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科综合中的地理解题建议.doc
4页文科综合中的地理解题建议一.构建主干地理知识框架(一) 系统地理主干知识 是以高中地理知识体系为依托、高初中地理知识的相关联系为组合,它包括以下10个方面:1. 地球运动原理及时区、日界线示意图判读2.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注记)及等值线的判读3. 地球上的气候、生物、土壤、自然带之间的关系4. 海洋环境与陆地水环境,重点理解水循环与水量平衡原理5. 地形、地貌及地壳的变化,板块构造学说与火山、地震、主要山脉 及矿产分布的关系6. 农业区位因素与中国国土整治工作7. 工业区位因素与布局8. 城市区位因素与人口迁移9. 交通运输业、通信和商贸及旅游活动10.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二) 图像系统主干知识 地理图像包括教材中的各类地图、示意图、景观 图、模式图等,可以生动、直观地表达地理的基本原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 布、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由于图像实体的空间跨度大,、综合性强、迷惑 度大、知识渗透好,成为文综试卷中的亮星•试题中的图表主要来源是:一 是报刊、二是互联网、三是统计年鉴、四是教材1. 地理分布图:①政区综合图;②自然地理图;③人文地理图:a工 业分布图、b农业区和农作物分布图、c交通运输图、d人口民族分布图。
2. 等值线图:①等高线图;②等温线图;③等压线图;④等降水量线 图及其他等值线图3. 示意图:①日照图:侧视图(投影中心在赤道);俯视图(投影中 心在极点)②剖面图:a地形剖面图;b地质剖面图;c锋面雨剖面图4. 最观图:①陆地自然带;②地质时代;③旅游最观;关;④地貌特 征5. 地理统计图:①曲线(含折线)图;②柱状图;③扇形图三) 热点问题与主干知识 热点问题是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 心的现实、重大社会问题为素材,是命题的主体设计思想,必须依靠各学科 的综合优势去寻求合理解决问题的途径热点知识是指地理学科中的重难点 问题,即在试卷中重现率高、赋分较多的知识点1. 热点问题中的地缘背景:①中东地区;②日本与朝鲜半岛;③南亚 与印巴;④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⑤欧洲、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 ⑥反恐问题与中亚;⑦长江流域与南方沿海地区;⑧台湾、海南与青藏地区; ⑨陇海 兰新 北疆铁路2. 热点问题的切入点:①环境问题,包括沙尘暴、大地震、酸雨与光 化学烟雾、臭氧层破坏、水污染、沙漠化等等;②重点工程,包括三峡工程、 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③时政问题,包括APCE会 议、加入WTO、台湾问题、申奥成功、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流动等;④地 区冲突,印巴冲突、巴以冲突、朝鲜半岛、9. 11事件、巴尔干半岛、阿富 汗战争等;⑤海洋开发;⑥人类探索宇宙的新方向,“神州三号”的发射成 功等;⑦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⑧拉动内需与地理景观、旅游开发、交通运输。
3. 2001年文科综合试卷中地理考点的分布:高中地理第一章10分; 第六章6分;第八章6分;第十章8分;地图15分;世界分区地理10分; 重要国家14分;中国地理概况7分;中国分区地理9分;合计85分 二、寻求地理解题方法和培养地理思维能力(一)地理方法及相关地理思维能力 对地理知识的整体;}巴握,加上对地理 方法的熟练使用,必然在形成地理知识体系的同时又形成识记、理解、应用 不同层次的地理思维能力1. 形象与创意这里可以将一些地理知识形象化,与利于掌握,如将 阿富汗的领土形状看作是一只鸭梨2. 观察与分析就是要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例如将日 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上升为地球自转引起的“视运动”或相对运动现象3. 抽象和想象我们应该将复杂、具体的地理现象通过想象抽象成简 单的地理规律例如大气的“三圈环流”模式就是在将地球想象成为地表是 光滑的、地表物理性质是均一的基础上抽象而成的4・ 分类与归纳分类是按照某一标准,根据地理事物的特点分别归类; 归纳则是与“演绎”相对的一种推理方法,即由众多的地理时是概括出一般 地理规律由于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的不同,概括出了 “煤铁复合体型”、“临 海型”、“临空型”的布局类型,就是一个典型实例。
5. 比较和鉴别几种相近地理事物的异同辨别称为比较,有比较才能 有鉴别二次大战前后的人口迁移就可以通过列表比较、动态迁移示意图进 行比较,并由此为依据解答相关问题6. 联系和辐射联系是指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而辐射则是从中心 地理事物向各个方向的伸展,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体现“以问题为中心”的 命题导向若以“三峡工程”为中心,相关的联系点有:地势、气候与丰富 的水能及水能的特点;辐射方向有:西电东送的中线主力、南水北调的中线 水源、库区移民、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的建设、库区的旅游与水产养殖、 长江的黄金水道效益等等7. 图像与判读图像知识是地理主干知识的组成部分对于一般地图 要借助经纬网、轮廓形状、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注记和图例等要素进行判 读;对于专题地图要在明确主体地理事物的基础上阅读图例和注记,并依此 对图中所示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所需要的地理 信息,准确解决问题例如示意图中的日照图类的判读步骤是:①根据地球 自转的方向确定南、北极的位置;②根据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或直交)的关 系确定时间位置(即二分二至日或春、秋分日);③根据注记、0经线或 其他条件,判定经纬度位置;④根据经纬网判定相对方向;⑤确定太阳直射 点的位置;⑥根据赤道上常年昼夜平分、结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晨昏线的 位置判定正午、子夜以及各地的时刻;⑦扌艮据昼弧、夜弧的相对长度,结合 节气判定各地的昼夜长短。
8. 判断与推理判断就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它是否具 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推理则是有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的判斷(结 论)的过程例如有关沙尘暴的问题就需要有物质源、动力源及其他相关的 指是,进行判断和推理二)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 2002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说明指出,在试卷上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单纯的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 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 的顺序排列因此,针对不同的题型特点釆取不同的解题方法就十分必要1. 选择题的解题技巧①直接判定法:要认真阅读题干及备选项,明 确所表示的地理知识类别、时空范围及数量特征;②排除筛选法:通过对备 选项的逐一筛选,将明显错误的排出;③分析推理法:如果备选项的时空跨 度大、涉及内容广,就需要直接与特定的时间(空间)相互推理分析,而不 必考虑各备选项之间的关系;④借图助解法:可以将地理事物抽象的时、空 分布叙述转化为形象的空间思维,即通过“复制”图像进行“验证”,以确 保解体的准确性(可以借助画草图的办法进行)⑤读图分析法:认真阅读 图中所给的条件(图例、注记及具体图像等),分析他们的特点(时空分布 规律、个体形态特征或基本原理等),也可以在已有的图中进一步扩展(象 如在数学中作辅助线),从中归纳出有用的地理信息。
⑥逆向思维法:对于 有许多条件交叉的选择题不妨先假定其中一项是正确的,然后将其放在一致 的条件中去检验,这样可以避免对众多条件和众多选项进行交叉分析出现的 混乱现象2. 综合题的解题技巧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中图像种类多、数量多, 能够考察考生的动手(画图)、动脑(计算、想象)能力,在解题中应注意 以下过程:①读图读文,认真审题,界定题目的内容范围②充分利用图像、 文字中的一切条件③把握好“高起点、低落点”和“低入口、高升级”的 命题特点,认真分析,组织好答案的知识结构④运用现代语言、图表,特 别是专业术语来表达切忌“会儿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优”⑤注重检 查、查缺补漏,回归图文,点面结合(但要注意不要轻易否定第一印象)3. 对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全卷答题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⑴追求答案质量的正确顺序是:正确 高速 有效⑵对待试题难易与分值的态度是:由易到难,切忌贪分⑶摆正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知识和技巧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控 制因素,经验和技巧是第二位的,情绪和心态则能影响临场的发挥水平⑷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要做好的是:充分利用好地理图像(包括试卷中 的、头脑中的),这是运用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