的中点, ,若点P是⊙O上的一个动点,且∠,AB=时,求△APC的面积的最大值.第13题图13.如图,等腰△ABC中,AB=AC=13,BC=10,以AC为直径作⊙交BC于点D,交AB于点G,过点D作⊙的切线交AB于点E,交AC的延长线与点F.(1)求证:EF⊥AB;(2)求cos∠F的值.14.(应用性问题)已知:如图,为了测量一种圆形零件的精度,在加工流水线上设计了用两块大小相同,且含有30°的直角三角尺按图示的方式测量.(1)若⊙O分别与AE、AF交于点B、C,且AB=AC,若⊙O与AF相切. 求证: ⊙O与AE相切;(2)在满足(1)的情况下,当B、C分别为AE、AF的三分之一点时,且AF=3,求的弧长. 二、圆与相似综合15.已知:如图,⊙O的内接△ABC中,∠BAC=45°,∠ABC =15°,AD∥OC并交BC的延长线于D,OC交AB于E. (1)求∠D的度数;(2)求证:;(3)求的值.16.如图⑴,⊙O的直径为,过半径的中点作弦,在BC上取一点,分别作直线,交直线于点.⑴求和的度数; ⑵求证:∽;图1⑶如图⑵,若将垂足改取为半径上任意一点,点改取图2在 上,仍作直线,分别交直线于点.试判断:此时是否仍有∽成立?若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三、圆与三角函数综合17.已知⊙O过点D(4,3),点H与点D关于轴对称,过H作⊙O的切线交轴于点A(如图1)⑴求⊙O半径;⑵求的值;图1图2⑶如图2,设⊙O与轴正半轴交点P,点E、F是线段OP上的动点(与P点不重合),联结并延长DE、DF交⊙O于点B、C,直线BC交轴于点G,若是以EF为底的等腰三角形,试探索的大小怎样变化?请说明理由四、圆与二次函数(或坐标系)综合 18、如图,⊙M的圆心在轴上,与坐标轴交于A(0,)、B(-1,0),抛物线经过A、B两点. (1) 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 设抛物线的顶点为P.试判断点P与⊙M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 若⊙M与轴的另一交点为D,则由线段PA、线段PD及弧ABD围成的封闭图形PABD的面积是多少?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以点C(1,1)为圆心,2为半径作圆,交x轴于A,B两点,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经过点A,B,且其顶点P在⊙C上.(1)求∠ACB的大小;(2)写出A,B两点的坐标;(3)试确定此抛物线的解析式;(4)在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D,使线段OP与CD互相平分?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以圆为幌子,二次函数为主的代几综合题)如图,半径为1的⊙与轴交于两点,圆心的坐标为,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两点,其顶点为.(1)求的值及二次函数顶点的坐标;(2)将二次函数的图象先向下平移1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设平移后图象的顶点为,在经过点和点的直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五、以圆为背景的探究性问题21.下图中, 图(1)是一个扇形OAB,将其作如下划分:第一次划分: 如图(2)所示,以OA的一半OA1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A1,交OB于点B1,再作∠AOB的平分线,交于点C,交于点C1, 得到扇形的总数为6个,分别为: 扇形OAB、扇形OAC、扇形OCB、扇形OA1B1、扇形OA1C1、扇形OC1B1;第二次划分: 如图(3)所示,在扇形OC1B1中, 按上述划分方式继续划分, 即以OC1的一半OA2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C1于点A2,交OB1于点B2,再作∠B1OC1的平分线,交于点D1,交于点D2,可以得到扇形的总数为11个;第三次划分: 如图(4)所示,按上述划分方式继续划分; …… 依次划分下去.(1) 根据题意, 完成右边的表格;(2) 根据右边的表格, 请你判断按上述划分方式, 能否得到扇形的总数为2008个? 为什么?(3) 若图(1)中的扇形的圆心角∠AOB=m°,且扇形的半径OA的长为R.我们把图(2)第一次划分的图形中,扇形(或扇形)称为第一次划分的最小扇形,其面积记为S1;把图(3)第二次划分的最小扇形面积记为S2;……,把第n次划分的最小扇形面积记为Sn..求的值.22.圆心角定理是“圆心角的度数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相等”,记作(如图①);圆心角定理也可以叙述成“圆心角度数等与它所对的弧及圆心角的对顶角所对的弧的和的一半”,记作(如图①)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②,猜测并说明理由;(2)如图③,猜测并说明理由.图③(提示:“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可当定理用)图①图②23.已知:半径为R的⊙经过半径为r的⊙O圆心,⊙与⊙O交于M、N两点.(1)如图1,连接O交⊙O于点C,过点C作⊙O的切线交⊙于点A、B,求的值;(2)若点C为⊙O上一动点.①当点C运动到⊙内时,如图2,过点C作⊙O的切线交⊙于A、B两点.请你探索的值与(1)中的结论相比较有无变化?并说明你的理由;②当点运动到⊙外时,过点C作⊙O的切线,若能交⊙于A、B两点.请你在图3中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并探索的值(只写出的值,不必证明).北京市丰台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数学 第24章 圆 综合练习题一、与圆有关的中档题:与圆有关的证明(证切线为主)和计算(线段长、面积、三角函数值、最值等)1. 如图,为⊙O的直径,为弦,,交于,,.(1)求证:,并求的长;(2)延长到,使,连接,判断直线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解:,. ,.又,. . .(舍负). (2)直线与相切. 连接.为的直径,.在中,由勾股定理,得..,.(或,是等边三角形,.,.).⊥.又点A在圆上,直线与相切.2. 已知:如图,以等边三角形ABC一边AB为直径的⊙O与边AC、BC分别交于点D、E,过点D作DF⊥BC,垂足为F.(1)求证:DF为⊙O的切线;(2)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4,求DF的长;(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1)证明:连接DO. ∵是等边三角形 ,∴∠C=60°,∠A=60°, ∵OA=OD, ∴是等边三角形. ∴∠ADO =60°.∵DF⊥BC ,∴∠CDF =30°. ∴∠FDO=180°-∠ADO-∠CDF= 90°.∴DF为⊙O的切线. (2)∵是等边三角形,∴CD=AD=AO=AB=2. Rt中,∠CDF =30°,∴CF=CD=1. ∴DF=. (3)连接OE,由(2)同理可知E为CB中点,∴.∵,∴.∴.∴.∴. 3、如图,已知圆O的直径垂直于弦于点,连接并延长交于点,且.(1)请证明:是的中点;(2)若,求的长. 3、(1)证明:连接,如图,且过圆心,,是等边三角形. 在中,,点为的中点 (2)解:在中,又, 4.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BAC = 60°,P是OB上一点,过P作AB的垂线与AC的延长线交于点Q,连结OC,过点C作交PQ于点D.(1)求证:△CDQ是等腰三角形;(2)如果△CDQ≌△COB,求BP:PO的值.4. (1)证明:由已知得∠ACB=90°,∠ABC=30°,∴∠Q=30°,∠BCO=∠ABC=30°.∵CD⊥OC,∴∠DCQ=∠BCO=30°,∴∠DCQ=∠Q,∴△CDQ是等腰三角形. (2)解:设⊙O的半径为1,则AB=2,OC=1,AC=,BC=. ∵等腰三角形CDQ与等腰三角形COB全等,∴CQ=BC=.∵AQ=AC+CQ=1+,AP=,∴BP=AB-AP= PO=AP-AO=,∴BP∶PO=. 5. 已知:如图, BD是半圆O的直径,A是BD延长线上的一点,BC⊥AE,交AE的延长线于点C, 交半圆O于点E,且E为的中点. (1)求证:AC是半圆O的切线;(2)若,求的长.5.解:(1)连接OE, ∵E为的中点,∴. ∴ .∵,∴.∴ .∴OE∥BC. ∵BC⊥AC, ∴∠C=90°. ∴ ∠AEO=∠C=90°. 即OE⊥AC.又OE为半圆O的半径,∴ AC是半圆O的切线. (2)设的半径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