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86361550
  • 上传时间:2024-02-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2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物态变化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

      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 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常考点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4、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常考点 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2、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常考点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选择题) 电路知识点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电荷的知识点 (1)电荷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称带有电荷的物质为“带电物质〞 (2)电荷,为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的正电或负电,带正电的粒子叫正电荷(表示符号为“+〞),带负电的粒子叫负电荷(表示符号为“﹣〞)。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 实质:电子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②感应起电 实质:将金属导体中的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第 7 页 共 7 页文章源于网络整理,侵权及时告知删除〔Word格式,可编辑〕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