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3828037
  • 上传时间:2021-12-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06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 祝晨光摘要:本研究建立在2014年《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立项中提出的改革课程教学考核测量方式设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培养“音乐创新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程结业考核方式,经过近几年教学与考核实践探索,逐步将该课程普通标准化考核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考核有机结合,弥补了该课程考核形式的不足,学生音乐综合能力明显提升,教学成果显著关键词:乐理与视唱练耳 考核方式改革:J60-05:A:1008-3359(2021)03-0111-04为落实广州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全面提升,打造有品质的大学教育,音乐基本乐科相关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经过前期的教学方法研究与设想,提出了对该课程结业考核方式进行改革的设想,受到学校教学部门的关注,2019年作为考核方式改革的示范项目进行了立项立项建立在2014年该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立项的基础上,早在2014年的立项中就对课程教学成果测量方面提出了改革考核测量方式的设想该课程传统的音乐能力测量模式就是笔试和面试,然而作为音乐综合能力展示的重要环节被忽略了,这恰恰是更适合该课程性质的测量模式,传统的测量方式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音乐综合能力展示的测量则可以通过学生的实际运用达到全面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效果,因此形成了培養“音乐创新与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改革。

      自2019年开始,考核方式改革经历了两年,期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无意间该项目的考核方式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采,不得不说“不改不知道,世界真奇妙”该课程分4个学期进行考核,笔者将它称为“3传1创”模式,即:3学期传统模式+1学期创新模式1创”模式建立在前期“3传”学科基础知识考核的基础之上可以这样说,没有“3传”的“1创”是空谈,没有“1创”的“3传”缺乏活力,二者有机结合同等重要一、“3传”课程考核“3传”考核模式主要包括:平时、笔试、面试等三大部分三大部分成绩经过精细划分,主要包括:1.平时:考勤、课堂回课、课后作业;2.笔试:卷面形式的考核方式,主要考核学生乐理基础、练耳听记、听辨分析等方面的能力;3.面试:构唱、弹唱、精唱、新谱视唱等,主要考核学生视唱的能力建立在“3传”普通标准化考核模式的教学,以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为主,最后落实的考核成果的展现全部由同一学生完成,对学生个人基本音乐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但“3传”教学模式以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听讲为主,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而且,“3传”考核模式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核没有涉及;对音乐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没有涉及;个体特色表现能力的考核没有涉及;个人表现不是音乐的唯一形式,合作性多声思维能力的考核没有涉及。

      鉴于此,“1创”的考核方式就是对“3传”考核方式的有效补充二、基于“3传”的“1创”结业考核“1创”考核改革在第4个学期该课程结业学期进行,它构建在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之上,将课堂交给学生,根据考核重要指标之一的“音乐实践音乐会”的要求,自行策划、自行组织、自行实施,教师则以引导的方式从旁点评与协助课程结业考核不是单一的在考核方式上的变化,更多是针对考核方式进行的教学过程的改革基于该课程教学计划的整体安排,音乐基础理论与练耳部分为第一、二学期的教学重点,其中练耳听记因为第三、四学期的学时较少,所以在前两个学期所占的比重较大;单声部视唱、多声部视唱与简易和弦弹唱为第三、四学期的教学重点,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多声性思维与能力,为后期的和声、曲式、合唱指挥、即兴伴奏等课程做准备,同时将音乐基本理论相关知识的创新与实践作为贯穿第四学期的教学重点与考核内容《乐理与视唱练耳》作为学科基础课程,对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打开学生学习音乐的眼界,打破入校之前“应试”思维的禁锢,所以,课程对培育创新思维和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1创”的考核方式改革就是在学生课程结业的最后一个学期里将创新与实践进行到底。

      1创”的音乐实践成果展示考核评价,教师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关注“个体”能力的差异性,也要顾及“个体与群体”的合作性,还要考量学生的创造力等等因此“1创”考核评价将考核评价角度精细化,主要考核模块有:基础考核评价、成果展示考核评价、附加成果考核评价等三方面,三个考核模块的考核比例为3:5:2首先,基础考核评价主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占30%主要从两方面考核:平时考勤与作业完成情况(15%)、平时实践的表现(15%,理论诉诸实践的能力)虽然“1创”将学生作为主体,但有些教学内容还需要继续,教师也会根据学生呈现出的状态,布置一些需要夯实基础、提高能力的作业,同时在“3传”考核中所占比例较重的音乐听记、听辨与分析的内容也会有所涉及,这些内容在“1创”这个学期所占的比例较少为了让学生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音乐能力实践的视唱、弹唱与律动作业仍不可少,为了节省课堂实践的时间,大部分作业以音频与视频的形式提交,也为学生的学习留下了教学痕迹,并成为对学生进行基础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其次,成果展示考核评价主要从合作性质的音乐综合实践能力方面进行评价,占50%音乐会表现效果呈现(理论诉诸实践的能力、音乐合作能力)。

      音乐会考核需要学生经历“1创”学期的音乐实践的全过程为了“因材施教”也为了“顾及群体”,音乐会考核内容根据音乐表演的特点、学生能力的差异,分为“个人自选项目”和“小组规定项目”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不论对于“个人”还是“小组”都需要学生在课上课下进行音乐实践,个人需要增加练习时间,团队需要进行磨合训练结业考核中的“小组规定项目”,需要将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实践,主要包括:多声部节奏创编律动、二声部与多声部音乐作品视唱以及创新形式节目的内容、形式均由学生自行选择、创编、组织、实施,教师仅在实施过程中给予一些建议,对质量进行调试与把关整个实施的过程就是学生将音乐理论诉诸实践的过程,也是衡量学生音乐能力实践的重要环节无论学生准备的情况怎样,考核时都要在音乐会舞台上进行呈现,最后呈现的质量作为成果展示考核的评价依据评价角度主要包括:节目的完整性、节目完成的质量、节目的创编的新意等等经过考核方式改革,学生在创编方面有了明显进步其中最有创意的就是各种形式的节奏组合、节奏创编,产生了:无伴奏多声部合唱+节奏律动、节奏情景剧、行进中的节奏等形式多声视唱呈现的形式也非常丰富,包括:二声部、三声部、多声部等等形式,比较考验小组成员的单兵素质与团队精神。

      视唱的内容包含已有作品,同时,还出现了原创作品的喜人成果最后,附加成果考核评价:主要鼓励学生对展示内容的原创与特殊能力的展示,占20%其中个人特殊实践能力的展现占10%(个人特长的能力)、节目的创新性占10%(音乐创新思辨的能力)个人自选项目”主要针对在音乐表现中个别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而设立,目的是为了给这些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主要包括:单声部视唱、自弹自唱两方面,内容由教师提供,当然这些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更多的锻炼值得一提的是,“个人自选项目”并未真正设限,只要对自己的能力足够自信,就可以参与,学生所要做的就是将音乐实践形成最后的表演进行呈现小组规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多声部节奏律动创编,学生不仅需要将节奏、节拍与曲式結构等音乐理论知识进行创造性的编配,同时,对律动所需的发声体进行制造创新与运用创新,力求做到与众不同因此,学生需要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尝试与调整三、特殊情况下衍生的“1创线上”考核最初结业考核改革是基于音乐实践最终的舞台成果展示,但由于第二年的考核改革尝试受到2020疫情的影响,整个学期的教学方式与过程、考核形式在特殊情况下应运而生一)基于线上小组实践教学的探索该课程结业考核的最大亮点就是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设计课程内容,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组、自选、自练、自创、自演等等音乐实践活动,最后将成果进行舞台展示。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活动主要以小组形式进行,学生自行安排相关个人项目的练习时间,基本完成后,由老师进行必要的指导由于疫情,线上实践活动的组织需要特别关注,教师采取网络巡课的方式,对各组的音乐实践进行监控学生需要进行任务的分配、任务完成的单独训练、最终成果的合成二)“1创”线上考核方式的探索线上成果展示考核,相较于线下舞台成果展示而言更加困难线下舞台成果展示需要大家平时练习的磨合练习时,大家可以面对面的交流,发现问题可以迅速拿出方案实施,并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可以掌握各组的练习进度与情况,适时给予指导线下音乐会成果展示,工作相对简单,平时较容易的多声部作品,单个学生很快能够掌握,小组能够快速完成作品的合排并基本成型,后期只需不断完善,程度较深的作品呈现时间稍久一些,但均不需要进行其他额外的合成工作线上成果展示对学生个人能力与团队意识的考核都是一种考验:线上音乐会面临的困难较多,尤其是音乐团队合作的作品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团队成员不能面对面进行音乐实践,由于网络延迟等问题无法实现音频同步;其次是对学生个人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最后就是需要将多声部的音频进行电脑最后合成,需要掌握基本的录音能力与电脑合成技术。

      每个人各自练习,但每人对音乐的理解与展现不尽相同,除了完成个人任务之外,最后的合成时仍然会出现很多问题,只能重新提出要求再来电脑合成对提供音乐的音频有较高要求,更准确的说是对单个人的韵律感的要求极高,对节奏节拍、呼吸、音高、力度变化、速度变化等音乐综合要素表现的精准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组的学生需要以相同的速度、相同的呼吸、相同的变化才能够达到音频的高度一致,最后合成时才能够呈现良好的效果,线下排练时,学生互相之间可以通过肢体、眼神等方式进行交流,从而做到音乐韵律与变化的同步,线上要做到同步确实很困难,学生只能通过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尽可能做到统一四、考核方式的改革效果作为结业考核,对学生掌握的音乐基本理论进行实践与创新考核,是音乐综合能力的考核,是传统考核基础上的音乐实践考核,其对学生的音乐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课程教学的中心由教师转为学生,考核评价的核心由固定形式变得灵活多样,通过实践,学生的音乐能力水平切实得到提升一)理论诉诸实践的能力提升该课程的教学与考核,都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传”考核的做法,更多的是将理论诉诸实践的考核停留在单一环境中,例如:听力与笔试是对单一的音高、音值方面的理论进行卷面考核;视唱考核(精唱、新谱视唱、弹唱)是将音高、音值加以运用,但能够考核的要素仅仅是在准确与部分乐感的实践考核。

      1创”考核是将理论诉诸实践的考核放置在丰富多变的环境中,填补了音量、音色方面的空白,学生通过整个实践过程感受音量大小与强弱变化、不同发声体的音色变化、音乐作品表现的变化音乐会考核,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与音乐表达的内容与情绪,感受到了音乐各要素在不同音乐环境中的变化,从而体会到音乐表现的丰富性、多变性与审美性之间的关联二)音乐合作能力的提升音乐合作能力的考核主要表现在多声部思维的训练3传”考核做法的实际操作者大部分情况下只有1个人,由1个人完成二声部弹唱(弹一个声部、唱另一个声部)、多声部节奏训练(左右手二声部、手脚四声部等),比较注重对个人音乐能力的训练1创”考核则是将多声部思维训练扩大到个人与群体的训练,不仅仅让学生体会到更全面的多声部思维,也让学生与团队合作呈现,体会多声部思维的操作过程简易和弦弹唱是在二声部弹唱基础上的多声部弹唱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为多声部视唱提供了简易形式;多声部视唱,由各小组集体进行,练习过程中,学生对节拍节奏的控制力、音准的辨别力、音乐各种变化的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