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钻井技术规程.ppt

7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1701820
  • 上传时间:2018-08-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61.50KB
  • / 7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期主要内容 •一 、钻井各次开钻及钻进技术规定 •二 、钻井取心操作规程 •三 、防中途卡钻操作要求★ •四 、盐层钻进及盐卡处理规定★ •五 、防井垮、防出新眼规定 •六 、防堵水眼的规定 •七 、在φ139.7mm套管内钻水泥塞的规定1(一)各次开钻及钻进技术规定一次开钻是指埋设导管后的第一次钻进 •一次开钻前验收开钻前应由工程技术监督部门组织钻井 队和后勤有关单位专业人员,对井场布置合理性、 设备安装质量、井场安全防护、环境保护措施进行 全面检查验收,符合井队设备安装标准和环境保护 规定才能开钻,并进行钻井设计交底 •一次开钻及钻进 •冲(钻)大、小鼠洞大鼠洞位置不仅要有利于 方钻杆顺利进出、摘挂水龙头操作方便,而且还不 能影响起下钻时游车、大钩的上下运动2•配足、配好钻井液 •按设计要求配好钻具 •找正天车和转盘中心,天车和转盘中心的同 心度偏差应小于10mm;转盘要找正找平;井 眼一定要开正、打直表层套管超过200m时 ,起钻前投测井斜 •按设计的钻井参数钻进钻井参数要求钻压 不超过钻铤浮重的60%3•钻进过程中,自始至终有专人在井口和循环沟内 捞砂大井眼口袋控制在3m以内。

      在硬地层如: 建南、川东北有0.5m就足够了 •钻达表层套管深度后应充分循环钻井液,起钻时 连续灌钻井液钢材密度钻井液密度 浮力系数-1=4•套管严禁错扣入井套管鞋及1#、2#套管上紧后 ,丝扣部位再用3个铆钉均匀分布,铆好后方可入 井 •表层套管必须使用联顶节 •下完套管必须与井口找正固井时水泥浆返出地 面管内水泥浆不得替空如果水泥没有返出地面 ,必须从井口反打水泥,否则应返打水泥浆 •再次开钻及钻进这里的“再次开钻及钻进”是指固表层套管后 的各次开及钻进5•准备工作 •安装好井口装置,为再次开钻做好准备工作如 果钻井设计要求装防喷器,应按井控设备及防喷管 汇安装规程装好井口,校正天车、转盘和井口中心 ,并牢固固定井口装置 •对地面高压管汇、立管、水龙头、水龙带、方钻 杆进行阻流试压压力不低于18MPa或等于设计的 最高压力,30min不剌、不漏为合格 •按设计要求配足、配好钻井液6•钻水泥塞 •钻水泥塞宜用铣齿钻头 •钻水泥塞和套管下部结构的参数:钻压15~20kN, 转数低于60r/min,环空上返速度不低于0.6m/s (应根据钻铤直径而变化,冲击扭矩值取决于井下 接头尺寸和旋转速度 。

      在13⅜“套管内使用7″钻 铤,转数控制在30rpm,见表)7钻柱、套管尺寸和转速表接头越大,冲击扭矩数值 越大,要求转数就要小8•钻完套管下部结构后,应采用强磁打捞器加随钻 捞杯,打捞井底金属碎块 •钻水泥塞的钻井液应具有抗钙污染的性能 •钻头出套管鞋后,根据钻井设计要求,进行地层 破裂压力试验在实际生产中,不能做破裂压力试验,而 只能做漏失压力试验破裂压力是根据漏失压力计 算出来的如何做漏失压力? •钻完水泥塞,钻头进入新井眼3~5m或套管鞋下第 一个砂层,如果没有砂层,最多钻10m新井眼 •循环钻井液,使密度均匀,上提钻具使钻头进入 套管鞋内,关封井器9•用较小的排量(0.66~1.32l/s)向井内注钻井液 •记录泵入量和相对应的压力值见表) •做出压力曲线 (见图) •从图上确定各压力值: •漏失压力p1:30MPa •破裂压力p2:33MP •传播压力p2:26MP1011一般以漏失压力为允许压力,再根据漏失压力计算破裂压力 漏失 压力p112•钻进 •钻完水泥塞,再次恢复钻进在钻铤未全部出套 管鞋前,钻压10~20kN,转盘转数小于60r/min钻 进 •如果技术套管较深,再次开钻后,钻进井段较长 时,应在钻具中加防磨接头,保护套管。

      •按设计的钻进参数钻进新牙轮钻头开始钻进时, 应采用轻压(10~20kN)、低转数(60~70r/min )跑合30min,再逐渐增至设计的钻压和转数 •禁止钻头加压启动13•新金刚石或PDC钻头开始钻进时,应在钻头接触井 底前0.5~1.0m,先开泵,大排量冲洗井底,然后 进行井底造型:钻压10~20kN、转数60~70r/min 钻进0.5~1.0m,再逐步增至设计的钻压和转数 •使用金刚石或PDC钻头,井底必须无金属落物,不 能或尽可能避免用金刚石钻头划眼如果在缩径井 段必须划眼,钻压应小于10kK、转速小于60r/min •钻进中应根据井下情况变化(钻速、钻井液性能 、钻屑、钻井液出口流量等)和地面设备运转、仪 表信息变化进行分析判断,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 应处理措施,不得蛮干14•钻进过程中,要注意防斜井斜的原因主要有两 个方面:一是地层因素,二是工程因素地质因素 中,地层倾角是造成井斜的主要原因软硬交错的 地层也易发生井斜工程因素中,下部钻铤弯曲易 发生井斜另外,设备安装质量差,如天车、转盘 和井口三点不在一条铅垂线上、转盘不水平、开孔 不正等都可能造成井斜 •钻进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终止钻头使用: ( 指所有钻头)15•钻头在井底工作有异常,如突发性跳钻、蹩钻、 钻速突然下降、转盘扭矩增大等; •泵压变化。

      已判断为短路循环、钻头喷咀脱落或 堵 •发生严重溜钻、顿钻 •使用金刚石或PDC钻头应根据实际情况,每次钻进 进尺不超过200m,或纯钻时间不超过40h,应进行 短程起下钻,起出长度应超过新钻井段的1.5倍, 以防止缩径卡钻 •为防止粘附卡钻,钻具在井内静止时间不超过 3min •盐岩井段钻进,要认真执行防盐卡措施密切注 意钻井液性能的变化16•每只钻头起钻要投测井斜或按要求间隔(探井要 求50~100m)吊测井斜,测斜不成功,不得继续钻 进 •接单根 •接单根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如单根、井口工具等 •如果没有配液压大钳,应先用双钳松丝扣,再用 转盘以10~12r/min的速度卸扣禁止使用转盘冲 击松扣紧扣应按在用钻具的标准紧扣扭矩紧扣 •为防止沉砂卡钻,接单根时应真正做到“晚停早 开” •钻井液的选择 •合理选用钻井液体系,其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钻井液密度根据随钻监测的地层压力值及时调整 17•按五级净化标准配齐、管好、用好固控设备(振 动筛、除砂器、离心机和除泥器或清洁器)钻井 液必须进行净化处理,按设计要求控制固相含量 •认真执行取芯操作规程,保证取芯收获率达到要 求 •起下钻 •起下钻应按照岗位职责分工,各岗位人员要严格执 行《钻井工人安全操作规程》。

      •井口必须有防井下落物措施 •起下无接头的钻具,必须使用提升短节、卡瓦和安 全卡瓦18•应根据钻具重量,选择适当的提升速度当井内 钻具超过1000m或悬重超过300kN时,应使用双吊卡 加小补心 •起下钻到遇阻遇卡复杂井段,应降低提升或下放速 度,遇阻不超过50kN,遇卡最多不超过100kN,否 则要接方钻杆循环钻井液,彻底消除阻卡后才能恢 复正常作业 •下钻应采取限速措施当大钩载荷超过300kN时, 应使用辅助刹车19•井下情况不正常或深井段下钻,应分段循环钻井 液 •起下钻,钻头通过油、气、水、漏层及其上下 200m井段需降低提、放速度,其速度应不大于 0.3m/s •起钻要及时灌满钻井液钻杆每3柱灌满一次、 钻铤连续灌) •钻柱中装有回压凡尔时,每下15~20柱,应向钻 柱内灌满一次钻井液 •换钻头 •上卸钻头应用吊钳和钻头专用装卸器上钻头时 ,应先人工引扣,再用吊钳按标准上扣扭矩紧扣, 不得猛拉猛顿,防止损坏牙轮卸钻头时,先用吊 钳松扣,再用转盘以10~12r/min速度卸扣20•牙轮钻头入井前,应检查钻头直径、轴承间隙、 丝扣、焊缝、喷咀安装质量等金刚石或PDC钻头 应检查钻头直径、胎体与钢体连接质量、水眼、水 槽、喷咀安装质量等。

      •应根据起出钻头磨损情况和使用效果,结合岩石 的可钻性,选择入井钻头类型和钻头工作参数如 果旧钻头磨损严重,应及时制订划眼措施21•钻开油气层(井控课中讲)× •钻开油气层的准备 •钻开油气层前应进行工程地质交底 •钻开油气层前,必须按钻井工程设计要求和油气 钻探防喷、防火规定的有关内容逐项检查 •钻井队作业人员必须了解井控设计和掌握井控安 全操作规定 •使用保护油气层钻井液,钻井液密度符合设计要 求要备足钻井液加重剂、处理剂和堵漏剂对 预计有硫化氢的井,必须储备足够的除硫剂 •各种井控设备、专用工具、消防设施、电路系统 应配备齐全,运转正常22•落实井控九项管理制度 •调整井,在钻开油气层前,邻井要停注、停采 •钻达油气层前50~100m,申请钻开油气层验收 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得擅自钻开油气层 •油气层正常钻进 •钻进中要进行油气层压力监测预报工作,遇到钻 速突然加快、放空、井漏、蹩钻、跳钻、气测异常 、油、气、水显示等情况,应立即停钻、停泵观察 ,确认无溢流后,方可循环观察;若有溢流,按溢 流关井程序关井23•严格控制钻井液的失水 •钻进中要有专人观察和记录钻井液体积变化,发 现溢流,按溢流关井程序关井。

      关井套压不得超过 关井极限极限套压关井极限套压为井控设备额定 工作压力、套管抗内压的80%、地层破裂压力三者 中的最小值根据关井立管压力值,确定重建井筒 压力平衡的钻井液密度,即压井液密度 •定期做低泵冲试验,并记录井深、泵冲、泵压、 排量、钻井液密度,作为压井时计算循环压力的依 据 •严格执行保护油气层措施和有关规定 •钻达设计井深前100m,要及时做好测井、固井等 作业的准备工作,包括劳动力的组织、器材准备等 24(二)钻井取芯操作规程 •井眼准备 •取心前由相关专业人员向钻进队交底,钻井队应清 楚取心要求、依据、井深、段长、岩性、取心工具 结构及检查要求,执行好取心技术措施 •井眼畅通无阻,井下无落物,井底干净 •取芯钻头直径应与全面钻进钻头相匹配,如因条件 限制,要用小直径取芯钻头时,其小井眼段长应小 于50m,否则要扩眼后再继续取芯 •取心前,外头应先通井并处理好钻井液,达到性能 稳定、井眼畅通、无垮塌、无沉砂,钻头能顺利下 到井底通井过程中,对遇阻、遇卡井段,应采用25划眼方法消除阻卡不能用取心钻头划眼 •所有设备,包括照明设施,必须保证完好,不能 影响取芯工作 •各种仪器仪表灵敏、准确。

      •取芯工具(以川式取心工具为例) •选择符合井眼尺寸和地层的取芯工具 •测量并记录取芯工具各部件的尺寸内岩心筒的 内径至少大于取心钻头内径5~6mm卡箍自由状态 的内径比取心钻头内径小2~3mm上下滑动灵活, 滑动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26•内筒转动灵活,每次启用取心工具前悬挂总成均 要卸开清洗干净,加足黄油;每次换取心钻头下井 前应调整好轴向间隙止回阀应排液畅通,密封可 靠分水水眼应畅通 •取芯工具入井前,由钻井工程师、值班干部、司 钻三级检查,确认合格后放可入井检查内容:岩 心爪底端面与钻头内台肩的轴向间隙8~12mm;在 悬挂状态下,内筒转动灵活工具装配实行一定三 检查,即将取心工具装配定在井架工岗位上三检 查:地质员、司钻、值班干部检查27•取芯筒上下钻台,应两端悬吊,平稳操作,防止 甩弯取芯筒 •上、卸取芯钻头,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碰坏切 削刃 •取心工具在井口悬吊后,应检查岩心爪底端与钻 头台阶应有8~12mm的轴向间隙,且内筒转动灵活 •根据地层特点,合理选择钻头类型钻头出刃均 匀完好,水眼畅通取芯钻头内缘不得有个别特别 突出的切削刃28•取芯操作 •取心下钻前,应事先调整好方入,避免中途接单 根。

      •取芯钻进参数,应根据不同工具、地层具体制定 ; •由正副司钻操作刹把 •取芯工具下钻时,应做到平稳,严格控制下放速 度,不得猛刹猛放,遇阻不得硬压遇阻超过50KN 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荆河镇组及其以上地层,立即起钻; •其它地层井段,可接方钻杆循环,采取一冲二通 办法通过,如果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