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一首——清·纳兰性德《沁园春》.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差****
  • 文档编号:318964631
  • 上传时间:2022-06-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4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首——清·纳兰性德《沁园春》  第一首——清·纳兰性德《沁园春》  序: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  纳兰性德,清词人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 善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其尝有悼亡之吟,传唱极广 有《通志堂集》词集名《纳兰词》,有单行本又与徐乾学编刻唐以来说经诸书为《通志堂经解》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 “清词三大家”后世对其评价颇高,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王国维称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背景】:  这首《沁园春》是纳兰性德众多悼亡诗词作品中最哀婉痛彻的一首,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 本端庄”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但是仅三年,卢氏因产后受寒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 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  纳兰性德后又续娶关氏,并有侧室颜氏值得一提的是,纳兰性德三十岁时,在好友顾贞观的帮助下,纳江南才女沈宛沈宛,字御蝉,浙江乌程人,著有《选梦词》集中悼亡之作“丰神不减夫婿”可惜她在与纳兰性德相处一年之后,纳兰性德就去世了,这段短暂的爱情又以悲剧告终,年仅三十一岁   第二首——北宋·贺铸《鹧鸪天》  重过阔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译文】:  同来何事不同归?本已永结同心,生死以共,却还是生死相隔,痛断肝肠一句突兀问来,千言万语无以作答,空余泪痕而已。

      问得看似突兀,却又是因日思夜想而 起,是至情之语卧听窗外梧桐细雨,一夜都滴在心头,浸湿回忆发妻挑灯补衣的温馨场面,仿佛昨日,却又已渺如云烟笔下凄楚哀伤,胜过梧桐夜雨滴到天 明  【】:  贺铸,北宋词人字方回,卫州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背景】:  这首词是贺铸为悼念亡妻赵氏而作,亦是唐宋之后悼亡诗歌中不可多得的名篇贺铸夫人赵氏,勤劳贤惠,贺铸曾有《问内》诗写赵氏冒酷暑为他缝补冬衣的情景,夫妻俩的感情是很深的  与妻子曾经住在苏州(阊门是苏州著名的城门,用来借指苏州),后来妻子死在那里,当贺铸不久因事要离开苏州时,痛感物是人 非,满腹辛酸无处倾诉,只能哀叹:“好好一起来的,怎么就不能一起离开呢?”窗前的梧桐在经历了清霜之后,已经树木凋零,落叶萧索;而池中原先那对比翼双 飞的`白头鸳鸯如今也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只,它肯定也经历了失伴之苦吧!那晨光初露的草原,东方才刚刚发白,躺在草丛上的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儿,须臾之间就 不见了  人生原来就是这样短暂啊!在那新垒起来的坟头前,默默地哀悼着亡妻;在从前两人住过的地方,更是久久留恋,不肯离去。

      回到家里,躺在死者 睡过的床上,聆听着南窗的夜雨,遥想当年妻子在深夜里为自己补衣的情形,沉痛地表现出了对亡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怀念   第三首——南宋·陆游《沈园二首》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帐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特录】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陆游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钗头凤》·唐婉  【】: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杰出爱国诗人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亲友间爱国思想的熏陶年轻时中应礼部试, 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后官至宝章阁待制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金,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创作力非常旺盛,是我国古代作品最多的诗人,仅在他的诗集《剑南诗稿》中保存至今的就有9300多首,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他的诗内容极为丰富,风格雄浑豪放  【背景】:  《沈园二首》是陆游为悼念前妻唐婉而作,连同此后关于沈园的多首悼亡诗,可以说构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情节和规模的系列在民间流出最广的其实是‘沈园’系列真正的起点——陆游和唐婉各赋的《钗头凤》一首陆游与唐婉的故事,是中国封建制度造成的最悲剧性的爱情故事之一  唐婉,陆游的表妹,陆游母舅唐诚女儿, 自幼文静灵秀,才华横溢陆家曾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与唐家订亲陆游二十岁(绍兴十四)与唐婉结合不料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 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后陆母认为唐婉把儿子的前程耽误殆尽,遂命陆游休了唐婉陆游曾另筑别院安置唐婉,其母察觉后,命陆游另娶一位温顺 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唐婉而后由家人作主嫁给了皇家后裔同郡士人赵士程  公元1155年(绍兴二十年),礼部会试失利后陆游到沈园去游玩,于唐琬及赵士程夫 妇不期而遇,唐婉得到丈夫的允可设酒款待陆游陆游回想前尘往事,伤感地在墙上写下了一首名传千古的《钗头凤》(红酥手)词。

       事后,唐婉再次来到沈园瞥见陆游的题词,不由感慨万千,于是和了一阙《钗头凤》(世情薄)随后不久便抑郁而终  陆游与唐婉邂逅之后,出走京城求取功名,他的文才颇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称赏,被赐进士出身以后仕途通畅,一直做到宝华阁侍制这期间,他除了尽心为政外,也写下了大量反映忧国忧民思想的诗词到七十五岁时,他上书告老,蒙赐金紫绶还乡了陆游浪迹天涯数十年,企图借此忘却他与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离家 越远,唐婉的影子就越萦绕在他的心头此番倦游归来,唐婉早已香消玉殒,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对旧事、对沈园依然怀着深切的眷恋常常在沈园幽径上踽 踽独行,追忆着深印在脑海中那惊鸿一瞥的一幕,这时他写下了“沈园怀旧”二首  【另注】:  关于陆游与唐婉这段悲痛绝人的爱情故事,以及围绕着沈园的这些传唱千古的诗词,近人陈衍游沈园之后留下了一句评语:“无此绝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绝等伤心之诗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就千秋论,不可无此诗   第四首——南宋·吴文英《莺啼序·春晚感怀》  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  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  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  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  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  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  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  幽兰渐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  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  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  记当时、短楫桃根渡  青楼仿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淡尘土  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苎  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躲凤迷归,破鸾慵舞  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沉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  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鄞县(今浙江宁坡)人《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 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清全祖望答万经《宁波府志》杂问,谓吴文英“晚年困踬以死”,殆得其实享年六十岁左右  【背景】:  这是吴文英为悼念亡妾而做的一首词,尽管后世学者对其创作背景及主旨多有争议,但词中所彰显的怀悼之意是显而易见的。

      这首词在《宋六十名家词》中又题作 ‘春晚感怀’、‘感怀’,实际就是怀旧与悼亡之意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梦窗在苏州曾纳一妾,后遭遣去在杭州亦纳一妾,后则亡殁  “集中怀人诸 作,其时夏秋,其地苏州者,殆皆忆苏州遣妾;其时春,其地杭州者,则悼杭州亡妾《莺啼序》就是悼念亡妾诸作中篇幅最长、最完整、最能反映与亡妾爱情关 系的一篇力作它不仅形象地反映出与亡妾邂逅相遇及生离死别,而且字里行间还透露出这一爱情悲剧是由于某种社会原因酿成的它感情真挚,笔触细腻,寄慨遥深,非寻常悼亡诗词之可比 【中考诗词素材:关于悼念的诗词】 8 / 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