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赵近芳版《大学物理学上册》课后答案.doc

65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46363906
  • 上传时间:2023-12-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2MB
  • / 6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习题解答习题一1-1 ||与 有无不同?和有无不同? 和有无不同?其不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解:(1)是位移的模,是位矢的模的增量,即,;(2)是速度的模,即.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有(式中叫做单位矢),则 式中就是速度径向上的分量,∴不同如题1-1图所示. 题1-1图 (3)表示加速度的模,即,是加速度在切向上的分量.∵有表轨道节线方向单位矢),所以 式中就是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的运算较复杂,超出教材规定,故不予讨论)1-2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出r=,然后根据 =,及=而求得结果;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及=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两者差别何在?解:后一种方法正确.因为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 故它们的模即为而前一种方法的错误可能有两点,其一是概念上的错误,即误把速度、加速度定义作其二,可能是将误作速度与加速度的模在1-1题中已说明不是速度的模,而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同样,也不是加速度的模,它只是加速度在径向分量中的一部分。

      或者概括性地说,前一种方法只考虑了位矢在径向(即量值)方面随时间的变化率,而没有考虑位矢及速度的方向随间的变化率对速度、加速度的贡献1-3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运动方程为=3+5, =2+3-4.式中以 s计,,以m计.(1)以时间为变量,写出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2)求出=1 s 时刻和=2s 时刻的位置矢量,计算这1秒内质点的位移;(3)计算=0 s时刻到=4s时刻内的平均速度;(4)求出质点速度矢量表示式,计算=4 s 时质点的速度;(5)计算=0s 到=4s 内质点的平均加速度;(6)求出质点加速度矢量的表示式,计算=4s 时质点的加速度(请把位置矢量、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都表示成直角坐标系中的矢量式).解:(1) (2)将,代入上式即有 (3)∵ ∴ (4) 则 (5)∵ (6) 这说明该点只有方向的加速度,且为恒量。

      1-4 在离水面高h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船在离岸S处,如题1-4图所示.当人以(m·)的速率收绳时,试求船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图1-4解: 设人到船之间绳的长度为,此时绳与水面成角,由图可知 将上式对时间求导,得 题1-4图根据速度的定义,并注意到,是随减少的,∴ 即 或 将再对求导,即得船的加速度1-5 质点沿轴运动,其加速度和位置的关系为 =2+6,的单位为,的单位为 m. 质点在=0处,速度为10,试求质点在任何坐标处的速度值.解: ∵ 分离变量: 两边积分得由题知,时,,∴∴ 1-6 已知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 =4+3 ,开始运动时,=5 m, =0,求该质点在=10s 时的速度和位置. 解:∵ 分离变量,得 积分,得 由题知,, ,∴故 又因为 分离变量, 积分得 由题知 , ,∴故 所以时1-7 一质点沿半径为1 m 的圆周运动,运动方程为 =2+3,式中以弧度计,以秒计,求:(1) =2 s时,质点的切向和法向加速度;(2)当加速度的方向和半径成45°角时,其角位移是多少? 解: (1)时, (2)当加速度方向与半径成角时,有即 亦即 则解得 于是角位移为1-8 质点沿半径为的圆周按=的规律运动,式中为质点离圆周上某点的弧长,,都是常量,求:(1)时刻质点的加速度;(2) 为何值时,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解:(1) 则 加速度与半径的夹角为(2)由题意应有即 ∴当时,1-9 半径为的轮子,以匀速沿水平线向前滚动:(1)证明轮缘上任意点的运动方程为=,=,式中/是轮子滚动的角速度,当与水平线接触的瞬间开始计时.此时所在的位置为原点,轮子前进方向为轴正方向;(2)求点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表示式.解:依题意作出下图,由图可知 (1)题1-9图(2)1-10 以初速度=20抛出一小球,抛出方向与水平面成幔60°的夹角,求:(1)球轨道最高点的曲率半径;(2)落地处的曲率半径.(提示:利用曲率半径与法向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解:设小球所作抛物线轨道如题1-10图所示.题1-10图(1)在最高点,又∵ ∴ (2)在落地点,,而 ∴ 1-11 飞轮半径为0.4 m,自静止启动,其角加速度为β=0.2 rad·,求=2s时边缘上各点的速度、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合加速度.解:当时, 则1-12 如题1-12图,物体以相对的速度=沿斜面滑动,为纵坐标,开始时在斜面顶端高为处,物体以匀速向右运动,求物滑到地面时的速度.解:当滑至斜面底时,,则,物运动过程中又受到的牵连运动影响,因此,对地的速度为题1-12图1-13 一船以速率=30km·h-1沿直线向东行驶,另一小艇在其前方以速率=40km·h-1沿直线向北行驶,问在船上看小艇的速度为何?在艇上看船的速度又为何? 解:(1)大船看小艇,则有,依题意作速度矢量图如题1-13图(a)题1-13图由图可知 方向北偏西 (2)小船看大船,则有,依题意作出速度矢量图如题1-13图(b),同上法,得方向南偏东1-14 当一轮船在雨中航行时,它的雨篷遮着篷的垂直投影后2 m的甲板上,篷高4 m 但当轮船停航时,甲板上干湿两部分的分界线却在篷前3 m ,如雨滴的速度大小为8 m·s-1,求轮船的速率.解: 依题意作出矢量图如题1-14所示.题1-14图∵ 由图中比例关系可知 习题二2-1因绳不可伸长,故滑轮两边绳子的加速度均为a1,其对于m2则为牵连加速度,又知m2对绳子的相对加速度为a′,故m2对地加速度,由图(b)可知,为a2=a1-a′ ①又因绳的质量不计,所以圆柱体受到的摩擦力f在数值上等于绳的张力T,由牛顿定律,有m1g-T=m1a1 ② T-m2g=m2a2 ③联立①、②、③式,得讨论 (1)若a′=0,则a1=a2表示柱体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2)若a′=2g,则T=f=0,表示柱体与绳之间无任何作用力,此时m1,m2均作自由落体运动.题2-1图2-2以梯子为对象,其受力图如图(b)所示,则在竖直方向上,NB-mg=0 ①又因梯无转动,以B点为转动点,设梯子长为l,则NAlsinθ-mgcosθ=0 ②在水平方向因其有加速度a,故有f+NA=ma ③题2-2图式中f为梯子受到的摩擦力,其方向有两种可能,即 f=±μ0mg ④联立①、②、③、④式得2-3 (1) 于是质点在2s时的速度(2)2-4 (1)∵分离变量,得即∴ (2) (3)质点停止运动时速度为零,即t→∞,故有 (4)当t=时,其速度为即速度减至v0的.2-5分别以m1,m2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b)所示.(1)设m2相对滑轮(即升降机)的加速度为a′,则m2对地加速度a2=a′-a;因绳不可伸长,故m1对滑轮的加速度亦为a′,又m1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牵连运动的影响,所以m1在水平方向对地加速度亦为a′,由牛顿定律,有m2g-T=m2(a′-a)T=m1a′题2-5图联立,解得a′=g方向向下(2) m2对地加速度为a2=a′-a= 方向向上m1在水面方向有相对加速度,竖直方向有牵连加速度,即a绝=a相′+a牵∴θ=arctan=arctan=26.6°,左偏上.2-6依题意作出示意图如题2-6图题2-6图在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抛体落地瞬时的末速度大小与初速度大小相同,与轨道相切斜向下,而抛物线具有对y轴对称性,故末速度与x轴夹角亦为30°,则动量的增量为Δp=mv-mv0由矢量图知,动量增量大小为|mv0|,方向竖直向下.2-7由题知,小球落地时间为0.5s.因小球为平抛运动,故小球落地的瞬时向下的速度大小为v1=gt=0.5g,小球上跳速度的大小亦为v2=0.5g.设向上为y轴正向,则动量的增量Δp=mv2-mv1 方向竖直向上,大小 |Δp|=mv2-(-mv1)=mg碰撞过程中动量不守恒.这是因为在碰撞过程中,小球受到地面给予的冲力作用.另外,碰撞前初动量方向斜向下,碰后末动量方向斜向上,这也说明动量不守恒.2-8 (1)若物体原来静止,则Δp1= i kg·m·s-1,沿x轴正向,若物体原来具有-6 m·s-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