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计算相关要求、指标.docx
37页一、给水工程规划( 1)运算用水量单位用地指标法: 通过各种用地的用水量指标乘以各种用地类型的用地面积得到各种用地的用水量,再将各种用地的用水量相加得到城市用水总量;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指标(万 m 3/ 万 km 2日)区域特大城市大城市城市规模中等城市小城市一区二区1.0 ~1.70.5 ~1.20.7~1.30.3~0.90.6~1.00.3~0.70.4~0.90.25~0.6三区0.5 ~0.80.3~0.70.25~0.50.2~0.4本表为规划其最高日指标,并已包括管网漏水失水量;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地域分区 日用水量 〔 L/ 人 d〕 适用范畴一 80~135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二 85~140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三 120~180 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安徽四 150~220 广西、广东、海南五 100~140 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六 75~125 新疆、西藏、青海《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GB/T50331-2002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 m3/ha 日)区域 城市规模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一区180~280160~250130~230125~220二区130~195110~17095~15085~145三区130~185110~16095~14085~133本表为规划其最高日指标;序号其他用地用水量指标(用地代码m3/ha 日)用地名称用水量指标1W仓储用地20~ 502T对外交通35~ 603S道路广场20~ 254V市政公园用地25~ 505G绿地10~ 306D特殊用地50~ 901.沿海开发区城市综合用水量指标可依据实际情形酌情增加;2.本表指标为最高日指标;日变化系数: Kd=年最高日用水量 / 年平均日用水量; Kd 通常为 1.1~1.5;规划时,可参考如下值:特大城市 1.1 ~1.3,大城市 1.2~1.4,中等城市 1.3~1.5,小城市 1.4~1.8;气温较高地区可选用上限值;时变化系数: Kh=最大日最大时用水量 / 最大日平均时用水量; Kh 通常为 1.3~3.0,在房屋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完善的地区取高值,相反取低值;( 2)布局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水厂 :一般依据上位规划布置,四周应布置不小于 10m 绿化带;水厂的用地指标按《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确定的指标掌握;也可以参考《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确定,见下表;依据体会,规模在 20 万 m 3/d 以下的的水厂,每生产万吨水量的用地面积 2700 ~3300m 2,水量越小的水厂,单位水量用地面积越接近上限;水厂用地掌握指标建设规模(万 m 3/d )地表水水厂每 m3/d 用地指标( m2)配水厂每 m3/d 用地指标( m2)5~100.8~0.30.4~0.210~ 300.5~0.20.2~0.15> 300.3~0.10.20~0.08加压泵站 :位置应靠近用水集中地区,用地按规划给水规模确定,四周应布置不小于 10m绿化带;建设规模(万 m 3/d ) 加压泵站(㎡ d/ m 3) 5~10 0.25~0.210~30 0.20~ 0.1030~50 0.10~ 0.03干管 :管径一般在 200mm 以上, 平行干管间距为 500~800m ;沿规划道路布置, 尽量防止在重要道路下敷设,多布置在高地;支管 :管线应遍布整个给水区内;主要掌握点标高 :最小覆土深度在车行道下为 0.7m,人行道下为 0.6m;冰冻地区位于冰冻 线以下深度为管径 d=300~600mm 时为 0.75d ,d >600mm 时为 0.5d ;( 3)运算管径d=( 4Q/ π v). 式中 1/2 指开平方( m); Q——最高日最高时的管段运算流量( m 3/s);V——管内流速( m/s ) 流速一般不得大于 2.5~3.0m/s ,不得小于 0.6m/s ;经济流速:管网投资费用和日常运行费用之和最小时的流速 Ve;在确定管径时, 需要在当地适用的较经济的肯定流量范畴 (称为经济界限流量) 选定管径(经济管径),在缺乏适合当地的资料时,可参照以下范畴选定;从管段的供水安全等考虑,需适当放大管径;d=100~300mm 时, Ve =0.1~1.1m/s ;d=350~600mm 时, Ve =1.1~1.6m/s ; d=600~1000mm 时, Ve=1.6~ 2.1m/s ;( 4)管材a 长距离大水量输水系统 :压力低时可选用预应力混凝土管; 压力较高时可选用预应力混凝土管和玻璃钢管;b 城市输配水系统 :球墨铸铁管或玻璃钢管;c 室内及小区内 :塑料管;二、排水工程规划( 1)运算雨水排放量和污水量污水量 :城市综合用水量(平均日)乘以城市污水排放系数;污水性质排除率城市污水城市生活污水0.75~0.900.85~0.95一类工业0.80~0.90工业污水二类工业0.80~0.95三类工业0.75~0.95雨水量: Q =ψ qF 〔 L/s〕上式中: Q——雨水流量 〔L/s〕 ;q——降雨强度( L/ha s );南京市暴雨强度公式: q=10716.700 ( 1+0.837lgP) / ( t+32.900 )1.011 或 i=64.300+53.800lgP/( t+32.900 ) 1.011 ;其他城市的可以参见《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手册》以及《建筑工程设计资料手册》等资料;南京市暴雨强度公式出自《南京市暴雨强度公式(修订)查算表》 2021.2上式中: p ——重现期;地势 地区使用重要性中心区、使馆区、地势分级 地面坡度有两向地面排水一般居住区、一般道路工厂区、仓库区、干道、广场特殊重要地区出路的平缓地势有一向地面排水出路的谷地无地面排水出路的封闭凹地<0.002 0.333 ~0.5 0.5 ~1 1~20.002 ~0.01 0.5 ~1 1~2 2~3> 0.01 1~2 2~3 3~5“地势分级”与“地面坡度”是地势条件的两种分类标准,符合其中的一种情形,即可按表选用;如两种不利情形同时占用,就宜选用表内数据的高值;t ——集水时间( min) t= t 1+mt 2;t 1——地面集水时间,取 10— 15 ( min );(一般为 5~15min ); t 2——雨水管内流淌时间, ( min );t 2=∑( L/60v )(L 为上游各管段的长度, v 为上游各管段的设计流速)m—— 减折系数(管道用 2,明渠用 1.2 );(《室外排水设计规》 GB50014-2006 在 2021 年修订时, 为提高排水的安全保证性, 提出经济条件较好、 安全性要求高的地区和没有折减的排水 管渠 m 可取 1;)ψ——综合径流系数;城市综合径流系数序号 不透水掩盖面积情形 综合径流系数1建筑稠密的中心区(不透水掩盖面积>70%)0.6~0.82建筑较密的居住区(不透水掩盖面积50%~70%)0.5~0.73建筑较稀的居住区(不透水掩盖面积30%~50%)0.4~0.64建筑很稀的居住区(不透水掩盖面积<30%)0.3~0.5不同材质路面径流系数地面种类 径流系数各种屋面、混凝土和沥青路面 0.85 ~0.95大块石铺砌路面和沥青表面处理的碎石路面 0.55 ~0.65级配碎石路面 0.40 ~0.50干砌砖石和碎石路面 0.35 ~0.45非铺砌土路面 0.25 ~0.35公园或绿地 0.10 ~0.2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2021 年版)F——设计管段的排水面积( ha);( 2)确定排水体制、排水设施以及管线平面位置、管径、主要掌握点标高排水体制: 分为雨污分流制、 雨污合流制两种; 一般新建地区多采纳雨污分流制,老城也应逐步由截流式雨污合流过度到雨污分流制;污水处理厂: 依据总规确定位置、规模和污水收集范畴,四周应布置不小于 10m 绿化带;污水处理厂建设用地指标(单位: m 2 d/m 3)建设规模 Ⅰ类3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3 3 3 3处理级别20~50 万 m/d10~20 万 m/d5~10 万 m/d2~5 万 m/d0.5 ~2 万 m/d一级 0.3~0.4 0.4~0.6 0.6~0.8 0.8~1.0 1.0~1.4二级 0.5~0.6 0.6~0.8 0.8~1.2 1.2~1.5 1.5~2.01.表中指标规模大的取下限,规模小的取上限;2.表中指标不包括污水处理厂出水回用需增加的用地;3.深度处理的面积应视情形增加;排水泵站: 四周应布置不小于 10m 绿化带;建设规模Ⅰ类Ⅱ类Ⅲ类Ⅳ类泵站性质20 50 万 m3/d10 20 万 m3/d5 10 万 m3/d2 5 万 m3/d污水(㎡)2000 ~27001500 ~20001000~ 1500600~1000合流(㎡)1500 ~22001200 ~1500800~1200400~800~ ~ ~ ~小于Ⅳ类规模的泵站用地面积按Ⅳ类规模的指标掌握;大于Ⅰ类规模的泵站,每增加 10 万 m3 /d,用地指标增加 300 ~400m 2;雨水泵站规划用地指标雨水流量( L/S) 用地指标(㎡ S/L)20000 以上 0.6~0.410000~20000 0.7~0.55000~10000 0.8~0.61000~5000 1.1~0.8建设规模大的取用地指标下限值,规模小的取用地指标上限值; 中心城地区新建雨水泵站应在此指标基础上压缩 10%~20%;(江苏省城市规划治理技术规定 2021)雨水调蓄池: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20000m 2 以上新建建筑应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设置雨水调蓄池;路幅超过 70m 的道路两侧宜逐步配套雨水蓄水设施;每公顷建设用地宜建设不小于 100m 3 的雨水调蓄池; (江苏省城市规划技术治理技术规定 2021)检查井: 在管道交汇、转弯、 管道尺寸或坡度转变、跌水等处以及相隔肯定距离的直线管段上,均应设置检查井,检查井在直线管段上的最大间距可依据具体情形确定;跌水井: 当检查井中上下游管渠的管底跌落差为 1~ 2m 时,宜设跌水井;跌水水头大于 2m 时,必需设跌水井;当检查井中上下游灌渠的管底跌落差小于 1m 时,只把检查井底部做成 斜坡,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