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冰淇淋冷藏箱》教案(共5课)(2022秋).doc
13页第一单元 冰淇淋冷藏箱1.热传递【教学分析】作为第一单元第1 课,《热传递》既是整个单元学习任务和制作活动的总引领,也是本单元对提出可探究问题能力的第一次集中训练,同时也是后续深入学习热传递内容的知识基础 本课借助学生熟悉的冰淇淋融化场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从变化的条件和原因的角度,将自己感兴趣的疑问转化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然后通过利用生活中物体与物体间的热传递现象,以及酒精灯加热铜棒、蜡环掉落等可视的、直观的实验现象来探究热在物体间及物体内部的传递;最终使学生通过探究形成共识:热可以在物体间和物体内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通过中年级学段“小小气象员” “冷与热”等单元的学习,学生对冷热现象的认识、温度计的使用、热对物体状态的影响等已经形成了较为正确的概念 但受日常生活经验及思维特点的影响,在热传递的方向、方式以及材料、结构等因素对热传递速度的影响等方面还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冬天室外的金属把手摸起来很凉,是因为金属把“冷”传递给了手;“热”可以传递,“冷”也可以传递;冷热必须通过接触才能传递;等等这说明学生还不理解温度与热传递现象的关系。
而且多数学生潜意识中认为热传递就是两个物体间的热量传递,忽视热在同一物体内的传递 在提出问题方面,经过四年的训练,学生已能从具体的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问题,但在把问题转化成可探究的科学问题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教学目标】(1)能从冰淇淋变化的条件和原因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小组合作,利用不同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热传递的方向3)通过小组、班级的交流活动,对实验现象或数据进行推理分析,知道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教学准备】[分组]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火柴、试管夹、隔热手套、铜棒、圆铁片、蜡环、白凡士林、蜡烛等教学过程】(1)任务驱动,明确目标师:(课件出示冰淇淋融化图片)现在外卖非常方便……炎热的夏天,冰淇淋外卖一定很受欢迎 但是外卖送到消费者手上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冰淇淋又非常容易融化,所以很容易影响消费者的体验 这个单元,我们就围绕制作“冰淇淋冷藏箱”的任务,来了解更多和热有关的知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提出问题,技能训练师:关于冰淇淋的融化,我们知道些什么? 有哪些想要研究的问题?生:因为外面温度高,所以冰淇淋才会融化。
师: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呢?生:怎样让冰淇淋融化得慢一些?师:(板书:学生提出的这一问题)我们提出的问题最好是能够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等方法来研究的问题 我们来分析一下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怎样”指向的应该是关于具体方法的假设,但是你的问题里面有没有具体的方法呢?生:好像没有师:那说到具体方法,大家觉得怎样才能使冰淇淋融化得慢一些呢?生:降低冷藏箱的温度师:这可能是一种方法 老师根据你的想法,把我们之前提的问题这样修改一下:降低冷藏箱的温度能不能让冰淇淋融化得慢一些? 大家觉得问题这样修改之后有什么好处?生:更具体了,感觉实验都有了 就是用一个温度高的冷藏箱,一个温度低的冷藏箱,观察冰淇淋在哪个冷藏箱里面融化得更慢师:你的反应很迅速 如果我们的问题里涉及具体方法,解决问题的方向就更明确,这样的问题就更适合探究 我们还能再提出一个这种可以探究的问题吗?生:在冷藏箱外面包上一层布会不会让冰淇淋融化得慢一些?师:我们提的问题可探究性越来越强了,给我们强大的学习能力点赞 大家还有别的想研究的问题吗?生:……(3)回顾生活,搜集证据师:刚才大家尝试从冰淇淋变化的条件角度提出了两个可以探究的问题,这种提问题的方式非常好。
受大家启发,我也有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助解决 温度高于 0℃时,冰会融化,可是冰淇淋的温度本来是低于 0℃的,它为什么会融化呢?生:因为冰淇淋的温度会升高师:冰淇淋的温度为什么会升高呢?生:有热传递师:你懂的可真多 你认为是有热传给了冰淇淋,所以它的温度才会升高,是这样吗?那热是从哪里来的呢?生:热是从装冰淇淋的冷藏箱那里来的师:也就是说,热可以从冰淇淋冷藏箱传递给冰淇淋 生活中还有其他类似的现象吗?生:中午打饭的饭盒,摸起来很烫,说明热从饭传给了饭盒师:摸起来很烫,那说明热还从饭盒传向了谁?生:手师:还有类似的现象吗?生:冬天用暖手宝暖手,暖手宝把热传给了手生:烤火的时候,火把热传给了身体师:大家举出了很多例子,那谁能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吗?生: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4)设计实验,合作探究师:总结得很好 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现象就叫热传递 (板书:热传递)师:热可以在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之间传递,那么热可以在一个物体的内部传递吗?生:可以师:能说一说你的依据吗?生:我还没有找到依据师:好,那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这是一根铜棒,如果我们用酒精灯加热它,热会从火焰传向铜棒,那么铜棒中没有与火焰接触的部分会变热吗?生:加热的地方先热,其他地方也慢慢热起来。
师:(课件出示实验材料图片)今天的材料超市里,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很多材料,有铜棒、圆铁片、酒精灯、火柴等 这些材料可以帮助我们证明自己的猜想吗? 大家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能够证明热可以在物体内部传递呢? 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先简单讨论一下,最好能写出大概的实验方案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证明热在铜棒中的传递过程,并用文字、图画或符号表示出大概的实验设计方案)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案?生:这是我们的实验方案 我们在铜棒的不同位置放两支温度计,观察温度的变化,如果热不能在铜棒内传递,离火比较远的地方就不会热,温度就不会升高;如果热可以在铜棒内传递,加热后,没有与火焰接触到的地方温度也会升高师:介绍得非常清楚,特别是把观察的内容和自己的猜想联系起来,这样实验目的就很清晰了 其他组还有补充的吗?师:还有用其他材料的小组吗?生:我们想选择蜡环 先把铜棒固定在铁架台上,再把蜡环依次挂在上面,用酒精灯从这里加热,观察热是怎样传递的师:你们为什么要选择蜡环呢?生:蜡环是用蜡做的,蜡遇热会熔化 蜡环熔化说明热传到这里了师:这个方案真好 热的传递本来是一个不容易直接观察的过程,经过你们的设计,就能通过蜡环的变化观察出来了。
你们认为蜡环会怎样掉落?生:离酒精灯近的先掉,远的后掉师:大家提出了不同的方法,还有小组想使用金属片,也是可以的 如果我们的猜测是成立的,金属片上的蜡可能会怎么变化?生:离酒精灯近的先熔化,远的后熔化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还是要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但不管是怎样进行实验,老师都要提醒大家,时刻牢记两个问题:(课件出示)①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②如果我们的猜测是成立的,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学生分组研究热在金属棒、金属片中的传递)(5)交流分析,得出结论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热是怎样传递的? 哪些现象或数据能够支持我们的观点?生:我发现热在铜棒中是从离酒精灯近的地方逐步传向离酒精灯远的地方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离酒精灯近的蜡环最先掉下来,然后是中间的掉,最远的那个最后掉师:看来蜡环掉落是有一定次序的,这个次序和热在铜棒内的传递有什么关系?生:酒精灯把热传给了铜棒,铜棒又把热传给了蜡环,热在铜棒内继续传递,后面的蜡环遇热熔化再掉落 热传递的方向和蜡环掉落的次序是一致的师:还有要分享的吗?生:我们还发现最后一个蜡环掉得特别晚,第一个蜡环很快就掉了师:这说明什么?生:热传递的速度不同,离火越近的传递速度越快。
师:离火越近,它的温度越怎样? 哪一组使用的是温度计? 给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生:离火越近,升温越快,温度越高,这是我们的温度记录,大家看,这里的温度最高;离火越远的,一分钟内温度的变化越慢 而且我们还发现,我们把酒精灯熄灭之后,温度还在升高师:那可能是什么原因呢?生:热还在传递 前面的温度还没降下来,还是比这里(离酒精灯远的一侧)的温度高师:那谁能总结一下,热是从哪里传向哪里?生:热从热的地方传向冷的地方师:还可以怎么说? 我们表示冷热程度时可以用哪个科学词汇?生:温度,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师: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传递热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我们今天主要研究的就是固体中的主要传热方式———热传导 后面我们还会学习热的其他传递方式教学后记】 2.热的传递方式【教学分析】本课继续沿用冰淇淋融化的问题情境,从太阳下的冰淇淋融化得更快这一现象,引发学生对“太阳是如何把热传递到地球上的”这一问题的兴趣,培养问题意识,激发研究兴趣 接着利用灯泡发热体验热传递的感受,体会热辐射的传热特征,初步认识太阳把热传递到地球表面的方式活动二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烧开水的经历,设计实验借助茶叶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流动方向,初步建立对流的概念。
在有关“热对流”的探究中,学生将再一次体会借助合适的材料来证明猜想,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最后以任务发布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影响热传递快慢的因素,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制作更保温的冷藏箱,体会“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教学目标】(1)在亲身体验和教师讲解中,理解热辐射是热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传热方式,它可以不借助任何物质传递热2)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观察水受热流动的现象,认识热对流的特点,知道热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热对流教学准备】演示实验:100W 的白炽灯泡、220V 的交流电源分组实验:温度计、酒精灯、烧杯、陶土网、三脚架、茶叶、木屑等教学过程】(1)回顾旧知,提出问题师:回忆上节课我们所学的知识,谁能来解释下冰淇淋融化的原因生:冰淇淋融化是因为热传递师:热从哪里来?生:太阳传递给冰淇淋的 所以太阳下的冰淇淋融化得更快2)体验热辐射师:太阳的热是怎样传递过来的?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究热的传递方式 (板书:热的传递方式)师:让我们先通过一个小活动来体验一下吧 应该有部分同学体验过,这是一个100W的白炽灯泡,现在我们给它通上电(给白炽灯通电),两分钟后,老师邀请一部分同学,像这样把手慢慢靠近灯泡(老师示范),停在离灯泡大约 10cm 的地方,体会手的感觉。
大家明白了吗?师:体验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生:手不能离灯泡太近,可能会烫着师:对,实验安全是进行科学观察的前提 请同学们观看温馨提示 (课件出示)(学生观看安全提示,等待通电完成)师:老师请第 2 小组的同学来前面近距离体验,注意手不要离得太近,眼睛也不要长时间看灯泡,脚下的电线也要注意学生体验)师:请这组同学给大家说说他们的感觉吧生:手能感觉到热,离得越近手感觉越热师:其他同学的感觉呢?生:我也是这种感觉,一开始我没感觉到热,后来老师提醒我可以离得更近一点,我才感觉到热师:看来大家的感觉都一样,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吗?师:老师有一个问题,像这样灯泡传热的方式和我们拿着热水杯暖手的传热方式一样吗? 如果不一样,哪里不同?生:拿着热水杯暖手时,我们的手是直接接触热水杯的,刚才我们的手并没有直接接触灯泡师:大家同意他的发现吗? 灯泡并没有接触到手,它的热是怎样传递给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