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管道施工工法.doc
14页大兴区2011年农村一户一表改造工程(三标段)施 工 工 法施工单位:北京金河水务建设有限公司大兴区2011年农村一户一表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第一节、管沟土方开挖1、作业条件1.1土方开挖前,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已清除和处理完毕1.2管沟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 、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已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1.3夜间施工时,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标志,先支管后干管,先内后外,避免影响后续管沟作业尽量不安排夜间施工,以防扰民1.4根据作业区域的大小情况尽量选用小型挖掘机械,机械无法进入的施工区域采用人工开挖1.5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配备人工进行1.6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2、操作工艺2.1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2.2坡度的确定:根据设计要求的埋深和土质情况,管沟开挖时不考虑放坡2.3采用反铲开挖管沟,施工方法采用端头挖土法:挖土机从沟(槽)或管沟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2.4挖土机沿槽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小于基沟(槽)或管沟深度的1/22.5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
深度大于1.5m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做好管沟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2.6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铁锨或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及时用机械挖走2.7开挖管沟时,预留15厘米,防止超挖,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由人工配合抄测标高,人工清挖至标高以上5cm2.8修帮和清底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清理上部浮土2.10基底修理整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3、成品保护3.1对定位标准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桩等,挖运土时不碰撞,并经常测量和校准其平面位置、水准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在开挖前进行校核复测3.2在开挖土方时,设专人观察,防止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原有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必要时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3.3施工中发现有文物或古墓,妥善保护,及时报请有关部门处理后,再继续施工;对现场测量用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进行有效保护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位置图,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损坏管线,造成严重事故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4.1 基底超挖:开挖管沟,不超过沟底标高。
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处理方法根据勘察单位的意见,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处理,不私自处理4.2管沟开挖后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沟槽开挖后不能即刻施工,根据实际情况留置一定厚度的土层,待管道施工时再开挖,避免出现冻槽4.3 注意施工顺序的合理性: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土方开挖,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4.4及时了解现场土质和地下水情况,还应注意机械挖土时的留置台阶的高度不得超机械最大挖掘深度的1.2倍,防止机械自重下沉,造成施工事故4.5 管沟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认真验收第二节、管道与阀件施工一、 PE 管道连接1、一般规定:1.1 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的连接采用热熔连接,(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 63mm 的管道不采用手工热熔承插连接,壁厚≤6mm 的管材不使用热熔对接的连接方法)并且采用相应的专用热熔连接工具,连接时禁用明火加热1.2 管道连接采用同种牌号规格,压力等级相同的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不同牌号的管材以及管道附件之间的连接,经过试验,确定连接质量能得到保证后,再施工连接)1.3 在寒冷气候(-5℃以下)或大风环境条件下进行热熔或电熔连接操作时,采取遮挡保护措施,或调整连接工具的工艺参数。
1.4 管道连接时,管材切割采用专用割刀或切管工具,切割断面保证平整、光滑、无毛刺,且垂直于管轴线1.5 管道连接后,及时检查接头外观质量,不合格立即返工2、热熔连接:2.1 热熔连接工具的温度控制精确,加热面温度分布均匀,加热面结构符合焊接工艺要求热熔连接前、后使用洁净棉布擦净加热面上的污物2.2 热熔连接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和施加的压力以及保压、冷却时间,符合热熔连接工具生产企业和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生产企业的规定在保压、冷却期间不能移动连接件或在连接件上施加任何外力2.3 热熔对接连接还应符合下列规定:2.3.1 两待连接件的连接端应伸出焊机夹具一定自由长度,并校直两对应的待连接件,使其在一条轴线上错边不宜大于壁厚的10%2.3.2 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连接面上的污物使用洁净棉布擦净,并铳削连接面,使其与轴线垂直2.3.4 待连接件的断面使用热熔对接连接工具加热,加热完毕待连接件迅速脱离加热工具,检查待连接件的加热面融化的均匀性和是否有损伤然后用均匀外力使连接面完全接触,并翻边形成均匀一致的凸缘,凸缘的高度和宽度并符合相关规定2.3.5 PE 管道热熔对接采用同厂家、同材质、同牌号的管材与管材,管材与管件之间,管件与管件之间连接,不同系列的管材不采用热熔对接连接。
二、管道敷设1、沟槽开挖与基础1.1 一般稳固土壤管道沟槽断面形式有直壁、放坡以及直壁与放坡相结合等形式,管沟断面形式确定根据现场施工环境、施工设备、土质条件、沟槽深度、气象条件和施工季节等因素综合考虑调整确定1.2 槽底最小宽度根据土质条件、沟槽断面形式及深度确定,采用下表规定:沟槽槽底最小宽度①(mm)公称外径 dn 槽底宽度 Bdn≤400 ≥dn+300400<dn<630 ≥dn+450①管材、管件在槽底连接或管道与附件连接的位置,应适当加宽1.3 管道沟槽按设计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开挖,人工开挖且无地下水时,沟底预留 0.05m;机械开挖或有地下水时,沟底预留值不小于 0.15m预留部分在管道敷设前用人工清至设计标高1.4 管道基础或垫层应符合下列规定:1.4.1 管道必须敷设在原状土地基上,局部超挖部分应回填夯实,当沟底无地下水时,超挖在 0.15m 以内,可用原土回填夯实、其密实度不低于原地基天然土的密实度;超挖在 0.15m 以上时,可用石灰土或砂处理,其密实度不应低于 95%当沟底有地下水或沟底土层含水量较大时,用天然砂回填1.4.2 沟底遇有废旧构筑物、硬石、木头、垃圾等杂物时,必须在清除后铺一层厚度不小于 0.15m 的砂土或素土,且平整夯实。
1.4.3 管道附件或阀门,管道支墩位置应垫碎石,夯实后按设计要求设混凝土找平层或垫层1.4.4 对软弱管基及特殊性腐蚀土壤,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2、管道敷设2.1 管道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分段施工,管材沿管线敷设方向排列在沟槽旁,承口向同一方向排列对连接安装间隔时间较长及每次工程收工,管口部位进行封闭保护2.2 管道移入沟槽时,不 损伤管材,表面不得有明显划痕,应采用非金属绳索下管2.3 管道穿越重要道路等需设备金属或混凝土套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2.3.1 套管应伸出路边或路基 1.00-1.50m2.3.2 套管内应清理无毛刺,管道穿过套管时不得使用管道表面产生明显拉痕,必要时管道表面应加套保护2.3.3 穿越的管道应采用电熔、热熔连接,经试压且通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与套管外管道相连接第三节 闭水试验水压试验措施计划:外管线到阀门井作为一个试验系统,村内管网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压力试验 在水压试验前 5-6 天,提交管道水压试验措施计划,报送监理人审批试验内容应包括水压试验工作段范围、试验场地布置、试验设备、检测方法、测点布置、试验程序和安全措施等水压试验(1)水压试验在管道验收合格,包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包封外土方回填至与包封顶齐平后方可进行。
2)试验压力:按设计图纸所要求的压力值进行控制3)管道的试压堵头(盲板)有足够的安全系数,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必要的临时后背试压时严禁使用阀门挡水4)试压前,对试压设备、压力表( 精度 1.5 级,刻度上限为试验压力的 1.5 倍)、连接管、排气管、进水管及管件进行详细检查,必须保持系统的严密性并排尽试验管道内空气对试验管道的堵头板、弯头及三通等处的支撑牢固度也要详细检查5)管道灌满水后在不大于工作压力的条件下濅泡 12 小时后才能进行水压试验6)升压达到设计压力值时,应进行管道强度试验在保持恒压1h 条件下检查管道各部位及所有接头、附配件等是否有渗透或其它不正常现象为保持管道内压力,可向管内补水若无上述情况,可判定为合格强度试验合格后,应停止进行加压,并将全部排气、排水阀门关闭,在保持恒压 2h 内进行渗水量测定的严密性试验7)当试验过程中,出现管压升不上去或管堵损坏时,立即停止试验,找出原因,采取有关措施后,重新试验8)试验结束后,立即排除管道内的水,填写试压记录,经有关人员签字后,妥为保存9)闭水试验结束排除管道内的水后,用清水和漂白粉进行消毒冲洗管道第四节 管沟回填土一、管道沟槽回填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1 管道铺设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回填时应留出管道连接部位,连接部位应待管道水压试验合格后再进行回填,回填前对管道系统进行加固。
1.2 回填时应先填实管底,再同时回填管道两侧,然后回填至管顶 0.5m 处沟内有积水时,必须全部排尽后,再行回填1.3 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 0.5m 内的回填土,不得含有碎石、砖块、垃圾等杂物,不得用冻土回填距离管顶 0.5m 以上的回填土内允许有少量直径不大于 0.1m 的石块和冻土,其数量不得超过填土总体积的 15%1.4 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应为 0.2-0.3m,管道两侧及管顶 0.5m 以上的回填土必须人工夯实,当回填土超出管顶 0.5m 时,可使用小型机械夯实,每层松土厚度应为 0.25-0.4m1.5 当管道覆土较深,且管道回填土质及压实系数设计无规定时,其回填土质及压实系数应符合要求,管底应有 0.1m 以上、压实系数 85%-90%的垫层,管道两侧每 0.2m 分层回填夯实,压实系数为95%,管顶 0.3m 以内压实系数不小于 90%1.6 当管道覆土较浅时,其回填土土质及压实系数应根据地面要求确定,当修筑道路时,应满足路基的要求1.7 回填时各类机具种类,每层回填土虚铺厚度应符合下表规定:每层回填土虚铺厚度(m)机具种类 虚铺厚度 机具种类 虚铺厚度木夯、铁夯 ≤0.2 压路机(轻型) 0.2-0.3蛙式夯、火力夯0.2-0.3 振动压力机 ≤0.41.8 管道经试压且通过隐蔽工程验收,人工回填到管顶以上0.5m 后,方可采用机械回填,但不得在管道上方行驶,机械回填时应在管道内充满水的情况下进行。
1.9 各类管道阀门井等周围回填应符合以下规定:1.9.1 应采用砂砾、石灰土等材料,宽度不应小于 0.4m1.9.2 回填后沿管道中心线对称分层夯实,其密度应不低于规范要求管道井在路面位置,管顶 0.5m 以上应按路面要求进行回填二、人工回填土回填土采用土方开挖时的土,人工挑出大于 50mm 的砖、石等硬块人工回填,蛙夯或油夯夯实铺土厚度控制在 20~25cm回填标准见下表:序号 回 填 部 位 回填标准(密实度)1 管两侧 大于 90%2 管上部 50cm 范围内 大于 80±2.5%3 管上部 50~140cm 范围内 大于 95%三、机械回填土施工1、作业条件:1.1填土前对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后要作好隐蔽检查和验收手续1.2施工前,做好水平高程标志布置如在沟边上每隔1m钉上水平桩或在邻近的固定建筑物上抄上标准高程点2.工艺流程:沟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分层碾压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2.1填土前,将基底表面上的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清理干净2.2检验土质检验回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