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鹤琴纪录片观后感-(最新版-已修订).pdf
2页观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有感观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有感 2020 年 6 月,我园开展了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活动中,组织 全体教师观看了纪录片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 ,全片分为 5 集 介绍了我国新教育事业的先驱者、 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陈鹤琴先生 的生平经历和思想理论在大学时期,就了解过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 念,再加上这次的学习和工作后的一些实践和经验,简略的谈谈陈鹤 琴先生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先生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而学前儿 童周围的环境不外乎两个方面:大自然和大社会我在实践过程中, 也确确实实地感受到, 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和大社会的教育不仅孩子会 乐意接受,而且教育效果也非常好由于学龄前幼儿年龄的限制,他 们比较容易接受较为直观的事物, 如果我们多带他们到外面大自然中 走走, 他们的收获通常都比在幼儿园的教室里看着挂图或是多媒体要 多 为培养幼儿社会性发展,我园一直提倡幼儿能够走进社区,走进 社会,所以我们一直让幼儿定期去参加“重阳敬老”和“走进社区” 的活动,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到了一些与他们不一样的人群, 从开始的有些害怕、不愿靠近,到后来的每次都会为爷爷奶奶准备礼 物、节目,为他们捶背捶腿这些都体现了幼儿关爱情感的萌发和 提升,而这也是在教室中无法达成的一种真实的情感体验。
社会是个 大课堂,我们要引领孩子们在这个大课堂里学习更多、实践更多 陈鹤琴先生还提出了一个做中教,并在此过程中求得进步,教师 和孩子都来做,必要时给孩子提供帮助 “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 进步”这是活教育的方法-论,共有十七条教学原则,而这些都是以 幼儿为主体的 就像在区域活动中,孩子能通过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的区域,并 在各个区域中做他们想做的事, 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观察幼儿的活动情 况,对于有困难的孩子,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暗示,让他尝试自己 解决如不能解决的,教师就要提供帮助都是以幼儿为主体,使幼 儿能够在一个处于主动学习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从陈鹤琴先生文章的字里行间里就可以看出他对孩子那份喜爱, 对教育事业的那份热爱时至今日,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对于我 们的工作和学习仍然有着很大的帮助和启迪 我也将不断地学习吸收 各种有益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求索,不断实践, “不积跬步,无 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有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才 能为我热爱的幼教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