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气象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艾力
  • 文档编号:30216891
  • 上传时间:2018-01-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气象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面向新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气象专业人才1. 硕士学位: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气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应用前景2. 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气象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基础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及教学工作学位论文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或应用前景,应具有创新性论文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需达到相应的要求二、研究方向气象学是研究气候系统中各种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运动和变化的规律、形成原因及预测的学科它以地球气候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中心,运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及计算机科学等理论和方法,研究气候系统中各种灾害性天气和气候现象产生的机理和预测方法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为:(1)中尺度动力学, (2)大气环流变异, (3)气候动力学,(3)气候变化模拟与预测, (4)全球变化, (5)应用气象等。

      三、招生对象1. 硕士研究生:已获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2. 硕-博连读:已获学士学位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入学后两年完成基础课及学位课,享受硕士生待遇,经过中期考核后,考核优秀者经校研究生院审核批准直接转为博士生并享受博士生待遇中期考核未通过者继续按硕士生规格培养3.博士研究生:已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经博士生“申请—考核制” ,笔试面试均合格者四、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二年半——三年硕-博连读研究生:五年博士研究生:三年五、课程设置(一)硕士阶段A 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 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以上三门任选一门,1 学分)外语(4 学分)B 类:大气问题数值模拟(3 学分)偏微分方程数值解(3 学分)C 类:地球物理流体力学(3 学分)大气动力学(3 学分)气候动力学(2 学分)D 类:高等天气学(2 学分)中尺度动力学与模拟(2 学分)现代气象统计分析(2 学分)气候物理学(2 学分)海洋动力学(2 学分)海气相互作用(2 学分)陆面过程(2 学分)气象资料同化(2 学分)计算地球流体力学(2 学分)全球变化科学概论(2 学分)大气环流(2 学分)中层大气过程(2 学分)非线性动力学(2 学分)(二)博士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外语近代大气动力学中的数理基础气候数值模拟六、培养方式1. 硕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2. 硕—博连读研究生,入学后三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由导师负责成立指导小组制定培养计划,由博士生导师和指导小组负责全部培养工作3. 博士生招生录取时明确导师,由导师负责成立指导小组,制定培养计划,由博士生导师和指导小组负责全部培养工作4. 公共课(外语和政治)以讲授为主,辅以自学基础课和专业课以讲授、自学和研讨相结合要求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并阅读有关的专业文献七、考核方式1. 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考核为主,由有关教研室负责考核工作2. 专业课除笔试考核外,要求写专题综述报告,以了解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 中期考核为了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硕士生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由导师组成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及方向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做出评价、评定成绩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加强博士生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博士生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进行博士资格考核按照“笔试(30%)+ 书面研究报告 (30%)+面试(40%) ”的加权平均得到最终考核结果(百分制) ,考核结果按一级学科不分组进行排序。

      考核结果分优秀(排序前 15%)、通过、暂缓通过(排序后 15%)和不通过四类考核优秀及通过者,按照学校相关政策,提高相应档次博士助学金标准,并进入博士学位论文撰写阶段考核暂缓通过者不能进入博士学位论文撰写阶段,需参加下一轮博士资格考核,但参加考核总次数不得超过 3 次考核不通过者,将进行分流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选题力求和国家、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及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研究项目结合确定论文题目以后由系组织有关专家审议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论文题目确定后,应拟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包括各阶段的学习内容学位论文计划由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经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送校研究生院备案博士生在完成论文过程中,应定期作阶段性报告九、答辩与学位授予学位论文完成后,硕士学位论文应在答辩前应请 2 位(至少有一位外单位专家) 、博士学位论文请 5 位同行专家(其中至少有两位外单位专家)评阅论文,写评阅意见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答辩硕士学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 5 人组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 5 人组成(其中外单位专家不少于 2 人) ,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论文答辩会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

      博士论文答辩不通过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补充修改论文资料,重新答辩一次申请博士学位者,需满足如下条件之一:(1)在 Science, Nature 及其子刊、PNAS 国际超一流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但导师应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并以南京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1 篇;(2)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自然科学 SCI 期刊分区二区及以上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并以南京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 篇;(3)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自然科学——大气科学及地学学科SCI 三区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并以南京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1 篇;(4)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自然科学——大气科学及地学学科SCI 三区以下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并以南京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2 篇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及院系学位委员会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十、参考书目1.中国气候变化科学概论,丁一汇主编,气象出版社,20082.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余志豪等编,气象出版社,19953.大气动力学,伍荣生编,气象出版社,19954.高等天气学,丁一汇编著,气象出版社,20055.当代气候研究,叶笃正等编,气象出版社,19916. A E Gill, Atmosphere-Ocean Dynamics, Academic press, 1992.7. G B Whitham,线性与非线性波(中译本) ,气象出版社,19818. J Lenoble, 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 A. Deepak Publishing, 19939. R J Doviak and D S Zmic, Doppler Radar and Weather Observation, Academic Press,199310.气候动力学引论,李崇银编,气象出版社,200211.大气科学中的数值新方法,王斌等著,科学出版社,200612. K E Trenberth, Climate System Model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