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 复习.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j****
  • 文档编号:99628199
  • 上传时间:2019-09-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鱼我所欲也 复习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能力目标: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点难点:理解作者舍生取义的观点教学方法:自读法、朗诵法、讨论法学习过程:一、检查《鱼我所欲也》的背诵情况,然后引入本课二、展示学习目标 如上三自学提纲(一)文学常识1、学生识记文学常识2、检测(1)孟子:名 ,字______,战国时期著名的______家、_____家,是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 ”并称2)本文选自《 》,是“四书”之一,是中国 家经典的书籍还学过他的文章有《 》《 》 (附“四书”: 》)(二)关键字词理解1、学生结合注释等自己复习重点字词句的含义2、检测(1)重点字词1. 故患有所不辟也(  )(  ) 2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3.(1)万钟于我何加焉(  )(2)乡为身死而不受(  )(3)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  )6.故不为苟得也 (  )(2)翻译下列语句: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5.是亦不可以已乎?6.此之谓失其本心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8.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10.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1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三)课文内容理解题1.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2.《孟子》中有这样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认为其中的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行道之人”和“乞人”的行为?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完成下面的表格人物言或行 2. 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源自本文第一段,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______________论证和_____________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答:________________5.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此句中“是心” 具体指什么?8.按要求填空①这段文字先设喻引出论点___,然后从____两面论证论点②文中所说的“甚于生者”指的是__,“甚于死者”就是___本文中,作者将__比作鱼,将__比作熊掌,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__③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与文段中的“___”这个词含义相同。

      ④文中“_____;_____ ”这几句话与“嗟来之食”的故事相近⑤请引原文回答:有人贪利忘义,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原因是___9.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用原文回答)答:___10.“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答:___11.孟子认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举出你所了解的一位“贤者”,并写出他的一句表明其气节的名句答:________________1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13.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的深层含义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15.《谈骨气》一文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概括“骨气”的含义,这些话也是《鱼我所欲也》中“舍生取义”观的具体阐释请举一例证明这一观点。

      课内外均可)16.文言文本来是没有标点的,现在所看到的标点都是后人所加有人将课文的第一句作如下断句标点,与课文比哪一种断句标点更好?说说理由有人断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课文断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17.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人生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文中第一句话的句式,用现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答:___________________19.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请你各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并谈谈你的看法20.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21.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22.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23.宋末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军杀害前曾写下绝笔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至仁。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所说的这些话的意思大概是什么?表明了他怎样的人生观?四、课堂测评:文言文阅读16分)【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①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1)呼尔而与之( ) (2)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3)所以动心忍性( ) (4)困于心,衡于虑(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 (2) 4、选自《孟子》的两则文段,骈散结合,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甲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对于人来说,生死固为重要,但 更重要乙文第一段则讲明了 的道理2分)5、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当面对诸如“生”与“义”、“忧患”与“安乐”的选择时,如何才能做到不失“本心”?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双减”背景下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趣味化教学策略探析.docx 超越表面趣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与高阶思维培育的优化路径.docx 高中语文整本书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新课标背景下的模式创新与能力培养.docx 新课标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反思与能力提升路径探析.docx 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径与策略研究.docx 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实践路径探究.docx 基于真实学情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docx 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安全管理与操作规范.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docx 10《苏武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9《屈原列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训练答案.docx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和反思.docx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docx 浅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的现状及应用策略.docx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优化策略.docx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