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高考历史命题走向,依据考试说明,积极备考.ppt
26页把握高考命题走向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依据依据考试说明考试说明,积极备考积极备考 第一部分 近年文综历史高考试题的特点一、考什么?一、考什么?1.重视对历史基本史实基本概念的考察——考史实考史实2.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考察————考能力考能力3.重视对历史学科基本素养的考察——考素养考素养二、怎么出?二、怎么出?命题的六个关注命题的六个关注:①①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的发展 ②②关注公共事业关注公共事业③③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④④关注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与自然的协调⑤⑤关注国家现代化;关注国家现代化; ⑥⑥关注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关注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命题的三个统一命题的三个统一:①①实现社会热点与人文学科知识的有机统一实现社会热点与人文学科知识的有机统一②②实现新情景与学科主干知识的有机统一实现新情景与学科主干知识的有机统一③③实现对考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效统一实现对考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效统一命题的三个命题的三个““新热新热””: :①①内容方面社会生活史内容方面社会生活史(社会史,生态史)②②史观方面新史学范式史观方面新史学范式(三大史观)③③方法方面研究性学习方法方面研究性学习 传统命题的内在变化传统命题的内在变化:1、政治史试题:考查重点向政治文明史转移,政治制度、政治史试题:考查重点向政治文明史转移,政治制度文明史是重中之重。
文明史是重中之重2、经济史试题:考查重点从物质技术层面转向制度层面经济史试题:考查重点从物质技术层面转向制度层面如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法令、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模式等 )3、文化史试题:精深问题与常识问题相结合成为一种趋、文化史试题:精深问题与常识问题相结合成为一种趋势各个时代新思想和文史常识题)《《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 ——黄牧航黄牧航 ( 权威性和指导性权威性和指导性) 1、对知识的理解比记忆重要、对知识的理解比记忆重要 2、历史阶段特征比阶段分期重要、历史阶段特征比阶段分期重要 3、历史的通史意识比专题史意识重要、历史的通史意识比专题史意识重要 4、探索历史事件所蕴涵的价值观比学术意义重、探索历史事件所蕴涵的价值观比学术意义重要要 5、探索人类文明的共性比差异性重要、探索人类文明的共性比差异性重要 6、学会从世界去思考比思考世界重要、学会从世界去思考比思考世界重要 7、历史试题的能力定位比题型重要、历史试题的能力定位比题型重要 8、历史试题所包含的能力层次比能力种类重要、历史试题所包含的能力层次比能力种类重要 9、历史试题的生活气息比专业味道重要、历史试题的生活气息比专业味道重要 10、历史学科能力的操作性比简单分类重要、历史学科能力的操作性比简单分类重要 11、历史学科的解释能力与评价能力同样重要、历史学科的解释能力与评价能力同样重要 12、历史学科的归纳法与演绎法同样重要、历史学科的归纳法与演绎法同样重要 (详见中史参详见中史参2008年年3.4期期)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历史考试说明历史考试说明》》解读:解读: 拿到拿到《《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后后,不能将其闲置不能将其闲置,也不能也不能随便翻翻随便翻翻,最好钻研一番最好钻研一番,加以解读加以解读. 《《说明说明》》是依据是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和《《安徽省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改革方案改革方案》》和和《《2009年国家考试大纲年国家考试大纲》》,参照,参照并借鉴了课改实验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我省普并借鉴了课改实验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我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实际状况编写而成的。
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实际状况编写而成的 高考平稳过渡高考平稳过渡 首次自主命题首次自主命题 《《说明说明》》“考试性质考试性质”中规定:中规定:“高考应具有较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说明说明》》::“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适中难度适中一些变化一些变化1、、试卷结构试卷结构的变化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科内容,原则上不跨学科综合原则上不跨学科综合2、、分值分值的变化第第ⅠⅠ卷为思想政治、历史、卷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单项选择题,共计地理三个科目的单项选择题,共计约约130分第第ⅡⅡ卷由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非卷由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非选择题组成,共计选择题组成,共计约约170分分。
3、、题型题量题型题量的变化单项选择题预计的变化单项选择题预计33题,其题,其中历史试题约为中历史试题约为11题,主观试题约题,主观试题约6题,其中题,其中历史历史2题4、、分值分布分值分布的变化必修内容的分值约占必修内容的分值约占90%,选修内容的分值,选修内容的分值约占约占10%选修内容既选修内容既可出一道主观题,也可出可出一道主观题,也可出2—3道单项选择题道单项选择题考试说明为命题者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考试说明为命题者留下了足够的空间v情感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态度体验,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v态度态度——影响个人对有关事物的信念,以及与这些信念有联系的影响个人对有关事物的信念,以及与这些信念有联系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v价值观价值观——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总评价和总看法既具有相对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总评价和总看法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稳定性和持久性,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世界观 《《说明说明》》::“命题命题不拘泥于历史教科书的不拘泥于历史教科书的具体表述,古今贯通、具体表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重视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重视‘新材料新材料’、、‘新情新情境境’的创设与运用。
的创设与运用 要求考生对图文材料的阅读、理解、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要求考生对图文材料的阅读、理解、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历史事物、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客观叙述、准确有效信息,对历史事物、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客观叙述、准确描述、解释、理解和证明,对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论证描述、解释、理解和证明,对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论证历史问题、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历史问题、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落实三维目标落实三维目标 “文明史观文明史观”强调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强调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获得的成果,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全球史观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观察历史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观察历史全球全球史观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认为,人类历史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到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 “近(现)代化史观近(现)代化史观”是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是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线索,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为纵向发展线索,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核心,重点强调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核心,重点强调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 关注三大史观关注三大史观 考试范围和内容,考试范围和内容,依据依据2009年教育年教育部考试大纲和部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要求,而的要求,而不拘泥于教材表述,不拘泥于教材表述,满足了不同地域、满足了不同地域、不同学业水平的广大考生,以及教师群不同学业水平的广大考生,以及教师群体对高考方案和高考考试内容的不同层体对高考方案和高考考试内容的不同层次的不同要求次的不同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内容1、在考试内容的编排上,教育部考试大纲是按照、在考试内容的编排上,教育部考试大纲是按照“古代中国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近代世界近代世界”、、“近代中国近代中国”、、“现现代世界代世界”、、“现代中国现代中国”的顺序编写,我省考试说明按照从的顺序编写,我省考试说明按照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世界的时间和国别顺序编排,既照顾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世界的时间和国别顺序编排,既照顾到新课改在教学内容上的模块设置,又遵循了按时间为顺序到新课改在教学内容上的模块设置,又遵循了按时间为顺序的通史体例和考生的学习习惯,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的通史体例和考生的学习习惯,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2、必修内容与国家考试大纲相同,选修内容考查的是选修、必修内容与国家考试大纲相同,选修内容考查的是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其中默罕默德,其中默罕默德·阿里改革不在阿里改革不在考试范围之内考试范围之内1、题型示例共有单项选择题、题型示例共有单项选择题21题,主观题题,主观题9题主要精选于主要精选于2008年高考题,只有一题是年高考题,只有一题是2007年年高考试题高考试题试题选择面广试题选择面广,既有全国高考卷,也,既有全国高考卷,也有先行课改实验省区的高考试题,还有命题技术有先行课改实验省区的高考试题,还有命题技术比较成熟的上海、北京等地试题比较成熟的上海、北京等地试题2、试题选择、试题选择涉及各个领域涉及各个领域,角度新颖,突出新材,角度新颖,突出新材料、新情境试题的运用,给自主命题留有较大空料、新情境试题的运用,给自主命题留有较大空间3、、“题型示例题型示例”说明从立意、知识点和解题思路说明从立意、知识点和解题思路出发,不再是简单的试题分析,针对性较强,给出发,不再是简单的试题分析,针对性较强,给考生以明确的考生以明确的导向导向和有益的和有益的启示启示。
题型示例题型示例2008年高考卷:年高考卷:全国一卷:全国一卷:3图图2表;全国二卷:表;全国二卷:2图;图;江苏卷:江苏卷:7图;图; 北京卷:北京卷:6图图1表;表;天津卷:天津卷:1图图3表;表; 广东卷:广东卷:3图图1表;表;四川卷:四川卷:1图图2表;表; 山东卷:山东卷:3图图1表;表;宁夏卷:宁夏卷:1表;表; 上海卷:上海卷:8图(其中图(其中1为曲线图);为曲线图);海南卷:海南卷:2图图1表;表; 重庆卷:重庆卷:2图(其中图(其中1为柱状图);为柱状图);注意:注意:图的种类繁多,如古迹、人物、地图、画作、照片、图的种类繁多,如古迹、人物、地图、画作、照片、漫画、报刊、壁画、文物、广告等漫画、报刊、壁画、文物、广告等12套试卷中有套试卷中有8套有套有表格,达表格,达12个之多启示:启示: 题型示例中图表式情境题,占所选题型示例单项题型示例中图表式情境题,占所选题型示例单项选择题的选择题的38%有牌匾、地图、漫画、图片、表格、有牌匾、地图、漫画、图片、表格、柱状图、绘画作品等众多形式此外,还有文献资料、柱状图、绘画作品等众多形式。
此外,还有文献资料、名人名言、歌词、案例等,只有例名人名言、歌词、案例等,只有例14和例和例19没有创设没有创设新的情境新的情境情境题占到情境题占到90%以上以上这是大势所趋,是这是大势所趋,是当前命题的方向这些材料题要求考生通过对全新的当前命题的方向这些材料题要求考生通过对全新的历史材料进行解读,运用多种思维能力和必要的答题历史材料进行解读,运用多种思维能力和必要的答题技巧,寻找正确选项技巧,寻找正确选项只会只会“死读书死读书”、不求甚解的、不求甚解的考生显然不能适应历史学科的高考要求考生显然不能适应历史学科的高考要求.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后期复习的几点建议后期复习的几点建议1. 继续夯实基础继续夯实基础, 梳理学科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凸显重点梳理学科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凸显重点内容,切勿偏离教材,内容,切勿偏离教材, 注意教材中的图片和小字内容,注意教材中的图片和小字内容,不留疑点和盲点不留疑点和盲点2. 加强解题技巧的训练加强解题技巧的训练, 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教师精讲与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教师精讲与学生精练相结合,通过配套练习查漏补缺,提高应试能学生精练相结合,通过配套练习查漏补缺,提高应试能力。
训练时必须做到精,练典型,练类型,练思路、方力训练时必须做到精,练典型,练类型,练思路、方法、技巧模考后法、技巧模考后,不仅给学生正确答案不仅给学生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分更重要的是分析解题思路析解题思路,得分点得分点,得失分的原因等不要得失分的原因等不要陷于新的题陷于新的题海战术 3. 走进学生走进学生,了解学情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心理(如盲目、烦躁、懈了解学生的心理(如盲目、烦躁、懈怠等情绪),倾听学生的声音怠等情绪),倾听学生的声音,多鼓励,有针对性的指导多鼓励,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不仅是班主任的工作,任课教师也责无旁贷这不仅是班主任的工作,任课教师也责无旁贷4. 关注安徽乡土历史关注安徽乡土历史5.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处理好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处理好热点专题与同类点的关系在专题的选择上注意与热点热点专题与同类点的关系在专题的选择上注意与热点问题结合,寻找现实与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讲热点问题结合,寻找现实与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讲热点专题的同时,注意同类问题的拓展和延伸但不要盲目专题的同时,注意同类问题的拓展和延伸但不要盲目追逐热点,而忽视了学科主干。
追逐热点,而忽视了学科主干 选择题的训练选择题的训练选好题选好题是有效训练的是有效训练的前提多选多编前提多选多编“情境式选择题情境式选择题”,增,增加选项地干扰性,使学生能力在训练中加选项地干扰性,使学生能力在训练中得到增强得到增强例如例如:材材料料解解析析题题 要要带带着着问问题题看看材材料料,,看看着着材材料料想想教教材材要要善善于于从从材材料料中中寻寻找找有有效效信信息息,,长长的的分分段段找找,,短短的的分分句句找找,,找找材材料料与与问问题题的的相相关关点点,,找找问问题题与与教教材材的的相相近近点点,, “结结合合所所学学知知识识”指指的的就就是是教教材材,,当当材材料料观观点点与与教教材材不不一一致致时时要要以以材材料料为为准准,,材材料料题题的的答答案案尽尽量量从从材材料料中中来来回回答答问问题题要要着着重重审审题题,,要要善善于于把把一一个个大大的的问问题题分分解解成成几几个个小小问问题题,,做做主主观观题题要要关关注注每每一一个个问问题题的的赋赋分分,,分分值值大大的的多多写写,,分分值值少少的的少少写写在在时时间间和和空空间间允允许许的的前前提提下下,,主主观观题题的的答答案案鼓鼓励励多多写写。
要要坚坚持持史史论论结结合合,,论论从从史史出出((基基本本史史实实+意意义义或或影影响响)),,坚坚持持两两点点论论和和重重点点论论开开放放式式的的问题可自由发挥,但大的观点不能错问题可自由发挥,但大的观点不能错 总结历史规律,将知识类化、同化总结历史规律,将知识类化、同化1) 历史事件历史事件: 一般从一般从背景背景(大的历史事件从国际、国内两方(大的历史事件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展开)、面展开)、过程、结果、性质和影响过程、结果、性质和影响几方面掌握几方面掌握;(2) 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放到放到“特定历史条件下来分析特定历史条件下来分析”,从内部看,一般从,从内部看,一般从物质、阶级、思想、社会矛盾物质、阶级、思想、社会矛盾几方几方面来分析面来分析;(3) 失败的原因失败的原因: 一般要从一般要从主观和客观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两方面分析4) 经济发展的原因经济发展的原因: 一般考虑一般考虑吸取教训、调整政策或变革生吸取教训、调整政策或变革生产关系产关系 总之总之,历史又是丰富多彩的,一定历史又是丰富多彩的,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将历史将历史“公式化公式化”、历史人物脸谱化都是危险和有害的历史人物脸谱化都是危险和有害的如:材料解析题中要求如:材料解析题中要求“结合材料结合材料”来回答时,就必须紧来回答时,就必须紧扣材料来解答扣材料来解答(1) 安徽历史名人安徽历史名人:如大禹、老子、庄子、管仲、曹操、如大禹、老子、庄子、管仲、曹操、华佗、毕升、包拯、朱熹、朱元璋、胡雪岩、李鸿章、华佗、毕升、包拯、朱熹、朱元璋、胡雪岩、李鸿章、胡适、陈独秀、陶行知、邓稼先、汪道涵等胡适、陈独秀、陶行知、邓稼先、汪道涵等2) 在安徽大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在安徽大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如洋务运动、刘邓挺如洋务运动、刘邓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农村改革等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农村改革等3) 中部崛起中部崛起4) 徽商5) 改革改革30周年(如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小岗村)周年(如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小岗村)(一)徽商的兴起背景和条件:(一)徽商的兴起背景和条件: 1、自然环境,生计所迫自然环境,生计所迫 2、物产丰富,交通方便,毗邻经济发达苏杭地区物产丰富,交通方便,毗邻经济发达苏杭地区 3、、“徽骆驼徽骆驼”精神,吃苦耐劳,勤俭、谦让、诚信。
精神,吃苦耐劳,勤俭、谦让、诚信二)徽商衰落的原因:(二)徽商衰落的原因: 1、道光的盐政改革道光的盐政改革 2、对商业征收重税对商业征收重税 3、外国投资的影响 、外国投资的影响 4、拘泥于封建生产经营方式的徽商,面对新的经营局势未能变革更新,、拘泥于封建生产经营方式的徽商,面对新的经营局势未能变革更新,在与新兴的闽、粤、江、浙商帮竞争中,逐渐被其压倒在与新兴的闽、粤、江、浙商帮竞争中,逐渐被其压倒 5、咸丰同治年间,徽州战乱,太平军与清军在此攻防争夺,激战不断咸丰同治年间,徽州战乱,太平军与清军在此攻防争夺,激战不断 6、儒学理念的影响儒学理念的影响 7、封建社会官场倾轧的影响封建社会官场倾轧的影响关于徽商关于徽商近几年的高考没有回避热点问题近几年的高考没有回避热点问题如如2008年高考:年高考:全国卷一全国卷一:人才强国(选官制度)、民族团:人才强国(选官制度)、民族团 结(土尔扈特部结(土尔扈特部回归)回归)北京卷北京卷::2008年灾害;奥运火炬传递;改革开放年灾害;奥运火炬传递;改革开放30周年天津卷天津卷:教育;三农教育;三农重庆卷重庆卷:民生;改革。
民生;改革山东卷山东卷:和谐社会;改革开放;现代化和谐社会;改革开放;现代化宁夏卷宁夏卷:罗斯福新政和次贷危机;文明史罗斯福新政和次贷危机;文明史广东卷广东卷: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今年的热点问题今年的热点问题: :1 1、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2 2、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3 3、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改善民生,促进和谐4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问题三农问题) )5 5、抗灾救灾抗灾救灾6 6、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7 7、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8 8、能源、交通方面的重要工程建设能源、交通方面的重要工程建设9 9、中美关系、中美关系( (建交30周年) )1010、中日关系、中法关系、中日关系、中法关系1111、、历史性的会晤历史性的会晤(陈江会)与台湾问题与台湾问题 1212、改革开放、改革开放3030年1313、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1414、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1515、周年大事、周年大事( (凡是年代末带凡是年代末带“8”、、“9” 或或“10”的历史大事的历史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