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务本求实 科学发展 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主旨—赴鄂教育考察报告.doc
8页务本求实科学发展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主旨 赴鄂教育考察报告呼家楼中心小学孙连喜湖北素有重教兴学的传统19世纪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 自强学堂,近代高等教育就是在武汉萌芽,……怀着对湖北教育的好奇之心,在朝阳区继续教育办公室领导的带领 下,我们开始了赴鄂教育考察的旅程此次考察历时七天,从2009年4月10日开始至4月16日结束其 间我们先后考察了宜昌市英杰学校、宜昌市第一中学、丹江口市第二中学 和武汉市洪山高等中学等学校在上述学校中,从学校的服务对象看,有涉及小学、初中、高中教育 的12年一贯制学校,有普通初中校,也有高中校;从办学体制看,有公 办学校也有民办学校;从学校的办学声望看,有普通学校也有省市级的名牌学校短短七天的考察虽然仍属走马观花,但上述学校沉稳敦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崇文尚德的办学理念,务本求实的教育教学态势、还有百家争鸣的教学研究氛围让我们陶醉,令我们深思,引我们悟道沉稳敦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石考察中,我们深深感受到湖北作为一个教育大省所饱含的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敦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所到之处我们感受着荆楚大地教育历史的厚 重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馨香。
宜昌市第一中学的前身是由宜昌府初级师范学堂改成的宜昌府中学堂,是宜昌官办中学的开始,迄今经历几多动荡与变迁内战的硝烟,抗 日的烽火使学校沐浴了血与火的历练;新中国的诞生,改革开放的洗礼, 使学校获得新生,赢得机遇与发展而今,在人民的赞誉声中,该校即将迎来自己的百年华诞丹江口市第二中学的前身是李宗仁先生1937年在湖北所办军校第二 分校,秉承抗日爱国的意志,经历几多磨难,辗转奔波努力办学,播撒文 明于万众之中,……;终于跨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 现今仍在努力奋进,培育未来栋梁之幼苗我认为,一个没有厚重教育历史积淀的教育形象给人的感觉往往是飘 忽的,缺少稳重感;既有深厚久远的历史积存,又有现实辉煌功业的教育形象给人的感觉才是成熟的,厚重的且富有活力的珍爱传统教育遗产就是保护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石务本求实的教育理念在走访的学校中谈到办学目标,说到教育理念,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朴实”走进宜昌市英杰学校赫然映入眼帘的是“真、善、雅”三个大字,这向我们昭示了英杰学校的育人目标是真诚、善良、文雅他们要求自己的 学生在毕业时应该拥有以下的财富:一副健康体魄、一颗博爱心灵、一腔 浩然正气、一身文明习惯、一份合格成绩、一项文艺特长、一口标准国语、 一门流利外语和一手漂亮字体。
这“九个一”用白描的手法,彰显了英杰 学校的人才标准,言辞朴实无华,没有高调,没有造作与娇柔摆在我们 面前的是实实拍拍的标准和成品与之相比,想到我们有些学校办学中的 调高事虚、做一夸十,实在是有些汗颜说到这里我想到了学校教育工作的返璞归真的问题现在很多小学生 满口的“大人话”,敢说“大话”,会唱“赞歌”,“口号式”的语言说得很 漂亮,但书包父母背,衣服家长洗,不懂尊卑长幼,不知谦和礼让,…… 这是我们教育的缺失我们对儿童的教育是“高档”的,“超豪华”的这样的“精神食粮”是他们无法理解和难以消化的这种儿时的“消化不良”,造成了他们成 长中道德品行的发育不良,因而出现了高中、大学补充“什么叫孝敬”,“怎样尊重”,“应遵守哪些公德? ”这些“基本营养”的现象而这时的 补充,让人感到有一种为时恨晚的无奈:少年的愤世厌学、吸烟酗酒、对 同伴动辄“刀兵相见”,……;高校学子的不时坠楼,心理的脆弱让我们 震惊我们对孩子的成功教育是充实的,而应对挫折的教育呢?当前,溺爱孩子是家庭教育中很普遍的现象溺爱有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家庭中没有规矩;二是孩子违反了规矩,家长没有及时给予惩罚家 庭教育如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呢?过分的鼓励、表扬又何尝不是一种溺爱 呢?溺爱的后果是孩子长大以后难以适应“惩罚”和“挫折”,有的甚至 因一些小的波折而萌发轻生的念头。
一帆风顺,很少挫折我们的受教育者是在我们教育的管理者、教育 的实施者善意搭建的温室里成长起来的当他们作为成品步入社会的时 候,能够耐受挫折的寒流吗?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长大后可能会更多的 感到孤独,谁来帮助他们驱赶孤独,战胜挫折呢?少年儿童教育要回归正位,从最朴实的传统美德开始,从孩子们身边 的琐事开始,不搞提苗助长,不能走极端我在网上看过台湾一所学校校长在大陆某名牌大学作报告的演讲稿, 相当震撼他的学校学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学校没有工人,没有保卫,没 有大师傅,一切必要工种都由学生自己去做学校实行学长制,三年级学 生带一年级学生全校集合只需3分钟学生见到老师七米外要敬礼学 生没有寒署假作业,没有一个考不上大学的这所学校的惩戒也是严厉的, 每年三千多学生中,因违反校规校纪被校方开除的也有二、三百人这就 是台湾享誉30年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在台湾各大报纸 招聘广告上,经常出现"只招忠信毕业生”字样这位校长在报告中讲,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我 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每个学生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 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我的责任……人人都 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团体?所以说,每个 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
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就是这样教育学生的如果教室很脏,老师问:“怎 么回事? ”假如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报告老师,今天是32号同学值日, 他没打扫卫生”那样,这个学生是要挨批的在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学 生会这样说:“老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我觉得这就是朴素实惠的道德教育从细微小事进行良知渗透,多一 些孩子能身体力行的美德教育,少一些花了呼哨的空洞说教,对我们的孩 子有益,对我们自己有益,对我们的国家有益三、稳健坚实的教改步伐谈到教学改革、谈到教师培养,通过座谈、走访,这些学校给我 的突出感觉是踏实、稳健,不躁动、不折腾当世人都忙忙碌碌的追风赶雨,惟恐被指为不时尚,不开化的时候, 当别人家已经热闹开锣,响声惊天动地的时候,又当别人家跟风播种青苗 一片高调狂庆“丰收”的时候,你能耐得住寂寞,审慎思考,稳步前行, 不能不说是一种修养和道行湖北是至今未进入课改的两个省份之一这次考察虽然没有欣赏到他 们新课改的英姿,但也没感到湖北教育教学改革的寂寞;我们实实在在感 受到了他们在教改、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力度和气魄英杰学校的“打造名师,潜心育人”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真心爱学 生”,确实把“学生求知的眼神”作为“自己心中最美丽的画卷”学校领 导的“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使每一位教师有了以校为家的归 属感,而该校的“文化较实力,全面育人才”的宗旨则使该校教师回归到 教育教学的本位,切实在提高个人文化品味,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抛 弃了许多花拳秀腿,更求实更求真。
说到稳健,不能不提宜昌一中的“名师培训工程”这是一个有目标、 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实施的教师培养工程该工程将管理措施与培养 方式相结合,方案雏形源于教师,成案于校长,实行于基层该工程的实 施,使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都有了自我鞭策的力量该学校领导清楚地认识到:“教师队伍的战斗力是学校的核心竞争 力”,所以在教师培养上真正花心血,尽心力,不遗余力,使得教师队伍 不断的成长壮大,素质越来越高,办学效益越来越好,名声越来越大我以为,不去盲目跟风,始终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旋律是这些学校 成功的秘诀之一我这里说的不跟风并不是说不去接受新鲜事物,而是说要理智地对 待,不去盲从,要从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去理智地对待,科学地研 究;而不是东风来了西倒,西风来了东倒,旋风来了晕倒理智地对待, 就是不盲目跟风,保持清醒头脑,学会借力,把所有来风,转化为推动学 校教育教学主体工作的动力;科学地研究,就是找准契合点,作用点,把 来风作为我们教育教学这个主风车转速提升的推动力,而不是干扰力,更 不能成为阻力,我这里也不是反对新课改,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教学 方法,推动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
我觉得值得商榷的是凡事不能走 极端在推动新课改的同时,对以往的教育教学方法应该采取一种科学的 态度辩证唯物主义者应该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诚然,新课改带来 了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但许多空耗课时的形式主义的东西也拥进了课堂 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对传统教法的完全否定,是我们在新课改听评课 时经常听到的有些教师也把这作为新课改与旧教学的切割点这不免有 些偏颇孰不知,对传统的东西采取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舍其糟粕才 是真正科学的态度冷静地反思新课改的现状,科学地对待以往的教育教 学资源,精准地把握本校教育教学的穴脉,才能开出好方,妙方,真正推 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发展这就是我所说的不跟风四、宽松和谐的办学环境在鄂考察的几天里,所走过的学校给我们的感觉是各有特色,各有追 求,而在谈吐之间共同流露出的是办学氛围的宽松他们得到的更多的是 上级领导的引领和服务;很少的行政干预使校长可以放开手脚去打拼,去 设计学校的未来,去创造学校的未来这里的一切都是为了学校的生存和 发展,为了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不见的是个人功利追求的焦虑与浮躁,所 以有了武汉洪山中学的蝴蝶展览馆,有了他们学生的“善于动手、善于思 考、善于表达”也有了他们成果丰硕的高考升学率。
湖北的教育确实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科技、外语各类特长活动生动活泼他们有“走进童话世界,享受七彩阳光”校园主题活动,他们也有“诵千古美文,扬传统文化”读书节活动师生崇尚读书勤以读书以 至博览、读书知理学以致用,书声朗朗,曼妙侵心,书香缭绕沁人心脾, 这条主线应该是上述学校成功的秘诀之一,也是他们求得学校生存发展的 法宝,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应如此呢?我想,务本求实,不追风,不功利、不折腾,始终抓住教育教学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