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马克思主义原理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1)讲义.ppt

79页
  • 卖家[上传人]:今***
  • 文档编号:108304820
  • 上传时间:2019-10-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83MB
  • / 7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HUS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2009-12,[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 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认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 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教学要点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贡献和历史经验 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重点] 了解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它的发展和完善有一个过程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正确认识在经济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教学难点] “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逻辑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 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六章 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发展,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的发展 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 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所经历的家庭手工业、手工工场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相适应,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以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辛辣批判,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 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从此,这一伟大学说便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揭开了伟大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篇章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 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 1871年3月18日的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起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马克思高度评价巴黎公社的意义,认为“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 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的基本形式的同时,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分析了当时英国、法国、德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阶级力量对比的情况,认为无产阶级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

      同时发生,并不意味着是这种革命将在某一天或某一时刻“同时发生”,而是指同一个历史的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经济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列宁认真总结了当时变化了的新情况,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十月革命的胜利,显示了暴力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证实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个国家内首先取得胜利的科学论断,也向全世界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维埃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不仅面临着巩固政权的任务,而且还面临着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决定了列宁、斯大林在领导人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时,不得不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 探索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维埃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三个时期,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1917年底-1918春),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1918年夏-1920年底),新经济政策时期 (1921年春-1929年底),,,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的思想,也称军事共产主义,指的是1918—1920年苏维埃俄国在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所实行的一些非常的和临时性的政策,一度被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当成落后国家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战时共产主义主要内容,实行余粮征集制,即按规定的价格征收农民的一切余粮,加强粮食垄断,禁止私人买卖; 全部工业和商业不论大中小一律收归国有,国家对生产和产品分配实行严格监督; 禁止日用必需品的私人贸易,实行主要消费品的配售制度; 根据“不劳者不得食”的原则,实行一切阶级的义务劳动制新经济政策是从“直接过渡”向“迂回过渡”的重大转折 新经济政策是俄共对俄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所作的新选择新经济政策——迂回过渡的思想,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一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部处理国家所需粮食和农副产品一律通过市场收购,有条件地允许土地出租和雇佣劳动力。

      二是允许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让国营、私营、公私合营和商业合作社等多种商业经济成份并存 三是通过商品交换、货币流通和自由贸易来活跃经济,培植国家资本主义,利用外国资本和技术加快经济恢复和发展,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点,从俄国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落后国家这一实际出发,不直接依靠国家行政更不是军事强制的办法,而是通过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资本主义等“中间环节”,运用多种手段和迂回方法,提高生产力,经过长期的努力,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文明前提,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通过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向社会主义渐进地发展,实质在于利用市场、商业把社会主义经济同小农经济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建设牢固的工农联盟,,,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1917年11月7日起义成功,当晚宣告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府成立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列宁更加明确认识到落后国家超越资本主义发达阶段使可能的列宁在清理地球,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 列宁,“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

      “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却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都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 “一些政党在它失败和衰落之前,往往会骄傲自大”,“我希望我们无论如何不要使我们的党落到骄傲自大的地步” 不用相当的独立功夫,不论在哪个严重的问题上都不能找出真理;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斯大林模式或苏联模式,★苏联模式形成的理论根源—— 联共(布)党内的思想争论 (1924年—1929年),★苏联模式形成的过程 —— 在“两化”即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 集体化的过程中最终确立,公有制:1920完成工业化;1934年完成农业集体化 其它非社会主义所有制和混合型所有制在法律上没有地位的,不允许个体经济作为独立的经济形式存在,仅允许公民拥有一定数量的“个人财产” 指令性计划生产 计划分为三种形式:五年以上的长期“综合”计划、以五年 为期的中期“展望”计划、年度“实施”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产 量的年增长率、产品种类和产品在各个需求者之间的分配方式 发展重工业 在一、二、三个五年计划的头三年,重工业投资平均占国民 经济投资的30%以上。

      到1936年,苏联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 国家工业化,到1938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经超过英、德、法等 国家,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平均分配,★ 苏联模式的特征,所谓苏联模式,一般而言,是指苏联在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方法其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斯大林宪法的颁布,其最大特点是高度集权,在体制与运行机制方面与资本主义的高度对立,具体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非均衡的经济结构,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以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经济方面,一党独存、一党独揽大权,建立以党代政的领导体制,领导干部实行自上而下的委派制和终身制 缺少民主和法制,没有监督和权力制约机制 国家安全机关凌驾于党和国家政府之上,成为个别领导人控制党和社会、维护个人权位的工具 个人迷信盛行,政治方面,文化上实行高度集中管理体制,各种文化单位均由国家包办下来文化上,学术上的是非,往往由党组织或者学的领导人说了算文化方面,★ 苏联模式的双重效应,第一,苏联模式对于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是有效的,但在使国民经济结构保持平衡、国民经济整体持续增长方面却显得乏力。

      第二,苏联模式对于经济粗放型发展阶段实现速度和产量目标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却阻碍了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堵塞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途径第三,苏联模式对于苏联疆域内各民族实现根本性的社会改造和社会进步曾起过积极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许多消极现象并积累了新的社会矛盾符合当时的国情和世情 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必须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而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就必须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和管理体制 推动了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1929-1937年,苏联工业以每年平均20%的速度向前发展,同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产值每年平均增长率只有0.3% 迅速增强了苏联的综合国力 接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考验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消灭了失业,摆脱了贫困,实际收入增长,第四,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虽然已初步具备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但这个社会主义却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民主程度低,法制不完备,大党主义、大国主义、霸权主义严重,,,,整体经济水平不高,没有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 评价斯大林,国内外对斯大林的评价形成某些共识 斯大林是一个重要历史人物,对他的评价不仅是他本国的事情,而且是世界范围内的事情 斯大林有功有过,贡献是巨大的,错误是严重的,或者用有的学者的说法,“功勋显赫卓著,错误极其严重”。

      至于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存在着分歧斯大林的主要功绩 ——在列宁之后,领导苏联党和人民,顶住资本主义包围的压力,在苏联一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并为社会主义在其他国家的胜利提供了范例和支持 ——在短短若干年内,领导 苏联人民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改善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五讲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初步形成(秦汉时期)-2025年版.pptx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绪论.docx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2025年版.pptx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资料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 副本.docx 2023版教学设计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二讲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2025年版.pptx 第六讲践行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讲稿-2025秋形势与政策讲稿.docx 2023版教学设计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六讲文明新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2025年版.pptx 第四讲阔步迈向农业强国讲稿-2025秋形势与政策讲稿.docx 2023版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教学设计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2023版教学设计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微机原理及单片机应用技术概述.ppt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塑料成型工艺基础.ppt 市场营销学(第2版)市场营销管理.ppt 税收筹划(第2版)课件:跨国税收筹划问题.ppt 微机原理及单片机应用技术-初识STM32.ppt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7版)课件:政府会计的基本概念.pptx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7版)课件:政府单位会计概述.pptx 银行会计课件: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的核算.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