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妈妈》课件.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37811391
  • 上传时间:2018-04-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江非 妈妈,你见过地铁么妈妈,你见过电车么妈妈,你见过玛丽莲?梦露她的照片吗妈妈,你见过飞机不是飞在天上的一只白雀而是落在地上的十间大屋 吗你见过银行的点钞机国家的印钞机门前的小河一样? 哗哗的数钱声和刷刷的 印钞声吗 作者简介?江非,本名王学涛,1974年生,山东临沂人,现居故乡平墩湖参加第十八届“青春诗会” ,获北京文学奖、 《诗刊》社第二届华文青年诗人奖,是中国“70 后诗人群”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代表作有《傍晚三种事物》 《水是怎样抽上来的》 《中秋节》 《到北方去》 《一只蚂蚁上路了》等2004 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驻校诗人,也是中国首位驻校诗人读完诗,谈谈读此诗后的感受这是一首非常有特色的写母亲的诗歌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很容易从农村的的生活细节写起,江非的《妈妈》则从现代文明的视角写妈妈这首诗采用“妈妈,你见过……吗?”对话的语气展开,在妈妈与我之间设计几个提问的排比句式,他明明知道妈妈没有见过地铁、电车、玛丽莲??梦露的照片,对飞机、钞票的概念也止于“天上的一只白雀”和少量的纸币,诗人再用陈述句将这些事物一一解释和纠正,他的解释和纠正恰恰反映了诗人对现代文明的印象,他必须以妈妈能够理解的生活常识做解释,飞机是“落在地上的十间大屋”那么大,点钞机和印钞机像“门前的小河一样” , “地铁在地下” , “电车有辫子” , “梦露也是个女人她一生很少穿裤子” 。

      妈妈对现代文明的印象看似滑稽、可笑,但这些形象的说法暗示出妈妈生活的窘迫和视野的局限 全诗 20 句有 15 句写现代文明,只有 5 句写妈妈的生活状态,因为在现代文明普遍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它就与乡村世界产生较大的差距,乡村的境遇就变得日益逼仄现代文明已经进入并占据了乡村青年一代的意识,致使他们以现代文明的视角反观乡土生活然而,这些虚幻的描述对妈妈来说并不重要,她更关心的是生计,是在天黑之前能更多地背回些柴火 “你第三次背回的柴火/总是比前两次高得多” ,这一句诗真切地表达了为自己的家庭任劳任怨地操劳的贫困地区的母亲形象怎样理解“梦露也是个女人她一生很少穿裤子”?? 同样是女人,玛丽莲??梦露作为都市女性的代表,她们可以尽情享受青春,展示生命的美丽,有自己的事业,过着舒适而尊贵的生活她们是都市文明的受益者妈妈是一个偏僻山村长大的中年女性,忍受生活的磨难而默默操劳,妈妈的视野只局限于眼前的生活和生命状态,她的乡村就是她的整个世界她虽然生活在 21 世纪,但是外边的世界对她来说依旧是隔绝的,她属于农耕时代妈妈是广大偏远农村贫穷、劳作的母亲形象的代表。

      诗人怎样表达对妈妈的感情? 主题评析 妈妈:凝定在文明之外的形象??在当今充满语言游戏和下半身垃圾的诗坛上,江非的《妈妈》是一首难得的非常本色而优秀的诗作,其诗歌意蕴和精神旨趣,昭示着 21 世纪汉语诗歌创作的巨大潜力和发展路向在汉语诗歌中, “妈妈”的形象已经相当稳定,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形象成为汉语诗歌永恒的想象江非此诗在“妈妈”的品质并没有发掘出多少新鲜的内涵:她依然勤劳、无怨无悔、默默劳作,她依然是游子永恒的情感归依和遥遥的牵挂然而在江非的“妈妈”的声声呼唤中,一种新的诗歌特质出现了,它是如此的简朴,又是如此的复杂,使“妈妈”的形象永远地定格在现代文明与古老的乡土之间 语言品味 * 妈妈,你知道么地铁在地下电车有辫子梦露也是个女人她一生很少穿长 裤吗妈妈,今天你已经爬了两次山坡妈妈,今天你已拾回了两捆柴禾天黑了,四十六岁了你第三次背回的柴禾总是比前两次高得多 妈妈 通过对妈妈背柴的细节描写“你第三次背回的柴火/总是比前两次高得多” 诗人对妈妈表达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敬爱,妈妈操持着一家人的衣、食、住、行民以食为天,食即柴、米、油、盐,也就是说拾柴是家庭生活重要的部分,而在现代化如此发达的今天,当城市里的人们面对各种炊具眼花缭乱的时候,妈妈还用着最原始的方法,以柴为炊。

      作为接受过现代文明的诗人,通过两种文明方式的对比,内心充满无限的感慨和辛酸从而在内心深处感到妈妈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辉 诗人选取妈妈没有见过的“地铁” “电车” “玛丽莲??梦露的照片”和没有近距离见过“飞机” “银行的点钞机和印钞机上的钞票” ,选取的意象是现代化文明的产物,而不是妈妈身边的事物,这些在都市里司空见惯的事物对一个偏远农村的妇女来说是那么遥远和陌生,暗示着现代文明与乡村文明的距离妈妈在现代文明面前处于失语状态,都市文明在悄悄地注进她孩子的头脑,但是面无表情地拒绝她,妈妈无力改变什么,只能一如既往地以生命的韧劲面对艰苦的人生你第三次背回的柴火/总是比前两次高得多” ,这一句诗真切地表达了一种朴素、坚韧的女性生命态度 *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