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国家战略安全视角下的对台军售.doc
7页美国国家战略平安视角下的对台军售 美国国家战略平安视角下的对台军售 编者按:冷战完毕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为了确保其霸主地位不受挑战,美国在全球平安战略上突出了遏制中国的战略选择在亚太,由于受美国全球平安战略的影响,美国对华防范与遏制的手段一直较为强硬,其中对台军售就是最典型的表现这种以军售为主要形式的平安安排,一直是冷战后美国全球和亚太平安战略的重要组成局部此外,向台湾售卖军火不仅可以拉动和刺激武器出口国的内需和增加就业,还可以赚取政治上的好处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军火工业,而台湾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最大买主之论文联盟一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形势下,美国的对台军售在经济上更有刺激内需、促进本国经济开展的重要作用 香港?东方日报?2022年12月14日报道称,口口声声要与中国建立盟友关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即将重启对台军售案据美国国务院官员证实,奥巴马政府正在推动一项新的对台军售案,包括转售台湾的8艘德国U-214级新型柴电潜艇(这8艘潜艇的总价高达100亿美元,单价堪比核潜艇)、60架UH-60黑鹰直升机和爱国者-3型防空反导系统等虽然此次军售清单中没有台湾空军急需的F-16/D型战斗机,但售台的先进潜艇及防空反导系统,可帮助台湾对付来自大陆的海上或地面攻击,并且对两岸军事力量重心倾向大陆进展修正。
美国对台军售战略的缘由 美国全球平安战略的调整冷战完毕以后,美国全球平安战略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由与苏争霸转为维持独霸为了维护其独霸的地位,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美国开场不断调整其全球平安战略目前,美国全球平安战略已由侧重于欧洲(遏制前苏联的扩张)转变为欧亚并重,其根本目的是确立和保持美国在欧亚大陆的指导地位,在欧洲继续挤压俄罗斯,使之无法再对自己形成挑战;在亚洲那么是增加了对中国的戒备防范为此,美国军事战略的根本目的也调整为积极营造对美国有利的国际环境,并着手为变化莫测的将来准备,美国开场明显加快了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 中国在美国全球平安战略中的地位改变由于两极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中美之间原来结合抗苏的战略根底遭到了削弱再加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中国在美国全球平安战略棋盘上的位置突出,中国的开展和壮大被看成是美国在全世界推进资本主义进程的主要障碍美国通过美日防卫指针和拟议中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以及美台军事关系的加强,从而形成对中国的制约 台湾在美国全球平安战略中的价值上升21世纪以来,美国越来越重视台湾在其全球战略中的价值有的人那么毫不掩饰地提出要重新掌控不沉的航空母舰,由于台湾仍是美国从阿留申群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台湾菲律宾东南亚国家这条遏制中国并进而控制亚太地区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美国认为假如中国大陆和台湾实现了统一,那么就等于是在美国的防线上翻开了一个缺口,将严重影响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战略部署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国家平安战略开场更多地关注中国的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日益成为美国地缘战略中掣肘中国的一个砝码,成为对中国大陆进展遏制的政治、军事平台因此,美国将更加从全球战略的角度对待台湾问题,将台湾纳入美国全球战略轨道 遏制中国开展的需要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中国在全球的国际地位不断进步,加之中美两国意识形态的不同,这使得一些美国人感受到了压力他们认为,中国的强大会打破亚太地区力量比照的现状,并最终危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和地位,因此,中国被美国当作在亚太地区实际的竞争对手,美国的亚太战略不能不从制衡中国的角度来规划和执行,千方百计地想遏制中国开展和壮大但是,由于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朝鲜半岛局势、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问题上,中国又是美国现实的合作者这决定了美国对华政策是又打又拉,采取详细遏制与接触的两手策略时而突出遏制硬的一手,时而强调接触软的一手出于其全球战略的考虑,打压、遏制的一手不时地占据上风大打台湾牌就是美国用以打压和遏制中国,实现其战略意图的明显表现,通过加强对台军售,增强台湾的军事实力,维持两岸不独、不统、不战的场面,以消耗中国有限的战略资源。
总之,由于长达40多年冷战历史的惯性和美国冷战思维的根深蒂固,特别是出于全球平安战略的需要,美国遏制硬的一手总体上占据上风 美国对台军售政策的演变 对台军售是中美建交过程中的遗留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期内,美国拒不成认新中国政府,但对溃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当局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支持除在台湾驻军、与台湾当局缔结军事同盟外,从1949年到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向台湾提供的援助达59.8亿美元,其中42.2亿美元为军事援助,17.6亿美元为经济援助在中美建交会谈过程中,美国承受中方提出的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三个条件,即从台湾撤军,与台湾当局断交,并废除美台之间的?共同防御条约?作为妥协,中方认为美台?共同防御条约?难以在一夜之间废除,同意经过一年时间磨合后于1979年底终止但美方坚持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遭到中方的坚决反对,双方没有达成一致此后,出于共同的战略需要,双方将这一问题挂了起来因此,美国对台军售问题是中美建交前夕美国对台湾当局军事支持的延续,并随着台海局势的缓和与紧张而消长 卡特政府有限和抑制的对台军售政策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4月10日卡特总统签署了美国国会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
根据该法,美国将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1980年1月3日,美国宣布美台断交后的首次对台军售,共五类武器价值2.8亿美元由于担忧对刚刚正常化的中美关系造成不利影响,卡特政府对台湾军售总体保持抑制,没有同意台湾当局提出的购置先进战斗机的要求在卡特政府后期,除1980年7月售台50门榴弹炮外,没有再批准对台大宗军售 里根政府出现打破的对台军售政策1981年里根中选美国总统后,声称将忠实履行?与台湾关系法?,并试图向台湾当局出售先进战斗机该企图遭到中国政府的坚决反对,双方进展了长达10个月的会谈最终里根政府放弃向台湾出售战斗机的设想,而且还于1982年与中方达成?八一七公报?此后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对台军售根本上以每年2000万美元的速度递减,而且开场注重以技术转让和提供设计、技术及设备等方式帮助台湾当局进步自身武器消费才能对于对台军售,中方都提出过交涉和抗议,但美方均以台湾现有军事装备陈旧、急需换代,而提供同样的设备已不可能为托辞进展辩护 在中美建交后和冷战完毕前的大局部时期里,美国对华战略政策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美、苏、中三角平衡战略,希望通过增强中国对付苏联的才能,维护美苏战略平衡。
因此,美国对台军售总体上是抑制的,没有大规模的先进武器出售,台湾当局争购多年的先进战斗机也被束之高阁长达10余年 布什政府加强数量的对台军售政策冷战完毕后,美国对台军售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售武器的性能不仅越来越高,而且数量也越来越大从1990年开场,老布什政府向台湾出售的武器主要包括:E-2T鹰眼早期预警机、-130H运输机、24架AH-1眼镜蛇攻击直升机、10架S-70反潜直升机、207枚 S-1标准防空导弹和12架SH-1F直升机等论文联盟等其中,布什于1992年9月宣布对台出售价值52亿美元的150架F-16A/B型战斗机,满足了台湾当局10余年来的军购要求布什政府的此次对台军售是美国对台湾军售政策分水岭 克林顿政府对台军售的软硬件配套克林顿政府初期,根本上继续执行布什政府的对台军售政策,除向台湾出售F-16战斗机外,还准许向台湾出售爱国者-2型导弹、鱼叉反舰导弹以及毒刺地对空导弹等先进武器1995年,美国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中美关系遭受严重挫折,并引发了台海危机此后,美国不仅增加了对台湾出售军事硬件,而且越来越强调在软件方面与台湾的合作和交流,包括军事战略、军事思想的交流,以及帮助台湾改良现有的武器系统。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美国1999年开场参与台湾当局改善指挥、管制、通讯、情报(4ISR)的博胜方案,向台湾出售数据链接系统,以及将台湾的整个作战系统融入一体的指挥和通讯系统此外,美台开场了军方高层的直接对话和现役军事人员的交流 奥巴马政府的对台有针对性的军售从近期公布的信息来看,奥巴马政府即将开场的这次对台军售是近20年来它们之间军事合作的最大工程,涉及武器及相关设备效劳的种类繁多、技术先进,且针对性强,几乎每一项装备都有目的性地针对解放军的一种或几种武器,其中黑鹰直升机和U-214级潜艇是台湾将来对抗大陆登陆的强力武器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美国一方面要拉拢中国,靠中国走出经济危机的阴霾;另一方面,通过向台湾出售可以有效阻止解放军登陆的武器,以到达遏制中国开展的目的 美国对台军售的特点 奥巴马政府上台刚刚一年多的时间,其对华、对台政策也已初见端倪,并没有像他上台之初所提出的那样积极地开展与中国的伙伴关系,而和前几届美国政府一样采取对华的遏制与接触政策,总的来说有以下特点: 对台军售反映美国的对华一阻两挂政策美国对台军售与美国对大陆的技术转让和有限的武器出口政策成逆向开展态势在冷战期间,美国对台军售的减少和对华技术转让政策的逐步放宽同时进展,而冷战完毕后美国在增加对台军售的同时,加强了对中国大陆技术转让的限制。
这一政策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一阻两挂一阻即阻止中国获得先进的武器和技术一方面对中国实行严格的高技术出口限制,另一方面阻止欧盟或其它拥有军事高技术的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和军品出口两挂即一方面将对台军售与台海大陆的军事部署和军事力量挂钩从20世纪末开场,美国防部每年都对中国军事实力以及台海两岸的军力平衡进展评估,为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提供根据另一方面那么是把与中国从俄罗斯或其它美国无力影响的国家获得的先进技术和武器系统与美国向台湾出售的武器挂钩如老布什向台湾出售150架F-16A/B型战斗机的借口之一就是中国从前苏联获得了苏-27战斗机2000年4月克林顿政府同意向台出售AI-120中程空对空导弹,但暂不予运交,理由是等待中国获得类似的武器后运交2002年小布什政府以中国大陆已经从俄罗斯获得R-77空对空导弹为由决定将导弹运交台湾 美国内在对台军售问题上并非铁板一块在美国国内也有很多有识之士熟悉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敏感性,他们在政府考虑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时持慎重或反对立常如里根政府在决定向台湾出售战斗机的前夕,一些国会议员分别向里根写信阐述反对立常2001年4月,小布什宣布对台一揽子军售前夕,美国?新闻周刊?进展的一项针对国会是否应该支持布什政府向台湾出售军事设备的决定的调查,只有35%的被调查者表示国会应该支持,而50%认为不应该。
美国播送公司和?华盛顿邮报?在2001年4月19~22日对1350名成年人进展的民意调查显示,对于美国是否应该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的问题,有28%认为应该,67%认为不应该当问到假如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将严重危害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时,不支持率高达75% 美国国会是对台军售的积极推手根据美国?武器出口管制法?修正案的规定,价格超过1400万美元的主要防御装备、价格超过5000万美元的其它防御装备和防御效劳,以及价格超过2亿美元的设计和建立装备与效劳,必须提交国会审议(北约成员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除外),国会可以在30天内通过共同决议予以否决美中关系正常化后,美国国会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第三条乙款规定:总统和国会应完全根据他们对台湾的需要的判断,并根据法律程序来决定这类防御物资和效劳的性质和数量这一条款更明确地确定了美国国会参与对台军售决策的法律根据在决策过程中,美国国会总是推动行政当局对台湾出售武器,从来没有阻止过任何一项对台湾的军售国会推动对台军售的权力,主要是那些意识形态观念强烈的人员他们圄于保守的传统观念,具有强烈的反华意识,是台湾当局长期的支持者此外,与对台军售有直接经济利益的议员也是推动对台军售的。
