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速查速记.docx

85页
  • 卖家[上传人]:g****z
  • 文档编号:612430288
  • 上传时间:2025-07-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6MB
  • / 8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速查速记世界古代史(史前时期至12世纪)主题线索:区域文明的多元发展一、全册考点网络与发展趋势1.世界古代史考点网络2.世界古代史的发展趋势(1)政治上:①东西方文明经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②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的封建制度以封君封臣制为主体并占据统治地位2)经济上:①西欧庄园从9世纪开始兴起,是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最基本的单元,在13世纪达到顶峰,直到14、15世纪瓦解;②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是工商业的聚集地,以手工工匠和商人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步形成,其中分化出来的富裕阶层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3)文化上:①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的爱琴海地区,诞生了世界古代文明,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多元性;②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③文明传播呈现出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并存的现象3.世界古代史时空线索二、单元目标、时空线索、阶段特征与单元整合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2022版课标】1、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2、通过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以及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时空线索】    【阶段特征】1、阶段特征:大河文明、农耕文明(1)政治: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先后步入文明时代,进入奴隶社会2)经济:典型的大河文明,依靠河流灌溉,农耕经济发达3)文化: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与金字塔,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佛教2.中外联系:诞生于古印度的佛教、在张骞通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文化,佛教艺术对中国古代雕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云冈石窟等都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3、关键词:一大宗教佛教三大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五大成果金字塔、象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阿拉伯数字单元整合】三、分课知识速查速记第1课 古代埃及【速查关键词】古埃及、尼罗河、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太阳历、象形文字、法老知识点一 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地理位置: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2.自然环境: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3.国家出现: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4.初步统一: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5..强盛: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和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6.被侵略灭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7.科学文化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最为突出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知识点二.金字塔1.用途:国王法老的陵墓2.地位: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3.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约2600年知识点三.法老的统治1.金字塔的修建,体现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2.法老的权力:(1)政治: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2)宗教: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仗责打大臣3.王权的衰落: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古埃及文明象征①狮身人面像;②太阳历;③象形文字;④金字塔——王权的象征【易混警示】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同属于上古文明时期创造的文字还有楔形文字、甲骨文等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速查关键词】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知识点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地理范围:“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2.奴隶制国家出现: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3.初步统一: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4.陷入分裂混乱:此后两河流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知识点二.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完成两河流域中下游的统一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2.强盛: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知识点三.《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内容: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1)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2)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法典明显保留了一些原始时代的观念3)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3.意义或价值: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古巴比伦文明象征①楔形文字;②《汉谟拉比法典》第3课 古代印度【速查关键词】印度河流域、雅利安人、种姓制度、释迦摩尼与佛教知识点一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2.文明的发源地:印度河流域(最早的古印度文明出现)3.早期文明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4.外族入侵: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3.强盛: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知识点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产生: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2.内容与特点: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等级名称社会阶层职责与义务1.婆罗门祭司、贵族掌管祭司、掌握神权2.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3.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4.首陀罗被征服居民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其他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特点: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知识点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时间:公元前6世纪2.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3.教义:(1)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2)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4.佛教的传播:(1)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2)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古印度文明象征①阿拉伯数字;②种姓制度——严格的等级制度;③佛教【易混警示】国王虽然在印度把持着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但在种姓制度上属于第二等级 【知识整合】四大文明古国及认识国家文明发源地文明成果文明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古代埃及非洲尼罗河流域金字塔、象形文字等气候温和,适宜人居,在大河流域,利于灌溉,而且每年河水泛滥,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利于农业发展古巴比伦王国西亚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古代印度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等古代中国东亚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甲骨文、青铜器等认识(1)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不同的文明,人类文明自产生就有多元化的特点(2)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多元性的,都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成果,且都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因此要尊重不同的文明(3)合理吸收不同文明的积极成分(4)提倡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平等交流,融合互补,共同发展二、单元目标、时空线索、阶段特征与单元整合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2022版课标】1.知道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希腊城邦和罗马共和国;2.了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成就,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时空线索】【阶段特征】1、阶段特征:海洋文明、工商业文明(1)政治:古希腊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罗马创造了辉煌的法制文明2)文化:古希腊、罗马在文化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文学、雕塑、建筑等)3)对外交流: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给人类带来了灾难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2.中外联系:陆上丝绸之路在公元前2世纪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罗马帝国与汉朝通过丝绸之路建立了经济文化联系3、关键词:一部作品《荷马史诗》一种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两大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两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两大建筑雅典帕特农神庙、罗马大竞技场四大人物伯里克利、亚历山大、凯撒、屋大维单元整合】    三、分课知识速查速记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速查关键词】希腊城邦、雅典与斯巴达、伯利克里、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帝国知识点一 希腊城邦1.地理范围及自然状况:古代希腊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其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一方面,多山不便于各地区间的联系,影响了希腊的统一;而另一方面,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2.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1)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2)迈锡尼文明中断,希腊进入相对落后的荷马时代3)希腊城邦: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几百个城邦3.希腊城邦的发展概况(1)出现时间:公元前8世纪(2)城邦的概念: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3)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小国寡民”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过几千人4)最大的城邦:斯巴达,领土只有8400平方千米5)城邦的居民:公民和非公民6)公民的权利及义务: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力,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也是公民权的必要保障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的宗教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都以公民为主体    (7)非公民包括哪些人?生活状况如何?外邦人和奴隶外邦人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