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备考2025辽宁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docx

65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587039821
  • 上传时间:2024-09-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7.56KB
  • / 6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备考2025辽宁省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1、教学《雷雨》,教师导入:“上世纪30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在清华园创作了一部四幕剧: A.以最动人心魄的情节开题、调动了学生的“味蕾”B.在导人中步步设疑、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负担C.导入设计思想巧妙教师的语言平淡一点也可D.学生是学习者、探究者的身份不符合高中学情【答案】 A2、文言文总结课上,教师举例说明“古今异义词”下列例子不合适的是(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B.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D.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答案】 B3、学习了《装在套子里的人》之后,学生对典型人物形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因势利导,鼓励学生阅读有关吝啬鬼形象的作品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 )A.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B.茅盾《子夜》C.果戈理《死魂灵》D.吴敬梓《儒林外史》【答案】 B4、教师指导学生练字时,向学生介绍不同字体的特点,下列字体中具有“点画替代”“笔画简省”“笔顺改变”“方圆兼备”等特征的是( )A.篆书B.行书C.楷书D.隶书【答案】 B5、教师围绕“寻找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这一主题,组织学生拓展阅读。

      下列作品不适合选用的是( )A.《威尼斯商人》B.《堂吉诃德》C.《欧也妮·葛朗台》D.《死魂灵》【答案】 B6、某教师在九年级开设名著导读课,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多彩的戏曲世界”展开阅读下列作品不合适的是( )A.《红与黑》B.《雷雨》C.《钦差大臣》D.《西厢记》【答案】 A7、阅读《看云识天气》的课堂导入,按要求答题A.教师巧妙地将已学知识转换为本节课的教学资源B.教师的两个连续的发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C.教师的这种导入方式可以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D.教师的讲解生动形象,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答案】 D8、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古代诗词中“柳”的意象,体悟其多样的内涵,下列“柳”的意象与离愁别恨无关的是(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C.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答案】 D9、对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表达与交流”方面的实施建议,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B.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C.应鼓励学生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D.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答案】 D10、某版高中必修教材“名著导读”共选10部中外名著,每册安排2部。

      导读内容包括“背景介绍”“作品导读”和“思考与探究”三个部分其所推荐名著涉及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包括小说、戏剧、语录体散文等多种文体作品,旨在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以及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等对该“名著导读”部分的实施建议恰当的是(  )A.名著学习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应规定学生课内外均要大量反复阅读B.以“名著导读”部分所推荐的作品为重点,依据学情适当增补推荐作品C.利用两周时间集中完成名著导读部分的学习以迅速取得此专题的教学成果D.课内学习计划的文章足以丰富学生阅读,能提升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名著导读可忽略【答案】 B11、某教材设置了“满怀豪情,放声高歌——走进宋词豪放派”专题,下列作品适合选人该专题的是( )A.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C.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朱敦儒《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D.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宋祁《玉楼春-春景》、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答案】 A12、下列贯串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的学习任务群是( )A.学术论著专题研讨B.当代文化参与C.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D.汉字汉语专题研讨【答案】 B13、学习完《窦娥冤》后,学生对文中窦娥的三桩誓愿进行总结,以下总结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血溅白练,这桩誓愿是希望到刑场上围观的人群立刻了解她的冤屈B.三桩誓愿表现了窦娥对统治阶级昏庸判案的愤怒C.三桩誓愿也表现了当时人民仇恨罪恶统治,要求变革现实的强烈愿望D.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乐观态度【答案】 D14、学习《兰亭集序》,教师在课堂上亲笔撰写了一幅书法作品,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字体(行书),“大家说说,有我国‘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作品是什么?”(《兰亭集序》)教师课件展示作品,让学生感知行书行云流水之美今天,我们一起看看这篇作品写了什么内容对该教学行为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导入形式新颖,有助于展示教师的特长B.课堂上撰写作品,时间略长,导入稍显拖沓C.导入比较好地引入了教学内容D.丰富了课堂.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答案】 A15、某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为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 A.第一题旨在通过概述内容和分析人物达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B.第二题引导学生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双重眼光.一是儿时的眼光.二是写作时的眼光第一种眼光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C.第三题设计目的单一、明确.即就全文核心部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D.第四题。

      对印象深刻的人进行一二百字的写作,主题要求宽泛,不符合写作教学的要求【答案】 A16、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实施建议中“教学建议”的内容的一项是( )A.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B.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C.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D.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答案】 B17、某版高中语文教材设置有“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专题,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篇目,以下不符合推荐要求的一项是(  )A.《醉翁亭记》B.《钴镯潭记》C.《洛神赋》D.《雁荡山》【答案】 C18、李清照《醉花阴》中有词云:“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下列对“人比黄花瘦”的妙处解说得较为恰当的是( )A.“西风”起时的黄花本已很瘦,而此时人比黄花还瘦,以花衬人,更为生动传神地表达出“销魂”之深B.黄花娇小瘦弱人比黄花瘦是说人比黄花更好看C.“人比黄花瘦”中将花与人相比,突显出人更加瘦弱D.花人相映,互为衬托;以人比花,更为形象【答案】 A19、阅读两位教师教学《孙权劝学》的课堂小结,按要求答题A.两位教师的课堂小结均为学生后期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基础B.两位教师的课堂小结均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C.教师甲的总结有助于达成知识与能力维度的教学目标D.教师乙的总结让学生趁热打铁,强化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答案】 D20、阅读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活动方案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A.其环节展示作品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B.整体活动设计未能体现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C.专题研究中的历史传说没有脱离语文学习的范畴D.多种活动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答案】 B21、学习《囚绿记》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这篇文章有什么深刻内涵?教师提问后,教室内很安静,没有学生回答此问题教师继而又提出了三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喜欢绿?“囚绿”之后为什么又“放绿”?“放绿”之后又为何“怀绿”?教师鼓励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进行讨论最终总结出文章内涵并有条理地表述出来下列针对教师以上教学行为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A.教师在首次提问无人回答后,应对学生行为及时做出正面评价,以免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B.教师之后所提的三个问题是教师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及时调控,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机智C.后三个问题的设置由易到难、由浅到深,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逐步理解文意D.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讨论,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适时、适度的引导作用【答案】 A22、学习《狼》,教师在讲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句中“犬”的意义时,指导学生学习了“犬”字的语法现象,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其相同的一项是( )A.斗折蛇行(《小石潭记》)B.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C.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D.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答案】 A23、阅读《蜀道难》教学随笔片段,按要求答题。

      A.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了解课文B.语文教学内容不在于“大而全”,而在于“小而深”C.诗歌教学强调反复诵读,朗读是培养语文语感的重要方式D.语文教学需善于利用注释及其他助学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答案】 A24、教学《雷雨》,教师导入:A.以最动人心魄的情节开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B.在导入中步步设疑,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负担C.导入设计思想巧妙,教师的语言平淡一点也可D.学生是学习者,探究者的身份不符合高中学情【答案】 A25、某教材在选修模块中设置了“唐风雅韵·唐代山水田园诗”专题下列作品适合入选的是( )A.王维《辛夷坞》、孟浩然《过故人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B.白居易《大林寺桃花》、陆游《游山西村》、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C.李白《送友人》、孟郊《烈女操》、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D.柳宗元《渔翁》、王翰《凉州词》、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答案】 A26、学习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一课时,教师结语:A.作为拓展型结束语,让学生对下节课满含期待B.对本课时内容的概括,一语中的、简洁精当C.多媒体画面的插入,使结束语时间长,显得拖沓D.教师从小说三要素的角度进行总结与延伸【答案】 C27、某教师选择罗森塔尔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开设选修课程,这一课程属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