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基本功大赛理念知识考查.pdf
8页教师基本功大赛理论知识考查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 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分,共36分) 1. () 的诞生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 .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尔》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 育学 2.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素质教育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应试教育D.著名学者的学说 3. 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 A.教育哲学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学D.教学论 4.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 5. 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 A.幼儿教育B.中小学教育 C.高等教育D.职业技术教育 6.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 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7. 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 .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 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包含()活动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 D. 一切教育 9. 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指 () A.发展性功能B .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 .社会性功能 10.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 .生物进化论 11. 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 A.观察力B .想象力C.思维力D.创造力 1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上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关于分 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I2完=4(人), 12^2 = 6(人),12-1=12(人),12^0. 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3•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 .不平衡性C.阶段性D .个别差异性 14.()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 A.课堂教学B.复式教学C.开放教学D.电化教学 15•有人急躁易怒,有人活泼好动,有人安静沉稳,有人胆小扭捏,这是个体心理特征中什么的表现 ?() A.性格B.情绪C.人格D.气质 16.小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时候,随着教师的讲述而在头脑中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就属于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 D.幻想 17 •俗语说, 臾逢喜事精神爽”,这说的是一种()精品文档 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 18.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 A.《论语》B .《荀子》C.《孟子》D.《学记》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 科技发展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 2. 简述美育的任务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 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教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问题:以上是黑格尔老师的评语,请谈谈这些评语有什么特点 ?你认为应该怎样给学 生写评语? 2.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 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 3名 坏学生”,因有两名 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 坏学生”;而经过一番 评选,第三顶 坏学生”的帽子便 落在儿子头上这个 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 I8条罪状”当天下午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 的 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 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
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了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询 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班主任说: 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 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 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 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 ”,并 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 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 逃学 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评判 六、论述题(20分) 试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单项选择题 1 . A[解析]17世纪的夸美纽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理论体系他的《大教学论》一般被认为是教 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2. B[解析]臾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发展的理性诉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也是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 C[解析]教育学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 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研究的目的是阐明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理 论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 4. A[解析]学校是教学之地,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
5. B[解析]中小学教育是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6. c [解析]循序渐进的教学,是一种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进行的教学 目的是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和一定的思维能力违背人的发展规律的教育是难以达到 效果的 7. C[解析]法国成人教育理论家保罗 朗格郎向国际成人教育促进会首次提出 终身教育”一词,他倡导 建立一个新的教育体系,使教育从纵向方面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横向方面连接人和社会的各个侧面, 使今后的教育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刻,随时都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 & D[解析]广义上的教育包含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一切教育 9. C[解析]政治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但是二者常常并不平衡, 教育有时超前于社会的发展, 有时又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10. D[解析]略 11. A [解析]米丁斯基在其著作《世界教育史》中提出:只有从恩格斯的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个著 名的原则出发,才能了解教育的起源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 12. c[解析]思维是人类智力的核心因素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思维能力反映出来 13. B[解析]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 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硬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 能力。
14. C[解析]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或统一体,它是由教育机构体系与教育的规范体 系所组成的教育体制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内容形式、层次结 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15. C[解析]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和 成年期等几个阶段不同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特征 16. A[解析]课堂教学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可以大规模地向全体学 生进行教学,一 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全体学生共 同前进 17. A[解析]儿童在某一时期发展某种能力最为迅速有效, 错过之后再补就无法达到那种效果或者能力, 这就是关键期.即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8. D[解析]气质是先天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19. B[解析]中脑是视觉和听觉的反射中枢 20. C[解析]继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的变化, 糖和药就是前后两种刺激物 21. A[解析]无意想象又叫不随意想象,是无目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
精品文档 22. B [解析]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臾逢喜事精神爽”,这时被喜事 所引起的愉快心情按其强度来说并不强烈,但这种情绪状态并不在事过之后立即消失,往往会持续一 段时间 23. C[解析]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理需要是处于最低层次的,是最基本的需要 24. A[解析]计算可知,该同学的智商为 120智商在80 - 120的儿童,属于智力正常的儿童 25. C[解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一…强调学习是积极的思维过程 26.A[解析]替代强 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 27. C [解析]奥苏贝尔的认知一接受学习论中提出了先行组织策略,指在学习任务本身之前先呈现引 导性材料的教学策略 2& A[解析]道德认知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认知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 形 成道德信念,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的核心部分二、名词解释 29.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 化,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30. 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 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教 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 向发展的过程 31.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 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32.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 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四、 简答题 3&答案:(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 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 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39.答案: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美育的任务包括: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创造力和塑造完美人格 五、 案例分析题 42. 答案:黑格尔老师的评语,以比较艺术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其缺点与不足,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进 步评语以平静的语气,力求写出 这个人”来,遵循了 V7,下三个原则:(1)写给学生看。
2)写出这 个人”⑶ 写 这个人”的 新起点” 给学生写评语应运用发展的眼光, 通过鼓励的方式与学生交流, 对学生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同 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目的和正确认识自我,以更好地把握自己未来的发展 43. 答案: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过于精心地布置教室反而会产生分散学生 注意力、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和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 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 他们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欣赏图画、 花草、植物上, 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44. 答案:该班主任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了 3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 以为戒,以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 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的原则,致 使消极因素增长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各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 七、论述题 45. 答案:学习动机的培养,就是把社会和教育向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变为他们内在的学习需要,是 指导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
(1) 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教师在讲课前,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学习的具体目的、 任务和要求,以及所学内容对今后的学习或实践的具体意义是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的有效 办法 (2)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首先, 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特点,过难或过易的内容均不利于兴趣 的激发;其次,教学方法应具有新颖性和启发性,灵活多样,切忌千篇一律;再次,还要开展丰富多 彩的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满足学生某些方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后,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 分别给予成功的机会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3) 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动机的迁移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把他们从事其他活动的 动机迁移到学习活动上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组织到这些活动中来,并把学生参加这些活动的动机,引 导到课堂学习上来,使这些活动与学习联系起来,进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把其他动机转化为学 习兴趣或学习动力,这是培养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 (4) 通过先进人物的榜样和教师的示范作用, 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先进人物的 生动事例,为学生树立了具体的榜样,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都 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此外,教师自己对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兴趣和态度,也对学生经常起着潜移默化的 示范作用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