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课观察方法指导策略.doc
5页小学科学课观察方法指导策略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观察能力是他们学习和掌握科学知 识必不可少的素养,是他们智力发展的基础但在当前的科 学课教学中却存在着观察方法指导缺失现象,好多老师没有 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观察指导如观察目的不明确,有教师在 教学《蚂蚁》一课时,为了让课堂更开放,在分组后就让学 生去校园里寻找蚂蚁,观察蚂蚁,三十分钟后学生开始交流 观察结果并讨论结果学生的交流是“天涯海角”不着边, 直接导致课堂效果低下那么在小学科学课上如何指导才能 达到观察有效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指导学生观察的 三点策略一、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因此, 首先,教师要在观察活动前,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要求, 指出从观察中寻找什么,使观察过程围绕这个目的进行;其 次,教师应适时地提出问题,抓住几个观察点,把观察活动 引向纵深如:在观察沙和水时,学生往往只会对比观察两 者在形状、颜色、多少等简单特点,不懂往纵深方面观察 这时,教师可抓住“平面” “流动”这两个观察点,用提问 的方式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如“水有平面,沙有平面吗? 水平面和沙静止时各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一步一步地进行思考和观察。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指 导,如“将装有沙和水的杯子倾斜一下,水面和沙面各是什 么样的?这两者有什么差别吗? “如果把它们倒在桌上各会 出现什么情况呢?”这样通过提问,学生的观察目标就很明 确二、教师应改变对待学生观察问题的态度教师在教学中应改变对待学生观察问题的态度,特别是 对学生观察提出的问题,如果教师不了解答案或者不知道用 学生听得懂的话来回答,这时千万不能回避,如果有几次消 极的反馈后,学生观察的兴趣会越来越小我们老师应该和 学生一起去寻找答案,一起去收集资料,一起观察,改变自 己的态度,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最重要的支持者如:在观 察完蜗牛的身体特点后,有的学生就问:"蜗牛有眼睛,有 没有鼻子和耳朵呢?”我接着说:“对啊,你问得很好,蜗 牛到底有没有鼻子和耳朵呢?让我们仔细找一找吧通过 仔细观察,学生发现蜗牛身上有四个小孔,他们很高兴,但 又不知道这些小孔是什么,有什么用我让他们课后查找资 料学生通过上网查找终于知道了蜗牛大触角后面的两个小 孔是呼吸孔,即相当于鼻子,而腹足背面的两个小孔分别是 生殖孔和排泄孔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更多的知 识同时,对学生错误的观察结果,也不要轻易地说出不对, 而应该鼓励他再看看。
这样在以后的观察活动中学生们都表 现得比较积极、主动三、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1. 对比观察法将属性类似或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则易于抓住事物的 本质,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异同点如电磁铁和磁铁,它们 有相近的性质和相近的用途怎样让学生弄清它们的性质特 点呢?教学时,我让学生左手拿磁铁,右手拿电磁铁并接通 电流,然后同时用它们去吸引铁钉,并观察现象,大家观察 到铁钉都被吸引了然后再让一学生切断电流,仔细观察铁 钉的情况此时大家观察到吸在电磁铁上的铁钉落了下来 这时再问学生:“根据这一过程,你知道电磁铁与磁铁的性 质有什么不同吗?”这一看一问,电磁铁与磁铁的主要区别, 在学生脑中就清楚了这种观察方法要注意引导学生"异中 求同” “同中求异”“同异共求”,抓住所观察事物的本质 特征,使学生能从中归纳出特点,初步地、清晰地加以分类2. 动态观察法自然现象、生物的生长发育等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 此对自然界的变化、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本质的研究需要作 定期的动态的观察如青蛙的发育过程、月相的变化、太阳 高度的测定等,都需进行长时间的动态跟踪观察在天文观 察中,对星体的运动、位置变化的观察,如“观察一个月的 月阳变化”就是运用追踪观察的方法。
对一般匿动物体的研 究也采用这种方法动态观察要坚持有始有终,许多重大的发现都不是短期 观察就能获得的,这是因为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或周 期只有经过长期的追踪观察,才能观察到连续的、完整的 过程,使观察的结果更加可靠、准确3•顺序观察法是要注意让学生学会从整体到部分按顺序进行观察即 先对整体有一个粗略的认识后再分出各部分,对这些部分进 行细致的观察或按照先外形,后内部;先前面,再后面; 先上面,后下面的观察顺序有时重点特征需要优先观察 如《观察蜗牛》可引导学生学会有顺序地、全面细致地进行 观察,获得对小动物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长变化等比较 完整的认识4.多种感官观察法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听一 听、摸一摸、闻一闻,甚至要尝一尝例如:教学“水”的 内容时,我把酱油、白酒、白醋、盐水、清水放在一起,组 织学生讨论:怎样才能从这些液体中挑选出清水来?学生得 出先用眼看,分开有色的和无色的;然后用鼻闻,区分有气 味和无气味的;最后用舌尝,找出有味道和无味道的学生 很陕就能准确地鉴别出来学生观察物体有时还得借助仪 器,如利用放大镜观察撕开的纸的毛边,比较陶片和瓷片的 不同,用显微镜看看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等等。
总之,小学科学课中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需要教师在 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只有根据不同内容、不同学生坚持 开展有针对性的观察指导,学生的观察能力才能有较大的提 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