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docx
3页小学语文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杨德虎 四川省闻中市金域镇大域中心学校637494摘要:学校是培育学生成才的摇篮,不仅传授学生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 还要让学牛懂得做人的道理,促进学生德育、智育、美育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 文教学活动中,将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总结出适合学牛发 展需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新课改在学校中的大力实行,这就是 校木教研的内涵木文将论述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并提出校木教研的实践 意义和方法,以供广大语文教师参考和借鉴关键词:小学语文 校木教研 实践引言:小学牛活泼好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 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为语文教学增加了难度以往教师在语文 教学中只是授业者,将自身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学生普遍 缺乏学习积极性,语文教学效果因而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校木教研对教师提 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以研究者的身份不断地改革和完善语文教学计划,从而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 水平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1. 教学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符随着新课改的大力实施,小学教育的内 容和方法都有了重大变革,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语文教学也逐渐与 国际相接轨。
然而对于农村学校来说,教学资金有限,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新课 改的推广也受到了极大的阻碍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偏低,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 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也因缺乏资金的支持而无法顺利 开展,所以语文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2. 教学流于形式学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 培养,部分教师在讲课时忽视了学牛的理解能力,讲的内容过于高深,学牛无法 理解课程内容,也就不能跟随教师的思路学习还有些教师过于重视基础教学, 反复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课堂毫无新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 虽然有些教师组织了多种课堂活动,但是人多是模仿其他学校的成功案例,没有 从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此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 阅读与写作不能有机结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编了许多文质兼美的课 文,学习课文的过程就可以看作是阅读训练,学生要不断地思考文章表达的含义, 在此过程中阅读水平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写作课通常安排在3至4节阅读课 之后,每个学期学生写作训练的次数屈指可数,学生很难进入写作状态,写作水 平进步缓慢这样设置课程使得学生在潜意识里将阅读和写作区分开,读写结合 的优势也无法发挥出来。
二、 校本教研的实践意义校本教研转变了以往教学和研究相互独立的局面,将二者紧密地联系到 一起,教师既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学 校特色、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应主动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技 能,研究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活动,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加强组织 和协调,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语文学科,并发自内心地产生热爱之情学校则要 与科研部门、专家学者保持良好的关系,确定学校的改革方向,同吋打造高水平 的教师队伍,积极推动教学改革,逐步形成学校独有的办学特色,从而促进学校 的可持续发展三、 小学语文校本研究的实践方法1•建设语文教学专家团队学校应鼓励语文教师相互交流,积极借鉴校 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最终总结出适合于本校语文教学的方法,并将研究成果 与其他语文教师分享具体而言,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注重教学研究教师 要主动挖掘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问题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法,在教学中 实践检验该方法是否可行,经过不断的验证和总结后制定最优方案,彻底杜绝类 似问题的发生其次,构建专业知识体系语文教师可以将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 和感兴趣却尚未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与其他教师分享,通过教师间的讨论和研 究查缺补漏,扩充教师的知识面。
最后,学校要定期为教师布置教学课题,根据 教师的研究成果评级,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 提升2. 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教师要加强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发掘教材与 现实生活、学生个人的特长和爱好之间的关联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 更加专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3.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也要积极推动改革,重视课 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四、结语小学语文校本教研的研究和实践是一项适应教育发展需要、加快人才培 养的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实践教学中还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了科研能 力,加快了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有助于学校打造专业化的教师团 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档升级参考文献⑴喻越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文学教育(),2016,(08)o⑵王丽君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ll)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