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制度与经济发展.ppt
36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制度与经济发展,第一节 专业化和分工,第二节 交易和交易成本,第三节 制度与经济发展,第一节,专业化和分工,一、,专业和分工的概念及分类,二、,分工和专业化的收益,2,一、,专业和分工的概念及分类,专业化:一个人或组织减少其生产活动中不同职能或操作的种类,将生产活动中集中于较少的不同职能的操作上分,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组织将生产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职能的操作分开进行3,马克思把分工分为,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即,企业内分工,是指企业内部个人之间的分工社会内部的分工又可分为一般的分工,生产大类进一步分为种和亚种4,一、,专业和分工的概念及分类,5,二、,分工和专业化的收益,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开宗明义:,“,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时至今日,经济学家仍在重复着斯密所指出的这些好处但在这些好处的背后,分工还有更深层的功效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探讨分工与比较优势、分工与知识积累的关系1.,分工与比较优势,假设美国和日本只生产两种物品:计算机和小麦。
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投入的劳动美国,日本,制造一台计算机所需要的劳动,100,120,生产一吨小麦所需要的劳动,5,8,6,表,14-1,生产计算机和小麦的劳动成本,单位:工时,二、,分工和专业化的收益,7,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1),自然禀赋,包括土地、自然资源和气候等地理因素2),取得的禀赋,即积累的资本、培养的人才和创造的技术3),优越的知识;包括技术优势,可能因历史的偶然因素造成,也可能由有意的政策形成4),专业化1.,分工与比较优势,二、,分工和专业化的收益,知识可以大致分为两类:物化的知识和非物化的知识作为生产过程的投入,前者表现为物质资本,后者则表现为人力资本知识又可分为技术知识和制度知识技术知识是与生产的社会属性无关的生产技术知识,制度知识是关于如何协调分工的知识8,2.,分工与知识积累,二、,分工和专业化的收益,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存在局限性,个人只能掌握人类知识整体的片段专业化的含义就是专门知识的获取、积累和使用如果比较优势的原则适用于知识的获取、积累和使用,我们可以认为专业化和分工能够带来知识获取、积累和使用效率的提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及其更有效率的使用是这一过程的结果。
9,二、,分工和专业化的收益,2.,分工与知识积累,第二节 交易和交易成本,一、分工与交易,二、交易的收益与成本,10,“,交易,”,一词在经济学中早已存在,但它只被局限于物品交换的含义康芒斯在,制度经济学,一书中对交易概念提出了一般性的解释11,一、分工与交易,1.,交易的概念,他指出,交易,“,不是实际,交货,那种意义上,物品的交换,,它们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对物质的东西的未来所有权的让与和取得,一切决定于社会集体的业务规则因此,这些权利的转移,必须按照社会的业务规则先在有关方面之间谈判,然后劳动才能生产,或者消费者才能消费,或者商品才会实际交给其他的人12,一、分工与交易,1.,交易的概念,交易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买卖的交易、管理的交易和限额的交易买卖的交易是平等的个人之间的交易,管理与限额的交易则是上级对下级的关系在管理的交易里,上级是个人或少数人组成的特权组织,上级发号施令,下级必须服从在限额的交易里,上级是一个集体或者它的正式代表,如公司的理事会、立法机关、法院、政府等13,一、分工与交易,1.,交易的概念,新制度经济学家基本上继承了康芒斯对交易的定义威廉森从契约关系的角度出发,特别强调了交易的普遍性。
他认为交易发生在两个技术可分离的单位之间,而这种技术的可分离性比人们通常想象的要普遍得多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认为,交易是经济理论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易活动是与生产活动相对应的,后者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14,一、分工与交易,1.,交易的概念,分工与交易是经济活动中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分工的发展必定伴随着交易的扩大,另一方面,交易也只有在分工发达时才有可能扩大如果所有的生产者都生产所需要的全部产品,交易也就是不必要的了15,2.,分工与交易,一、分工与交易,斯密定理与扬格原理,根据广义的市场概念,斯密定理可以改写为:,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这并不是同义反复,这意味着不断战胜走向经济均衡的力量的反作用力扬格的结论是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劳动分工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就存在于上述条件中,影响经济进步的因素因此要到影响劳动分工的因素中去查找16,2.,分工与交易,一、分工与交易,二、交易的收益与成本,交易的收益就是实现分工的收益在通过市场的交易中,双方能够从交换中获得利益在组织内部的交易中,交易是分工所形成的比较优势以及专业化的获取、积累的知识联合起来17,1.,交易的收益,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家就在交易生利的基石上构造他们的模型。
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是,国富论,的核心然而,经济学家在构造模型时都对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成本未予理会分工的收益通过交易得以实现,同样,分工的成本也表现为交易成本18,二、交易的收益与成本,1.,交易的收益,交易成本可以定义如下:,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借助物品和劳务的让渡实现权利让渡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其中包括谈判、签订、监督执行和维护交易契约的费用19,2.,交易成本,二、交易的收益与成本,在人类行为动机方面,交易成本分析假定人类有投机取巧的倾向投机取巧倾向,(opportunism),是指人们借助于不正当手段谋取自身利益的行为倾向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是强烈而复杂的,人们会随机应变,投机取巧20,2.,交易成本,二、交易的收益与成本,可能采用的行为包括:,(1),有目的、有策略地利用信息,按个人目标对信息加以筛选和扭曲;,(2),背信弃义,违背对未来行动的承诺21,2.,交易成本,二、交易的收益与成本,由于人的理性能力有限,他不可能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环境一览无余,不可能获得关于现在和将来的全部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投机取巧行为就有了生存空间为保护自身利益不受损害,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等资源,也就是说,要支付成本。
22,2.,交易成本,二、交易的收益与成本,23,一般说来,交易的商品技术上越复杂,使用寿命越长,上述各项成本费用就越高昂构造简单的商品,一望可知其质量、性能,而复杂产品就要经过多方面的测试、研究才能搞清其真实品质2.,交易成本,二、交易的收益与成本,24,3.,交易成本与制度,交易有收益也有成本,一项交易是否能发生,取决于交易的净收益如果交易的收益一定,(,交易的收益基本上是物质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函数,),,要保证交易的发生乃至扩大,就必须降低交易的成本交易成本的降低有两种途径:一是减少交易;另一种是建立适当的制度,减少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二、交易的收益与成本,第三节 制度与经济发展,一、制度的含义及作用,二、制度变迁,三、制度与经济发展,25,制度: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正式地说,制度是人设计的、决定人际互动结构的约束制度包括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26,一、制度的含义及作用,正式约束是人们有意识地创造的一系列规则,它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非正式约束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其中,意识形态处于核心地位27,一、制度的含义及作用,制度的作用:,制度之所以重要,主要原因在于制度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制度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具体表现为:,首先,制度能够提供关于人们行动的信息,;,其次,制度能够约束个体的机会主义行为,;,第三,制度为合作创造条件,;,制度还是一种激励机制,28,一、制度的含义及作用,二、制度变迁,(,一,),制度与组织,制度是比赛规则,组织是参赛者29,二、制度变迁,(,二,),制度变迁的过程,相对价格的变化是制度变迁的主要源泉相对价格的变化主要是企业家行动的结果偏好或口味的变化是制度变迁的另一源泉制度变迁一般是渐进式的,但是也会出现激进性的制度变迁30,(,三,),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路径依赖是指这样一种现象:最有效率的“解”并不总是能够胜出,偶然因素可能对一个过程的早期阶段造成干扰,改变其进程,31,二、制度变迁,(,三,),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一个国家一旦选择了某种制度,无论这种制度是好是坏,就会沿着这一制度走下去,产生对该制度的路径依赖在存在路径依赖性的情况下,最有效率的制度并不总是能够胜出,偶然因素可能对一个过程的早期阶段造成干扰,能够改变其进程和结局32,二、制度变迁,三、制度与经济发展,产权可以定义为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人们使用资源的权利它表现为人与物之间的某种归属关系。
产权主要包括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可分解性是产权的重要性质33,1.,制度与资源配置,科斯定理是关于产权安排、交易费用和资源配置效率三者之间关系的定理科斯定理:,“如果定价制度运行无成本,最终的结果,(,产值最大化,),是不受法律状况影响的”,34,2.,科斯,定理,三、制度与经济发展,科斯定理是关于产权安排、交易费用和资源配置效率三者之间关系的定理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成本为正的现实中,交易成本大小,经济效益高低直接取决于产权界定的合理程度,初始权力再配置的合理性至关重要35,2.,科斯定理,三、制度与经济发展,36,3.,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制度为人们的交易活动提供了秩序,制度与技术一起决定了从事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盈亏制度将人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联系在了一起,决定了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进程三、制度与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