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外资企业员工离职调查.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4668852
  • 上传时间:2021-10-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外资企业员工离职调查据北京外企太和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去年以来对国内30多个行 业、近600家企业的调查,国内的人才流动比率正迅速上升,平均速 度超过10%,且有加速流动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外企员工的离职 率远远高于国有企业在北京,每年春节前后是外资企业员工离职行 为发生的高峰期本调查对1996-2003年7月间制造、电器、通讯和TT行业的主 要外资企业在北京地区的正式工和合同工(不含临时工)离职情况进 行了分析它们多为《财富》500强的上榜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有 一定时间,在北京地区员工数达500人以上1. 离职趋势总体分析从1996年到2003年7月,这15家企业离职的总人数为7493人, 其中通讯业最多,占总离职人数的36.63%;其次是TT业,占总离职 人数的28.95%;第三是制造业,占总离职人数的26. 72%;最后是电 器业,占总离职人数的7. 7%o表1 1996-2003年各行业的离职总人数及比例(备注:2003年的数据截止6月30 H)离职人数比较少的行业当属电器业这主要源于前几年中国市场 对电器的需求量较大,这期间,真正能提供优质电器产品和服务的国 内供应商很少,而日本电器的口碑较好,普遍受到国人信赖;LI本电 器进入中国市场20多年,迅速占据了显著的市场份额。

      电器业仍处 于上升阶段,因此电器行业人员的流动相对比较平稳表1显示了 1996年到2002年各行业离职人数的变化趋势图1 1996年到2002年各行业外资企业离职人数的变化趋势 总体看来,各行业的离职人数从1999年开始逐渐呈现上升趋势, 而在1996-1999年期间基本保持平稳这是因为在1996-1998年期间, 外资企业大幅度扩大在华的投资规模,发展势头良好,吸引了大量的 中国雇员加入;并且由于外资企业往往能够提供高于国内企业的福利 和薪资待遇,因此离职率较低而随着1998年亚洲金融(行情 论坛) 风暴的到来,所有外商企业都减少了在华的投资规模,员工的待遇增 长受到了影响;一些著名企业还出现了大规模的裁员;与此同时,国 内企业的改制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改制后的企业在员工待遇和发 展等各方面都出现了变化,与外资企业的差距逐渐缩小在这种情况 下,外企的吸引力开始降低,并且开始出现员工从外企向国企回流的 趋势,因此外企的离职率在1999年之后出现了增长趋势其中,通讯业从1999年年底开始,离职人数一直保持增长其 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些欧美通讯企业 受到了市场竞争的严重影响,纷纷合并、裁员等,如:朗讯科技(中 国)公司决定裁减其在中国的贝尔实验室研究人员,由原来的三、四百 人裁到几十个人;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与索尼联手成立索尼爱立信 (中国)有限公司。

      这些大规模的变动为企业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 从而引起了员工的离职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从2000年开始,随 着通讯产品的H趋成熟,通讯市场逐步趋于饱和,行业发展的局限也 限制了个人的发展这段时期,很多通讯业的员工转到了 IT行业, 因为这两个行业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而IT行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相对 大的空间从1996年至2000年底,制造业的离职人数基本保持稳定,虽然 在1999年出现了稍微的起伏;但是从2001年至2002年,离职人数 却突然上升一个主要原因是,制造业员工相比其他行业员工的收入 较低,而制造业的外资企业的员工更容易与其他行业的外资企业的收 入进行横向比较,比较之后容易产生不公平感,这是导致员工离职的 一个重要原因IT行业从1999年到2000年间的离职人数出现迅速增长,这主 要是因为当时的.com泡沫给IT行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IT人才的个 人价值被放大,就业机会很多,跳槽现象非常严重而从2000年之 后直到2001年,面临全球IT市场的FI趋成熟,竞争激烈,利润下 降,.COM泡沫完全破灭,很多IT企业都重新调整了发展战略和组织 架构,部分企业暂时提出了以降薪或降低员工福利以减少组织的运营 成本;顷刻之间,IT行业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因 此从2000年到2001年,IT市场出现了逐渐下滑的趋势,直到2001 年以后,才稍有回升电器行业的人员流动一直保持比较平稳的趋势,1999年之后也 只是略有上升除了上面分析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调 查的这儿家电器公司均为H本公司(北京地区的电器行业的外商企业 多为FI本公司),而日本的企业文化多提倡高承诺/高忠诚度的组织文 化,鼓励员工长期为公司效力,因此离职人数较少从这点看,企业 或组织文化对员工离职具有一定的影响2. 各行业不同学历员工离职情况表2 1996-2003年间各行业离职的不同学历层次的人数比例(备注:2003年的数据截止6月30 R)表2显示,本科的离职率在4个行业中都是最高的,均超过本行 业离职人数的40%以上这是因为本科学历的员工在专业技术方面正 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就业机会相对更广;另外,本科学历的员工 就业而相对较宽,较少存在专业限制的问题,因此在职业生涯初期选 择工作时往往无法准确定位其职业目标,从而相比其它教育程度的员 工更容易出现离职在电讯和IT业,硕士生或双学位的员工离职比例仅次于本科学 历的员工这是因为在这两个行业,人员知识层次普遍较高,硕士生 也像本科生一样,择业时不太受专业的限制,例如,在这些行业很容 易看到学电子的硕士生进入企业后去从事销售工作,因此他们的选择 机会也会较宽,从而更容易国职。

      在制造业,硕士学历人员的离职率居于本科生之后对于硕士生 离职的原因,一部分与电讯业和IT业是相似的,硕士学历的人员在 制造业的工作选择机会也相对较大,可以从事一些非专业的工作,例 如销售;但是同时,由于该行业本身比较稳定,发展相对缓慢,他们 乂不像电讯业和IT业那样,更容易流动在制造业,专科生的离职率也较高,与硕士学历人员的离职率相 当;与电器业专科学历员工的离职率接近,而电讯和IT业专科学历 员工的离职率都是较低的这是因为,在制造业和电器业,除了研发 人员之外,基层的技术人员,如蓝领人员的作用也非常重要近年来 甚至出现了蓝领人才的短缺而很大一部分专科生在这些行业担任的 是基层技术人员的角色,而这样的人员,一旦掌握了技术和经验之后, 含金量就会上升,就业机会更大;这些行业中专科生离职的另外一个 重要原因是蓝领工作可能不能满足他们的职业发展需求:在很多人的 观念中仍然认为蓝领工作的社会地位不高,尤其是对于同样接受过大 学教育的专科学历的人员同时,在电器业,高中/中专学历的员工的离职率也较高,甚至 仅次于本科学历的人员高中/中专学历的员工在制造业和电器业中 基本担任的都是蓝领的岗位,如上面所指出的,随着蓝领人才的FI趋 短缺,高中/中专学历员工的就业机会明显增多,从而有更多的机会 离职。

      至于其他的学历层次,如博士、职高/技校、初中学历的员工离 职比率都很小博士生较少离职,是因为博士生往往担任的是高级技 术岗位,选择面较窄,工作也相对比较稳定而职高/技校和初中学 历的员工离职较少,是因为本身外企这部分学历层次的员工比例就较 少,另外他们也通常担任前台、助理或后勤等较低层次的职务,工作 内容相对简单,技术含量低,可替代性比较强,即使离职也很难找到 更好的岗位,因此离职率普遍较低总体看来,各行业不同学历员工的离职比较有着相同的规律,即 本科生最多,硕士生在各个行业都较高,专科生和高中/中专生在制 造业和电器业的离职率较高,而更高学历(博士)或更低学历(大专、 高中/中专)的员工在各个行业的离职率都较低3. 各行业不同年龄员工离职情况表3 1996-2003年间各行业不同年龄段员工离职的人数比例 制造业% 电器业% 电讯% IT行业%(备注:2003年的数据截止6月30 R)从表5可以看出,在研究的四个行业中,离职员工的年龄形成两 极分化,即25岁以下和41岁以上员工的离职比例都较小离职比例 最高的是26-30岁之间的员工,该年龄层的员工在外企普遍教育程度 较高,年轻乂富有经验,在各行业中都最具有含金量,因此离职比率 远远高于其它年龄段的员工。

      但是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离职情况也有所差异,如上表中在电 器业中,25岁以下员工的离职率高于其他行业这可能是因为在电 器业,很多岗位是较低级的技术工作,往往需要中专学历的人来担任, 而中专学历的人踏入工作岗位的年龄较小,可能25岁前已经具有多 年的工作经验了,成了劳动力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人员,因此流动率较 高而在其他行业,如电讯和IT行业,通常,在招聘时,最低学历 要求是本科生,而本科生开始工作口寸,年龄要大于专科生4. 各行业不同任期员工离职情况表4 1996-2003年间各行业不同工龄的员工离职的人数比例制造业 电器业 电讯 IT行业(备注:2003年的数据截止6月30 R)在我们研究的4个行业中,在公司任期…年之内的员工离职最 多这是因为员工往往在刚入职的时候,才发现个人预期与现实之间 存在差距,而乂无法在短期内做出调整,从而将这种差距带来的不满 归结为工作选择的失误,因而选择了离职随着在组织工作时间的延 长,即使有与预期不相一致的地方,也会逐渐适应,从而对组织越来 越认同总体看来,不同行业同工龄段的员工的离职情况比较接近5 .离职人数中的男女比例表5 1996-2003年间各行业离职的男女人数比例制造业 电器业 电讯业 IT行业(备注:2003年的数据截止6月30 R)表5显示,各个行业的男性员工的离职率均高于女性,并且男女 离职比例在各行业比较相似。

      这说明女性在就业方面仍然相对趋于稳 定,并且外企在工作环境和待遇等方面都比较优越,适于作为稳定工 作的选择然而,总体来看,男女比例的差异并不是很大,这实际上 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外企女性更加追求独立和个人发展,在就业 方面也像男性一样,积极追求职业的选择和再选择6.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1996-2003年间外资企业在北京地区的员工离 职情况的调查分析,表明通讯业和IT业的离职率较高,电器业的离 职率较低;本科学历的离职率最高,其次为硕士学历;26-30岁之间 的离职率最高;在公司任期1年以下的员工的离职率最高这些分析 结果将为外资企业在华的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在制定人力 资源规划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不同背景员工的离职倾向性,同时进一步 分析高离职率的原因,从而减少企业在招聘和雇佣中的成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